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經濟臺 > 財經資訊 >

警惕地方限購變相放寬

發佈時間:2011年10月14日 09:28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中國證券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樓市限購之下,部分地方財源吃緊,調控政策被弱化執行的可能性正在增加。近日,佛山市突然出臺政策給樓市限購松綁,但隨後又迫於壓力而暫緩執行該政策;佛山朝令夕改的背後,是地方政府弱化房地産調控執行力度的“衝動”。顯然,當樓市調整步入縱深之際,地方給限購令松綁正在“潛行”,房地産政策的博弈與“暗戰”也將升級。

  10月11日上午11時,佛山市住房和城鄉建設管理局發佈通知放寬住房限購人群的範圍。對比今年3月該市出臺的限購政策,新政作出了四處調整:一是對符合市、區人才引進政策的非該市戶籍人員,由市、區人社部門出具人才引進證明,購房時可不受個人所得稅證明以及社保證明的限制;二是已辦理房地産權證超過5年(含)的住房産權轉移,不納入限購範圍;三是該市戶籍居民家庭在現行限購政策和住房套數的基礎上,允許增購一套7500元/平方米以下的住房;四是該市戶籍“村改居”家庭,在購買7500元/平方米以下的新建商品住房時,其由集體土地改為國有土地的自建住房不計入住房套數。然而在公佈“限購松綁”消息後不足12個小時,當晚23時24分,佛山市住建局決定暫緩執行新政。

  對於“朝令夕改”的行為,佛山市的解釋輕描淡寫。不過業內人士指出,無論初衷是什麼,反映到具體現實,該市為限購令開出的四道口子,事實上是對限購政策的松綁。雖然在強大壓力下,該措施未及正式實施便胎死腹中,但這一苗頭值得監管部門警惕。

  今年下半年以來,限購政策帶來的房地産市場冷清更加明顯,由此土地市場也開始出現連鎖效應,這使得原本依靠土地財政為主要財源的地方政府感受到壓力巨大,為房地産市場減壓也就是間接地為地方政府自身減壓;而從執行層面看,限購政策作為干預市場的行政手段,地方政府具有“游刃有餘”的空間,具體標準的拿捏可以“因勢利導”。因此,臨近年底,部分地方開始蠢蠢欲動,擬給冰凍的樓市注入些許利好。

  業內專家提醒,雖然佛山新政已緊急叫停,但一些地方政府弱化房地産調控的動機不可低估。由於土地財政吃緊,住房消費滑坡,相關産業的發展也開始下行,這使得地方GDP的增長堪憂。出於保增長任務的壓力,部分地方很可能在暗地裏給樓市減壓。

  業內預計,在佛山的先例之後,更多的地方政府會選擇將博弈轉入“地下”,採取變相放寬條件、減免稅費等其他各種手段來應對限購帶來的影響;而另一方面,未公佈限購的二三線城市將繼續“消極抵抗”。按照以往的樓市調控經驗,多數調控政策是在執行過程中被地方政府不斷調整放寬最後消解。

  目前,限購範圍繼續擴展的難度很大,原先預計在8-9月出現的第二波“限購擴展令”並沒有出現,只有浙江少數幾個地級市執行,這也印證了本輪調控的主要阻力來自於地方政府的執行力度。調控一旦半途而廢,市場很可能出現難以預料的爆發,因此有關部門應加強督責,並將部分政策逐步制度化,確保樓市調控具有長效機制。(本報記者 林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