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作者:劉曉丹
任何藝術品市場參與者做決策時,都需要借助有關的價格信息。在如今的信息時代,最不缺乏的就是信息,但漫天的實況報道、行情分析、數據發佈中,既有主觀臆測,也有粗製濫造,更有惡意造假。能夠蒐集到真實可靠的價格信息,在藝術品市場變得越來越重要。
在普通商品市場,常見的價格信息蒐集方法不外兩大類。
第一類是從媒體和研究機構查詢二手資料,其來源包括報紙、期刊、圖書、電視、網絡以及研究機構的研究報告。在那裏,我們經常會輕而易舉地獲得詳細的價格明細,此法的優點是全面、快捷。第二類是從市場交易當事人和行業管理機構調查一手資料,對象包括生産廠家、中間商、購買者、行業協會等,途徑有訪問官網、致電致函,或者親臨交易現場實地觀察,此法的優點是及時、可靠。因為普通商品大多具有很強的同質性、可比性,不論採用哪類方法蒐集價格信息,都很容易識別其中的真偽。
但在藝術品市場,由於藝術品的個體差異極大,加之交易時間和空間相對分散,情況要複雜得多。
藝術品市場最全面、快捷的二手價格信息,同樣源於媒體及研究機構。在所有的藝術品交易方式中,拍賣價格最為公開和公平,所以最被認可。目前,媒體和研究機構製作發佈的拍賣價格指數、拍賣價格動態、拍賣價格排行榜等,俯拾皆是。但細心的讀者不難發現,各家媒體的基礎價格資料,幾乎均來自“雅昌藝術網”的拍賣數據庫。至於目前影響最廣的兩家研究機構,“雅昌藝術市場監測中心”的《中國藝術品市場調查報告》自不待言,中央美術學院“藝術市場分析中心”的《中國藝術品市場分析報告》,數據也大多從“雅昌藝術網”篩選整合。那麼,“雅昌藝術網”數據作為拍賣價格信息的航母,完全靠得住嗎?
從2010年《頂層》雜誌刊載的《以雅昌網的名義掃蕩雅昌榜》,可略見一斑。雜誌為整理“2010年頂層春拍總榜”,特意與“雅昌藝術網”發佈的《中國藝術品拍賣市場調查報告(2010年春季)》附錄“2010年春季拍賣油畫及當代藝術家作品成交額排名”比照,發現所有數據竟無一契合。“頂層榜”的原始數據除少數來自拍賣公司官網之外,大部分都來自於“雅昌拍賣網”的公開資料,此結果著實出乎意料。
後經多次檢驗得知,“雅昌榜”與“雅昌拍賣網”自相矛盾的原因可能包括:拍賣會取樣不完善、信息有所遺漏、數據計算錯誤、畫家名字和數據錄入錯誤等。雅昌網《中國藝術品數據庫》的藝術品交易數據多達數百萬條,在其採集和統計中出現疏漏自是難免,而當它們被各大網站、報紙、雜誌等引用之後,便只能以訛傳訛了。至於這些數據被其他媒體或機構再次統計和加工後,出現的訛誤估計會更多。
其實,這種第三方統計數據不準確的情況,不僅發生在藝術品市場。比如關於中國的房價。近年來,北京等多個城市發佈的房價數據與國家統計局嚴重不符,已經屢見不鮮。而國家權威機構發佈的數據互相“打架”,引起民眾的更大質疑。此類房價數據統計失實的原因,既包括客觀上統計方法的失當、統計渠道的差異、統計過程的誤差,也包括某些機構主觀上為了讓數據服務於政績而做的有意扭曲。
假如繞開第三方的統計數據,去直接蒐集一手信息,其可信度如何呢?我們仍以房地産市場為例。在房地産行業許多需要掌握房價數據的機構和人員,一直僅把各級統計局的房價數據當成趨勢參考,他們所用的數據多采自開發商。但對於普通人而言,開發商那裏的房價並不透明,開發商為了維護自身利益不願將房價詳細數據公之於眾。為了真實了解房地産的泡沫程度,2010年興起了席捲全國的“黑燈率”調查。因為此前有報道稱:“國家電網公司在660個城市調查顯示,6540萬套住宅電表連續6個月讀數為零”,這被認為我國住房空置率畸高的有力證據。但國家電網公司很快澄清,並沒有此項調查和統計。相信空置率很高的人想用“黑燈率”證明空置率,發起了“網友集體曬黑燈”活動。然而,就在各地網友紛紛上傳“黑燈”照片的同時,有開發商已想出妙計,他們讓空置房保持晚間亮燈,並特意用不同色調加以偽裝。僅實地調查空置率便如此一波三折,搞清各地真實房價的難度可想而知。
實地調查藝術品市場的一手價格信息,情況可能更不樂觀。
通常,各藝術品拍賣行在拍賣結束後,都會在官網上及時發佈拍賣結果,這正是各統計機構的原始數據源。不過,數月前發生的疑似拍賣行虛報成交額案,讓這些數據的採用者不得不多了一份擔憂。2011年6月,新華社“中國網事”欄目播發《記者調查揭“天價拍賣”重重黑幕》一文,反映拍賣行業存在“信息披露不透明”、“相關數據發佈標準不統一”等問題,中國拍賣行業協會隨即致函新華社,承認所反映問題“在一定程度上確實存在”。
我們即便拋開拍賣行發佈的數據到拍場實地觀察,也未必眼見為實。
藝術品拍賣行業的“假拍”,早已是公開的秘密。早在2005年,藝術品投資專家夏葉子便在《藝術品投資學》一書中,透露了數條拍場上操縱價格的黑幕。比如,一些拍賣公司為達成交易會遷就買賣雙方的暗箱操作,事先和他們約定真實成交價和佣金,然後虛拍到很高的價格表演給別人看;再比如,買受人和委託人是同夥,他們在拍場表演是為了給拍品定價,或者希望釣到更大的買家。相反也有壓價的情況,比如拍賣師與某些買家串通,在他們出價後立即落槌,對其他買家的競價熟視無睹。媒體盛傳,就在不久前,一位著名拍賣行的負責人接受新華社記者採訪時直言:“假拍在拍賣界肯定存在,這是市場發展的現狀。”
法國哲學家笛卡爾曾描述自己思維歷程的開端:“一切迄今我以為最接近於‘真實’的東西都來自感覺和對感覺的傳達。但是我發現,這些東西常常欺騙我們。因此唯一明智的是:再也不完全相信眼睛所看到的東西。”在他看來,世界上的一切均是可懷疑的,但唯有一件事情毋庸置疑,即“我在懷疑”這一事實本身。
可以説,可疑的不僅僅是藝術市場的價格數據,也包括許許多多曾被我們信以為真的信息。
不過,聰明人往往可以從那些不真實信息的背後,看到內在的真實。比如,統計過程本身是失真的,但“失真事件”卻是真實的;虛抬的拍價本身是失真的,但“假拍事件”是真實的;虛報的數據本身是失真的,但“虛報事件”是真實的。如果我們不被那些可疑的統計過程、虛抬拍價、虛報數據所迷惑,而是用心思考為什麼在某時某地會出現“失真事件”、“假拍事件”、“虛報事件”,就會從虛假中發現隱藏著的寶貴信息,它們正是把握藝術品收藏和投資的訣竅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