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能源雜誌封面圖。
資源熱的興起,引來眾多企業涉足這片所謂的藍海。煤炭、金屬和其他礦産,這些外表華麗且極具吸引力的資源,對於那些未曾熟知的企業而言,到底是誘人的餡餅,還是美麗的陷阱?
隨著資源(能源)熱潮的日漸興起,越來越多打著業務多元化的企業,將觸角伸向了這個領域。
中央企業、地方國有企業和民營企業,但凡有機會,都爭先恐後去分食這塊誘人的蛋糕。
這股熱潮,有如當年企業對房地産行業的青睞,出於鉅額利潤的誘惑,央企、國企一哄而上,紛紛把與自身主營業務毫不相干的房地産板塊與其主業並駕齊驅。
2010年3月,隨著國務院國資委的一紙禁令,除16家主營房地産業務的央企外,公開要求78家不以房地産為主業的央企退出房地産領域,一時間,央企撤出房地産之後的資本流向,成為業界關注的焦點。
而能源、資源行業,對中小企業而言門檻較高,對於資金實力雄厚的央企來説卻充滿了誘惑:它不僅容易進入,而且利潤豐厚、易於增值保值。於是煤炭、稀有金屬、礦産等領域成為眾多央企覬覦的對象。
近幾年,公司主業與能源行業毫不相干的中國中鐵、中國保利紛紛成立了資源或能源公司,中鐵資源集團不僅從事國內資源的投資開發,還將業務擴展到了海外,保利集團更是將能源列為其四大主業之一,旗下的保利能源控股在山西、新疆擁有全資或控股煤炭和有色資源公司多達15家。
還有一部分企業,它們的主業與能源行業在同一個産業鏈上:中糧集團利用其全産業鏈佈局,在生物柴油領域大肆擴張;中建材集團憑藉其材料産業優勢,在風機葉片製造上獨佔鰲頭;中船重工更是積極發展非船産業,近年來將能源裝備産業打造成其業績的一大亮點。
上述看似合理的跨行業擴展或産業延伸,卻受到了來自産業界的眾多非議。在反對者看來,企業應當在主營業務上做強做深,專注于一個領域才能長久生存,如可口可樂、蘋果公司就是最現實的例子。而支持者卻認為,企業作為市場主體,逐利是其天性,它不僅可以多元化經營,而且應根據市場需求靈活應對。
無論爭議孰是孰非,一個基本的事實卻難以回避,隨著企業業務的不斷多元化,其面臨的風險也在日益累積,因為與專門從事能源行業的企業相比,這些企業無論在人才、經驗還是市場拓展上都存在明顯的劣勢。
近一年以來,受內外綜合因素的影響,中國光伏産業陷入低谷,無錫尚德、英利太陽能等光伏巨頭在行業處於低潮的時候還可以勉強度日,而中建材集團旗下的一條光伏生産線就面臨著停産的窘境。
無論是追逐眼前的利潤,還是佈局企業的未來,眾多企業向能源(資源)領域滲透已經成了不爭的事實,但如何在跨産業經營中規避風險,防止尾大不掉,才是企業最優先的戰略考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