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經濟臺 > 消費調查頻道 >

信用卡擺攤死灰復燃 銀行被指發卡授信太隨意

發佈時間:2011年08月03日 07:27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信用卡擺攤死灰復燃。

  北京馬甸橋附近,一名浦發銀行員工熱情地向路人介紹信用卡,這個小小的攤位,同時還可以辦理工行信用卡。

  曾經一度,各大銀行跑馬圈地,信用卡推廣人員遍佈大街小巷,這一現象近幾年有所規範。然而,如本報此前報道的因涉嫌信用卡“惡

  意透支”被刑事拘留的黃珺在寧波看守所死亡一事,信用卡“卡奴”群體依然存在。

  信用卡究竟是天使,還是魔鬼?卡奴現象誰之過,辦卡人、銀行責任應當如何分擔?

  中信銀行的銀行卡研究專家聶俊峰在微博上寫道:“日本女作家寫過一本《殺人信用卡》,信用卡是一列誘人的列車,旅客陸續上車,卻不知何時能夠下車,直至駛向地獄。”他説,國內風險管理較好的銀行會在內部對信用卡客戶進行MAX EXPOSURE和DTI指標等控管,避免過度授信,建議監管部門可參考房貸,對信用卡進行上限管理。

  發卡授信隨意

  一位辦卡人在猶豫收入填多少時,辦卡人員立刻指點,“寫10萬,工作年限寫3年。”而這一切並不需要提供證明。

  李俊(化名)至今依然在信用卡的債務中不能自拔。

  2008年,他分別在招行、中信、民生、建行、交行、廣發銀行辦理了共6張信用卡。

  “第一張是建行的信用卡,額度2000元,廣發銀行額度是6000,招行額度是1萬。”李俊回憶。

  除了廣發卡是通過網站辦理外,他其他的信用卡是通過銀行網點辦理的。各行辦理要求也不相同,有的只要求身份證信息,有的則需要工作證明。

  李俊的情況頗具有代表性。若要分析卡奴成因,需從源頭談起,如信用卡發放的渠道、信用審核機制。 我愛卡網站是一個信用卡門戶網站,與各銀行長期合作。其董事長涂志雲(微博)總結,銀行的信用卡主要發放渠道有三種。

  第一是銀行分行網點。“每個業務員,乃至每個行員都有發卡指標。這部分卡被激活的概率在30%-40%,主要是關係卡。”

  第二類渠道是銀行的直銷團隊。“其中規模較大的有招行、興業、民生和光大銀行。直銷團隊的人員前期推廣作用很大,但流失率也很高。這部分卡的激活率在5成左右。”他提到,時常有多家銀行共設一個攤點。

  第三,是互聯網申請。“比如我愛卡等在線網站,每年網上申請超過50萬張信用卡。這部分人比較主動,活卡率達到90%,也是國外信用卡的主要銷售渠道。”他説。

  據央行統計,截至去年末,全國信用卡發卡量為2.3億張。如果按照平均每人3張卡計算,大約有7000萬用戶。涂志雲估算,其中前兩種渠道的發卡量佔比約九成以上。

  記者注意到,在信用卡的審核標準上不同銀行差別頗大。正如李俊以同樣的證件辦出不同額度的卡,另一名持卡人登記自己的信用卡額度“中行招財2萬,農行1.5萬,工行運通5.6萬人民幣、3300美元,光大福卡5千,中信普卡7千……”

  “每張卡有2萬左右額度,一個人擁有10多張卡並不稀奇。”一名信用卡從業人士評述。

  建行信用卡中心總經理趙宇梓告訴記者,每家銀行信用審核的標準

  不同,各有風險偏好和評估辦法。而對於在別家銀行已辦理過信用卡的情況,趙表示“銀行可查到相關信息,在授信時也會參考。但有的銀行(額度)會緊一些,有的會松一些。”

  涂志雲則介紹,銀行額度的多少既根據提供的材料,也根據不同時候的信貸情況。

  除重復授信、授信浮動區間太大外,虛報收入和工作年限也會導致銀行錯誤評估卡片申請者的實際經濟能力。如一位辦卡人在猶豫收入填多少時,辦卡人員就立刻指點,“寫10萬,工作年限寫3年好了。”而這一切並不需要提供證明。

  不過近年來,也有銀行需要社保卡號才可以申請信用卡。

  從催收環節也可以反觀信用卡審核環節的疏漏。多位催收員告訴記者,通常國有銀行的信用卡信息較為真實,可聯絡上的人比較多,而股份制行相對差一些。“這可能和國有行網點發放的信用卡較多有關。”一名催收員推測。

  主動與被動的“卡奴”

  卡奴為銀行貢獻利息。只要能按時還款最低額度以上,他們是銀行的最好客戶。

  卡奴,即是使用大量的現金卡、信用卡,但負擔不出繳款金額或是以卡養卡、以債養帳等方式,一直在還利息錢的人。涂志雲將卡奴的具體特徵歸結為三點:卡多;每張卡的消費量和信用額度高;每月循環還款,但只是部分還款。

  “這部分人為銀行貢獻利息。只要能夠按時還款最低額度以上,他們是銀行的最好客戶。”涂志雲告訴記者。

  他認為,卡奴可以分為兩種。第一是主動型卡奴。他們需要用錢,如做生意、買房子、炒股票等,信用卡被用作融資工具。這些用卡者知道自己的風險,“不乏持有十余張卡,套現數十萬的情況。這種人最危險,一旦預期希望達不到,非常有動力放棄自己的契約。”

  第二種是被動型的卡奴。他們有一定的收入來源,信用卡主要用作消費。欠款主要是因為衝動型消費。“如果他們能合理地控制自己的消費預期,通過債務重組、可以很好地還款。”涂志雲分析。

  催收行業是接觸卡奴的另一渠道。根據催收人員的經驗,年齡在30歲-35歲的“主動性卡奴”更加容易還款。銀行很容易通過購買的金額、頻率、種類等鑒別出兩類卡奴,同時也希望自己的客戶有一定程度健康的透支。

  被遺忘的費用

  “年費、滯納金、取現費和超限費,是最為常見被消費者忽略的信用卡費用。”從事信用卡服務行業十多年的資深人士董崢介紹,很多銀行刷卡免次年年費,但是要求不同。

  記者注意到,有的銀行刷卡3次免次年年費,有的刷6次;更有銀行要求,需要有六個月,每月刷卡一次才能免年費,一旦持卡數量多,持卡人很容易遺忘。

  取現費用指的是從信用卡提取現金所付的費用。董崢介紹,取現有兩種。一種是透支取現,一種自由存款取現(溢繳款),後者有的銀行免掉了,但前者一直存在。

  “通常1萬元的額度要收1%-3%的取現手續費。但如果通過櫃臺取現,費用是千分之五。有一次我一個朋友取了7萬元現金,順手就存在信用卡裏了,我給他算,以後這筆錢直接都取出來需要付2100元手續費,他當時就愣了。”他説。

  此外,還有一個“超限費”科目。即每張信用卡有一定的額度,但實際消費時刷卡金額一旦超過信用額度,超出部分會收取的費用。據央行規定,各銀行制定的信用卡超限額度應控制在總額的10%以內,銀行可按超額部分的5%收取超限費。

  滯納金則是指當還款人沒還夠最低還款額時,按最低還款額未還部分比例需支付的費用。

  但這些收費的規定,信用卡辦卡人員多數不會明言,申請表後的收費説明也很快在表單填完後被收走,而且銀行也不會事先提醒。

  這些被忽視的費用及複利,是卡奴現象的推手。

  對於信用卡制度建設,涂志雲建議,首先要建立起全國個人徵信和評分體系,“目前只是黑名單制度,要獎勵信用良好的人。目前提供一個簡單的報告,但缺少客觀的評分。”此外,他建議加強對銀行直銷和催收人員的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