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經濟臺 > 理財 >

銀行理財産品三大問題待解 淡化風險強調收益

發佈時間:2011年08月19日 09:16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北京商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受持續通脹以及負利率綜合因素影響,我國居民理財熱情急劇升溫。央行日前發佈的《二季度貨幣政策執行報告》顯示,截至今年6月末,理財産品資金餘額為3.57萬億元,比上年末增加8000多億元。一方面,商業銀行提供豐富多樣的銀行理財産品以滿足客戶投資需求,另一方面,發展迅猛的銀行理財産品也暴露出一些問題,例如誤導銷售和錯誤銷售等,使客戶合法權益和銀行聲譽受到損害。

  不少投資者不禁發出這樣的疑問:品類繁多的銀行理財産品究竟該如何選擇?投資者的權益如何得到保障?商業銀行的理財能力靠譜嗎?

  理財産品多如牛毛

  金融創新還是同質化競爭?

  債券型理財産品、銀保理財産品、銀信理財産品、FOF理財産品、QDII理財産品……現如今,幾乎每家商業銀行都可以提供數十款、甚至上百款的理財産品供客戶選擇。

  但廣州白領陳嫻女士依然感到很困惑。“我已經跑了好幾家銀行,他們的産品大同小異,但收益差別卻很大。以7天短期理財為例,各家銀行給出的預期年化收益率從2.6%-8%不等,我不知該如何選擇。”陳嫻女士説。

  今年上半年,在存款增長乏力的情況下,銀行理財産品卻出現“逆市增長”。8月12日,央行發佈的《二季度貨幣政策執行報告》顯示,截至2011年6月末,理財産品資金餘額為3.57萬億元,相當於同期存款餘額(78.6萬億元)的4.5%,比上年末增加8000多億元。

  業內分析人士稱,近年來,商業銀行理財業務進入了發展“快車道”,這有利於改善其較為單一的存貸款業務結構,提升創新能力,為金融消費者提供更豐富的投資工具,增加居民的財産性收入。

  廣東銀行同業公會副會長程澤群説,在目前存款利率較低的情況下,銀行發行理財産品變相衝高了存款利率,可以起到穩定客戶的作用。然而,在日益激烈的市場競爭下,各家銀行為了爭奪市場份額,往往忽視了對質量和風險的管控,導致創新能力不足,同質化競爭日趨激烈。

  對此,銀監會日前就《商業銀行理財産品銷售管理辦法》公開徵求意見,力求更好地保護客戶合法權益,提高商業銀行理財業務風險管理水平,進一步加強對理財業務的監督管理。

  淡化風險強調收益

  投資者權益如何保護?

  “第一次購買就碰上産品虧損,原本以為銀行可以盡力幫客戶挽回一些損失,所以接受了産品展期方案,結果虧損還是超過30%。”投資者林先生説。

  讓林先生感到失望的是平安銀行在2007年底發行的盈豐基金優選系列人民幣理財産品。記者從平安銀行網站披露的信息獲悉,這3款理財産品分別為:盈豐0708基金優選、盈豐0712基金優選、安盈0808基金優選,到2011年7月31日凈值分別為0.6995元、0.6638元、0.7745元,虧損幅度分別為30.05%、33.62%、22.55%。

  記者查閱《盈豐0712基金優選産品説明》發現,該産品預期年收益率為6%-25%,且上不封頂。據林先生介紹,這款産品當時是在客戶經理的強烈推薦下才購買的,對方告訴他,該産品以往最低的收益率都超過10%,屬非常穩健的投資産品,基本上沒有風險。

  記者發現,出現虧損的盈豐系列基金理財産品屬於FOF基金型産品,是一種以開放式基金為投資對象的人民幣理財産品。廣州證券金融分析師俞衝説,FOF産品的投資主要挂鉤于基金,與股市的聯動性非常強,如果操作得當,在牛市行情一般能取得不錯的收益。但近年來市場持續低迷震蕩,如果這期間投資FOF,將面臨比較大的風險。

  “因為銀行承諾的預期收益率遠高於同期的銀行存款利率,銷售人員當時也沒有認真提示産品的潛在風險,以至於我都沒仔細看産品説明書就稀裏糊塗地簽了協議。”林先生説。

  關於虧損,平安銀行給出的解釋是,産品是投資于股票類基金的理財産品,盈虧與A股市場走勢密切相關,具有一定的系統性風險,並稱出現虧損的3款産品主要是由平安證券在負責投資運營,平安銀行只是負責其中的銷售環節。

  廣東深天成律師事務所鄭緒華律師説,商業銀行需對其代銷的産品承擔連帶法律責任。香港雷曼迷你債券風波、美國銀行支付1.5億美元和解針對美林的集體訴訟一再表明,商業銀行不能只追求盈利,還須承擔相應的社會責任,確保消費者權益得到充分保護。

  銀行理財邁入“快車道”

  風險管控是否跟得上?

  今年以來,受持續通脹以及存款長期負利率影響,銀行存款吸引力下降,各類理財産品發行卻邁入“快車道”。然而,高速發行的背後不斷暴露出各種問題,引發社會各界對商業銀行風險管控能力的擔憂。

  業內人士指出,銀行理財理的都是老百姓的血汗錢,而普通民眾往往處於信息不對稱的弱勢方,必須依賴法律武器和政府監管來維護自身的權益,監管層對此責無旁貸。

  銀監會日前出臺《商業銀行理財産品銷售管理辦法》(徵求意見稿),要求商業銀行進一步加強理財業務風險管理,提高合規銷售水平,防止誤導銷售,最終實現“將適合的産品賣給適合的客戶”,真正為客戶創造價值和財富。

  程澤群説,銀行理財産品對於宏觀調控具有重要意義,因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幫助吸收流動性。負利率時代,購買銀行理財産品成為民眾實現資産保值增值的選擇之一,迅速發展的銀行理財市場需要與之相匹配的監管規則。

  記者了解到,針對在理財産品發行過程中暴露出的各種問題,徵求意見中的《商業銀行理財産品銷售管理辦法》要求商業銀行必須在理財産品銷售文件中製作專頁風險揭示書,明確説明産品具有的潛在風險。同時,既要對理財産品進行風險評級,還對客戶進行風險承受能力評估,按照風險匹配原則,將適合的産品賣給適合的客戶。據新華社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