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經濟臺 > 消費調查頻道 >

國內年産假蜂蜜8萬噸 造假技術考驗行業監管

發佈時間:2011年10月18日 09:33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人民網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一直以來,養蜂採蜜被視為“甜蜜的事業”,然而,有消息稱,造假已成為蜂蜜行業潛規則。在食品安全事件頻發的背景下,此事再度引發人們對蜂蜜質量的質疑和憂慮。記者調查發現,在國人每年數十萬噸的蜂蜜消費量中,假蜜佔據一定比例,如不加強監管,將會形成“劣幣驅逐良幣”的局面。

  一條微博牽出蜂蜜造假亂象

  日前,河南一家食品公司經理在微博上發博文稱:“全國蜂蜜産量只有18萬噸,每年出口8.2萬噸。海關從來沒有進口蜂蜜記錄。可全國年銷售蜂蜜50萬噸。其中有40萬噸是白糖加工而成,你是否喝過假蜂蜜?”

  按此計算,全國市場上銷售的蜂蜜中,高達八成都由白糖勾兌而成。一石激起千層浪,在食品安全事件頻發的背景下,蜂蜜造假一時成為輿論關注焦點。

  然而上述數據是否準確?國內蜂蜜生産與消費的現狀到底如何?記者對此展開調查採訪。

  據了解,中國自上世紀90年代以來一直是世界第一養蜂大國、蜂産品第一生産大國、蜂蜜第一齣口大國。國內養蜂大省主要包括四川、浙江、河南等地。以河南為例,全省蜂群在74萬群左右,從業人員近4萬人(含加工經營者),每年蜂産品總産值10多億元,已形成規模産業,其中長葛市還是全國最大的蜂産品加工集散地。

  中原蜂業協會副會長何昕表示,蜂蜜造假確實是一部分人所為,但作為非業內人士,上述食品公司經理微博發佈的數據並不準確。“國內蜂蜜流向主要是瓶裝蜂蜜、飲料廠、食品廠及藥廠,其中蜂蜜消費量和産量之間肯定有缺口,但考慮到出口以及工廠庫存等因素,比例應該沒那麼大。”

  中國養蜂學會秘書長陳黎紅告訴記者,國內蜂蜜年産量約為30萬噸,消費量則在40萬噸左右,算上每年10萬噸左右的存貨,再排除進出口因素,此間存在的供需缺口仍在數萬噸。某種程度而言,這些可能就是市場上假蜜的數量。

  那麼,國內蜂蜜進出口量到底有多少?中國食品[5.76 1.23%]土畜進出口商會蜂産品分會秘書長龍學軍介紹,近年來的統計資料顯示,我國蜂蜜每年出口量在8萬噸左右,主要銷往日本、歐洲、美國等三大市場,進口數量僅幾百噸,幾乎可以忽略不計。

  何昕介紹,根據多年觀察,以及綜合各方數據推算,國內蜂蜜造假數量可能在8至10萬噸之間,佔每年消費量的20%左右。

  假蜜氾濫讓養蜂農“很受傷”

  採訪時,不少業內人士表示,由於假蜜氾濫,真蜂蜜的價格一直受到衝擊,不但銷售不暢,而且價格也難以回歸蜂蜜本身價值,有時甚至低至與白糖價格相當,由此在蜂蜜業內形成“劣幣驅逐良幣”效應,讓不少養蜂農格外“受傷”。

  宋保海是河南林州市臨淇鎮南坡村蜂農,至今已養蜂12年,目前一共有100多個蜂群。通常情況下,年收入為2至3萬元。

  他告訴記者,白糖是養蜂的主要投入。正常情況下,1斤蜂蜜能換2斤白糖,此時60%至70%的養蜂農有錢可賺,如果蜂蜜和白糖價格持平,一半以上的養蜂農都要賠本。而根據以往經驗,蜂蜜價格一般6至7年經歷一個週期。

  “從今年的行情來看,白糖最高價格達到8200元/噸,現在回落到8000元/噸,荊條蜜的收購價河北省在8000元/噸,河南為8500至9000元/噸,兩者幾乎相當。”宋保海説,“截至目前,我養蜂投入白糖在1.9萬元,賣蜂蜜的收入也在1.9萬元左右,就是保本。”

  何昕表示,真蜂蜜價格之所以持續低迷,背後原因在於假蜜以低價位擠佔大量市場。“在一些超市和商場,蜂蜜售價甚至低於成本價,為了促銷,商家還將價格提高一倍後再打五折銷售,在這種情況下,真蜂蜜進到商場,價格上根本無法與假蜜競爭,最後只能撤櫃。”

  國家蜂産業技術體系新鄉試驗站工作人員薛建功説,超市裏的蜂蜜比較雜,已是業內的公開秘密,“作為蜂蜜中的上品,真正的槐花蜜是水白色,非常漂亮,但是通常這樣的蜂蜜在超市難以見到。”

  許昌市蜂蜜經紀人李金福説,綜合來看,一斤蜂蜜的成本在10元多一點,加上運輸成本、生産包裝費用及商家利潤,合理零售價在15元左右。以最貴的洋槐蜜為例,其在普通商場的合理價位應在25元左右。

  記者在鄭州丹尼斯、家樂福等大型賣場看到,貨架上的蜂蜜品牌不下10個,包裝各式各樣。經過折算,槐花蜜售價從20至30元不等,但也有僅售10多元的品牌。以浙江某企業的産品為例,其950克裝的洋槐蜜售價23.9元,每斤折合為12.5元,另一種2公斤裝棗花蜜,自稱“高濃度、成熟蜜、一級品”,竟然也只賣39.9元,每斤售價不到10元。

  造假花樣翻新考驗行業監管

  國家蜂産業技術體系新鄉試驗站站長張中印介紹,在業內人士看來,蜂蜜造假由來已久,手法多樣且不斷翻新。截至目前,已知的造假方法主要有以下幾種:一是在蜂蜜生産季節,用白糖或糖漿直接喂養蜜蜂;二是將糖漿摻在蜂蜜裏或者直接勾兌包裝出售;三是在同為真蜂蜜的情況下,把價格低的摻入價格高的當中,以次充好。

  “蜂蜜的主要成分是果糖和葡萄糖,而玉米、大米經過加工轉化成液體糖漿,其主要成分和蜂蜜近似,且濃度相當。實際上,作為一種甜味劑,糖漿在食品生産中是允許添加使用的,但如果摻到蜂蜜裏,就是造假。”張中印説。

  記者在調查中發現,面對層出不窮的造假手段,由於檢測標準滯後,蜂蜜行業屢屢陷入監管乏力的尷尬境地。

  據悉,目前蜂蜜國標涉及兩大體系,一是衛生部制定的GB-14963-2011《蜂蜜衛生標準》(2011年10月20日起實施);另一個是國家質檢總局的GB-18796-2005《蜂蜜》。

  張中印介紹,早期對蜂蜜好壞的評判,主要依據色香味等模糊的感官標準。2000年前後,隨著玉米糖漿造假氾濫,直接推動了2005年的蜂蜜國標出臺。

  “和真蜂蜜相比,玉米糖漿有一股爆米花的味道,但是隨著香精工藝的發展,目前從氣味上已經難以辨別,有時假蜜甚至比真蜜的口感還好。”張中印説。

  何昕表示,目前兩大蜂蜜國標並行,但衛生部的側重於食品安全,更多關注微生物指標、農藥殘留等,而質檢局的側重於生産加工領域的産品質量等。

  “2005年出臺的蜂蜜國標,對蜂蜜的真實性提出了要求,並且規定了技術鑒別方法,一定程度上對造假起到了扼製作用。與此同時,造假者開始通過技術手段使用新的制假原料和方法,如改用大米糖漿等逃避監管。”何昕説。

  農業部頒布的《全國養蜂業“十二五”發展規劃》預計,到2015年,僅國內的蜂産品消費量將達到每年50萬噸。但在不斷擴張的市場需求背後,蜂蜜的生産供應卻在萎縮。

  宋保海表示,近年來,養蜂的沒有造假的掙錢多,加之蜜源減少,年青一代投身養蜂的越來越少,我國蜂農平均年齡已超過50歲。“和養豬養雞相比,養蜂週期較長,出了問題想短期解決肯定來不及,如果不重視,這些供需缺口還會給造假留下空間。”

  何昕認為,針對當前蜂蜜業造假氾濫的局面,一方面需要行業自律,另一方面要加大對造假制假的處罰力度,“更重要的是,要通過對標準的不斷修訂和升級,來規範引導蜂蜜企業生産優質成熟蜂蜜,這樣才能早日擺脫"劣幣驅逐良幣"的境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