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白糖8月份以來兩度拋儲,被看作是“少有的調控力度”。在物價上漲壓力下,有關 部門陸續將儲備白糖、豬肉、大豆等農産品投放市場,以增加市場供應,穩定農産品價格。
分析人士告訴《經濟參考報》記者,拋儲旨在釋放穩定價格的信號,隨著多種調控政策的實行,下半年農産品價格出現拐點的可能性比較大。
食糖:單月兩度拋儲致價格回落
22日,2010/2011榨季第八批20萬噸國家儲備糖投放市場,這是本月以來的第二次國儲糖拋儲,平均成交價格較上一次出現回落。截至此次拋儲,本榨季共計拍賣的國家儲備糖已達168萬噸。
從價格上來看,國儲糖成交價格呈走高態勢,似乎“糖價越拋越高”。8月5日,第七批20萬噸國儲糖競買平均成交價為7730元/噸,創下本榨季歷次拋儲之最。
據雲南糖網的消息,第八批國儲糖平均成交價低於第七批的7730元/噸。長江期貨研究諮詢部經理黃駿飛告訴《經濟參考報》記者,前期調控政策的效果不太明顯,現在經過連續拋儲之後,加上進一步擴大白糖進口配額等措施的出臺,“糖廠更買政策的賬了”。
今年以來,白糖價格保持著“糖高宗”的本色。據生意社的數據,8月中旬以來,國內一級白糖現貨價格超過7800元/噸,相比上月的漲幅達到5%。期貨市場上,白糖價格近期多次刷新歷史高位,目前近月1109合約價格維持在7800元/噸左右。
黃駿飛認為,現在政策的導向比較明確 , 如果白糖現貨價格在7500元/噸以下,有關部門不會進行干預;如果現貨價格超過7800元/噸 , 政策調控的力度就會加大。
國泰君安期貨分析師周小球認為,國儲糖的拍賣,主要是改善供應關係的一種手段。從本榨季的供需關係來看,産需缺口達到300萬噸,僅僅110萬噸的期初庫存無法完全彌補這一缺口,必須通過進口來調節,而目前國內市場拋儲的食糖基本都是來自進口原糖。
從供需基本面來看,白糖産量連續第三年減少,這成為本輪糖價上漲的主要原因。進入夏季以來,飲料等下游企業迎來用糖高峰期,企業積極備貨進一步推動了糖價的上漲。
經過幾輪拋儲之後,白糖市場的供需缺口逐漸減少。黃駿飛説,根據對糖廠的調研,一些糖廠已經實現了供需“零缺口”。隨著中秋節的備貨高峰過去以及10月份以後新糖逐漸上市,糖廠繼續“挺價”的意願減弱。
豬肉:密集拋儲緩解價格壓力
“國家拋儲的主要目的還是釋放穩定價格信號。”中國社科院農村發展研究所研究員李國祥接受《經濟參考報》記者採訪時説,在價格高的時候拋儲,增加了市場的供應量,對農産品價格的穩定有積極意義。
據了解,6月下旬以來,遼寧、山東、陜西等多個省市逐步向市場投放儲備凍肉,每公斤一般低於市場肉價4至10元。7月份,商務部表示,將適時向市場投放中央儲備和地方儲備肉,以抑制豬肉價格的大幅上漲,並在未來陸續增加中央儲備肉的規模。
受調控政策等因素影響,豬肉價格自7月中旬以來高位企穩,一度出現較大幅度的回落。農業部農村經濟研究中心
研究員陳艷麗告訴《經濟參考報》記者,豬肉放儲對價格的影響有限,而隨著3月份補欄的生豬上市,供給情況會有所好轉。
與較為確鑿的豬肉拋儲相比,大豆定向拋售的傳言由來已久。據了解,5月份,曾有212萬噸國儲大豆向五家大型糧油企業定向銷售。近日又有媒體報道,益海嘉裏集團和中糧集團證實,國儲近期將再度拋售400萬噸國産大豆,價格為3500元/噸左右。
當前,國産大豆的現貨價格超過3900元/噸。拋儲價格明顯低於現貨價格,這顯示出穩定食用油價格的政策意圖。
有分析稱,此時拋儲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在市場即將進入中秋、國慶兩節旺季銷售之時,通過定向拋儲補貼大型油脂企業,可適當打壓終端食用油價格,緩解當前通脹壓力。
在此之前,食用油龍頭企業益海嘉裏剛剛宣佈調價計劃,山東等地的一些中小油脂企業也上調了小包裝大豆油的價格。另據商務部的監測數據,截至8月中旬,桶裝豆油零售價格每升上漲了約0.5元。
黑龍江省的一位大豆業內人士告訴記者,大豆的對外依存度超過80%,如果拋售大豆後國儲庫存不足,後期將會缺 乏足夠的調控手段。
不過,李國祥認為,因為中國絕大多數農産品的供給基本平衡,如果通過拋儲能減輕價格上漲的壓力,讓市場價格恢復到均衡的狀態,明年調控的壓力和難度就會減輕。
效果:農産品價格有可能現拐點
穩定物價總水平是今年宏觀調控的首要任務,具體的措施可謂是多管齊下。除了農産品拋儲之外,物價調控手段還包括實施穩健的貨幣政策、強化市場價格監管和信息發佈、補貼低收入居民等。
上週五,國務院關於促進物流業健康發展的意見中明確提出,要把農産品物流業發展放在優先位置,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加快建立暢通高效、安全便利的農産品物流體系,著力解決農産品物流經營規模小、環節多、成本高、損耗大的問題。
“農産品價格調節主要集中于流通領域,而生産環節繼續維持高價格,這種調控方向是對的。”李國祥説,因為在生産環節,農民整體上是價格的接受者,對價格主導性的影響在於流通環節。
李國祥認為,短期內,拋儲等手段在農産品價格過度上漲的時候是有效的。長期來看,政府還是應該採取“反週期”調控,在農産品價格低迷時採取更多措施,保護農戶的積極性。
在一系列調控政策的作用下,雖然居民消費指數在7月份再創新高,但分析人士大多對後期物價走勢持樂觀態度。
國泰君安證券的最新宏觀報告稱,基於經濟減速和風險偏好下降將抑制PPI和C PI非食品價格的上漲,以及豬肉價格漲幅將趨於回落,7月物價已經達到年內峰值。如果根據商務部食品價格跌幅直接做預測,8月C PI或在6%以下。
李國祥認為,上半年種植業産品漲幅普遍出現回落,下半年以來農産品價格漲幅擴大,主要是因為畜産品和水産品價格的上漲。即使下半年畜産品價格繼續保持高位,受翹尾因素影響,同比漲幅仍會下降。如果種植業産品漲幅繼續 收窄,今年下半年農産品價格出現拐點的可能性比較大。
國家發改委價格司負責人日前表示,從後期走勢看,價格運行仍存在一些不確定因素,如全球經濟復蘇前景尚不明朗、國內能源資源需求增長偏快、秋糧生産防災減災形勢嚴峻、生豬和水産品生産恢復還需要一定時間,等等。如美國繼續實施量化寬鬆貨幣政策,一方面可能推高大宗商品價格,使得輸入性通脹壓力加劇,另一方面可能會引發更多熱錢繼續流向發展中國家包括中國,可能導致國內投機性資金增加,增大我國穩定物價總水平的難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