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物價漲幅像兔子,工資漲幅如烏龜”近日,新華經參仕邦人力資源研究院發佈的一份人力資源指數分析報告指出:在我國15個城市的4個重點行業中,工資漲幅輸給了物價漲幅,多數地方實際工資呈下降態勢。
據新華社經濟參考報仕邦人力資源研究院院長蘇海南介紹,該指數以15個城市(9個東部城市、3個中部城市和3個西部城市)和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金融業,批發和零售業,製造業四個重點行業為調查對象,以2010年1月為基期,通過將2011年6月的數據與基期、去年同期、上月數據進行對比分析,最終得出這一結論。
此結論一齣老百姓們更加盼望漲工資了,可是更多的專家擔心的是工資漲了,人工的成本就高了,那物價當然漲的更快,形成“成本推動型的通貨膨脹”豈不是通脹更嚴重了?這個工資不能漲啊。
究竟漲工資會不會加大通脹壓力?其實這個問題一直以來都是很多專家討論的焦點,然而目前的問題已經不是漲工資加大通脹壓力了,目前的問題是這個工資漲不漲都有很大的通脹壓力,高昂的物價早就使得普通的家庭勒緊褲腰帶過日子了,在CPI漲幅過快的情況下,提高工資是果而不是因,這有利於緩解通脹給民眾生活帶來的壓力。如果工資不作相應的調整,使得民眾收入縮水,消費必然受到巨大的影響。在美國等西方國家受次貸危機影響,消費動力減弱的情況下,如果內需不振,將給我國經濟帶來更加被動的影響。
蘇海南認為,只有在工資過快過度增長,也就是寅吃卯糧,而且生産的東西又非常短缺時,才會推動CPI上漲,出現人工成本推漲物價的通脹局面,但這種情況在中國基本不存在。我們的情況是産能過剩、許多産品過剩,同時工資欠賬比較多,要還這個賬。
蘇海南在此前接受媒體採訪時指出,這些年來,我們的工資增長長期低於勞動生産率、企業利潤和稅收的增長,所以工資增長推動CPI上漲這個問題肯定不會存在。而且,目前我國正處於産業升級換代階段,隨著生産鏈條由低端向中高端逐漸轉移,人員素質逐漸提高,工資水平是必然要相應提高的。
收入到底該如何分配?
既然這個工資是可以提高的,那要如何漲工資才合理呢?蘇海南認為,“提低控高” (提高低收入者收入,調控高收入者收入)在國家‘十二五’規劃中已明確部署,相比于‘提低’,‘控高’的阻力要大得多。”他指出,當前對於什麼是高收入、要否調控、如何調控高收入等等,這些還沒有達成共識,且一些已經明確的調控措施也由於利益關係執行不到位或未執行。因此,對不合理、不公平的既得利益做減法無疑要比做加法困難得多。全國人大財經委副主任賀鏗在年初的“2011中國投資年會”上也指明,“我國收入分配現狀應該説已經到了極不公平的邊緣,必須狠下決心,堅決調整。”
如此看來調整收入分配格局是目前的重要舉措,政府應加快社會福利建設,增大社會保障範圍和力度,在醫療、養老、教育、住房等民生方面增加補助,把國家的財稅收入轉化為更多的國民收入,更好地改變當前收入增長與經濟增長的不和諧狀況;穩定物價,刺激消費,真正的建成消費型的社會,平衡社會財富的分配,如此藏富於民,國家方能長治久安。
學會理財按需花費
對於老百姓而言漲工資是必要的,但是即便工資漲了,對老百姓而言也只是杯水車薪,在有限的收入情況下,我們需要學會理財和合理的花錢。理財就不用説了,當下各種理財産品名目繁多眼花繚亂,而花錢就是一門藝術了:收入再多,亂花錢也會成為月光族;收入不多,善於花錢,也可以安居樂業。特別是在家庭保障以及日常開銷上,一定要根據家庭實際收入情況訂好規劃,使每一分錢都用在刀刃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