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經濟臺 > 財經資訊 >

7成受訪者預期房價下調超10% 近3成市民投資仍首選房産

發佈時間:2011年09月14日 10:08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北京商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儘管在一系列的調控措施作用下,京城樓市正在進入量變到質變的關鍵期,且成交量跌至歷史低點,然而由於投資渠道過於狹窄,股市低迷、儲蓄實際負利率、黃金風險過高,仍有近三成的北京市民表示當下的首選投資渠道仍為房地産,一旦價格下調至承受範圍將考慮出手。這是記者從中原地産聯合新浪樂居昨日發佈的《北京存量房産數據及目前投資傾向調查》中獲得的消息。

  超六成受訪者擁有房産

  調查顯示,受調查人群中,只有33.7%為無房戶。而有兩套的受調查者達到了15.9%,有3套及以上的調查者達到了14%。只有一套的受訪者佔比為36.4%,其中北京戶籍在京的住房自有率超過90%。

  值得一提的是,由於自有房産率較高,房産佔據絕大部分家庭主要財産。調查數據顯示:在43.2%的受訪者家庭中,房産佔據家庭總資産的比例高達80%以上;選擇房産佔據家庭總資産不足50%的只有26.4%。

  北京中原地産三級市場部研究總監張大偉認為,最近幾年不斷攀升的房價,使得購房價格背負沉重負擔。

  “按官方公佈的均價計算,8月北京單套商品房住宅平均總值已經達到了265萬每套。”張大偉指出,如果上述有一半房款需要貸款,那麼按照20年貸款週期基準利率計算的話,需要支付利息為112.8萬元。全套房就需要支付378萬元。

  “房産佔家庭總資産比例過大,明顯抑制了其他消費。而房産佔比過高也使得樓市一旦嚴格調控帶來的社會影響會比較大。”張大偉分析表示。

  房産為投資首選佔比28.3%

  與外界一直研判的投資需求離場不同,在本次兩家機構從網站與現場問卷形式進行的調查顯示,投資需求首選房産的比例明顯萎縮,但是相比其他投資渠道依然較大。特別是股市持續陰跌、儲蓄的實際利率為負的大環境下,房産依然是很多有閒置資金的無奈選擇。

  在4124個有效樣本中,28.3%的市民表示如果手中有閒置資金,首選目標仍為房地産,而這一數字在此前央行發佈的報告中不足20%,其他投資渠道包括儲蓄、股票以及黃金等。

  “由於調控執行最嚴格的限購政策,大部分投資需求確實已經抑制,但這種抑制並非是放棄,而是等待。”張大偉表示,從目前來看,必須要拓寬其他投資渠道。股市等投資渠道難以吸收資金,在不改變投資只能選房的情況下,一旦放鬆調控很可能再次出現爆髮式反彈,這也給了樓市調控前所未有的壓力。

  過半數預期房價下調逾20%

  談及對未來房價的走勢,超過53.8%的受訪人群認為房價可能下調超過20%,在專家們看來,這一數據更能反映目前購房者的心理預期。

  “連續出臺的調控政策已經使得潛在購房者對房價的判斷出現明顯變化,期待價格有明顯下調超過10%的達到了七成,而這部分人群中絕大部分表示出一旦價格調整到心理價位,將出手購買。”張大偉表示。

  然而,根據國家統計局此前發佈的數據顯示,8月全國商品房銷售面積7817萬平方米,環比上升2.6%。

  上海易居房地産研究院綜合研究部部長楊紅旭通過換算商品房成交面積和成交金額,計算出1-8月全國商品房成交均價同比上漲10.8%,較去年7.5%的全年漲幅仍有明顯上漲,其中,住宅成交均價同比上漲10%,較1-7月下降0.3個百分點,商品住宅成交均價漲幅微幅收窄,但是漲幅仍然偏大,和調控目標差距較大,與購房者們的心理預期差距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