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經濟臺 > 財經資訊 >

上市公司何必爭當“理財高手”

發佈時間:2011年09月09日 09:12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中國經濟網——《經濟日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本來主要是個人投資者打理財富盈餘的理財市場,近來隨著眾多上市公司的加入,呈現出資金量大、機構化明顯的特點。眾多上市公司發佈的半年報顯示,至9月初,今年以來購買理財産品的上市公司超過60家,購買資金額度超過200億元;發放委託貸款超過50家,累計貸款額度超過160億元。

  很難給這些新“資本大鱷”描畫出共同的産業、地域或板塊特徵。在這些熱衷於理財、放貸的上市公司中,有9年沒有給股東分過一分錢紅利的西藏城投,也有多年虧損的ST波導;有打算定向增發遇挫的華聞傳媒,也有剛剛通過定增籌來一筆資金的廣百股份;有獲得鉅額超募的漫步者,也有在重組之路上屢敗屢戰的中衛國脈。如果一定要説他們有什麼共同的特徵,那就是財大氣粗。

  在目前通脹預期高企而流動性收緊的金融環境下,將閒置的自有資金拿出來主動理財,可以更有效地應對負利率衝擊,“提高資金使用效率和資金收益水平”,越來越多的上市公司鍾情理財産品的動機看起來無懈可擊。但從維護股票市場投資者權益的角度看,上市公司過度投資的行為不能不讓人有所警覺:

  首先,大多數上市公司投資理財的專業水平讓人揪心。從已披露的信息來看,除了一擲數億乃至數十億元的“投資魄力”讓普通百姓咋舌,在投資品種的選擇、投資熱點的把握上,上市公司並沒有顯示出什麼過人之處。近幾年上市公司的投資收益起起伏伏,基本上是股指上行時炒股票,房價暴漲時炒樓宇,總體上表現乏善可陳。每一次投資熱退潮後,沙灘上都會留下一批“裸泳”的上市公司。現在一窩蜂地購買銀行理財産品、發放委託貸款,也未能擺脫趕民間資金流向“時髦”的窠臼。

  其次,一些上市公司投資過程中顯示出的“賭性”讓人擔心。許多上市公司選擇了非保底收益的理財産品,一些上市公司投資于房地産信託這類預期收益高、風險也大的産品,更有甚者索性選擇了“單一資金信託”這種強調私密性的項目,以規避信息披露的“麻煩”,這更帶來資金體外循環的隱患。

  與上市公司理財熱不無關聯的,是股市超募現象的盛行。2010年滬深股市募集資金4701億元中,居然有3010億元屬於超募。截至9月初,今年以來首發上市的213家公司共募集資金1978億元,其中1042億元屬於超募。

  股票市場本來是吸引資金進入實體經濟的有效途徑。股東也好,股民也好,投資股市的本意是將資金配置到上市公司所代表的産業中,分享實業投資帶來的回報。作為上市公司,認真經營好主營業務,給投資者穩定、長期的資本回報,是對股東利益的最大尊重和保障。

  而在一系列對投資者權益保護的基本制度缺位的前提下,上市公司的高收益並不必然意味著股東利益的最大化。不規範的投資行為,無論結果是盈是虧,都是對投資者利益的損害。而如果對這種通過股市獲取低成本資金、轉而在金融領域騰挪的行為不加約束,帶來的後果極有可能是諸多産業的空心化,以及股票市場資源配置功能的失效。

  8月23日,深交所最新修訂的中小企業板信息披露業務備忘錄第30號,可以視為對上市公司風險投資的監管開了一個頭。而下半年以來涉足理財的28家上市公司有22家隸屬深滬主板的事實提醒我們:強化覆蓋所有上市公司風險投資的全方位監管,事不宜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