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經濟臺 > 消費調查頻道 >

50%消費者被收費前並不知情 銀行收費亂由何生

發佈時間:2011年08月03日 06:41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新華網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全球市場信息服務公司J.D.Power亞太公司前天在京發佈2011年中國零售銀行業客戶滿意度調查顯示,50%的消費者在被銀行收費前並不知情。中國銀行業協會專職副會長楊再平12日也表示,中國銀行業在服務收費方面存在的主要問題在於信息不透明、告知不充分,給消費者知情權和選擇權不夠。對於銀行名目繁多的、不為人知的收費,是該説道説道了。

  無風日子(錢報網網友): 銀行收費,那叫收你沒商量,老百姓自然沒這個專業水平去搞清楚。這收費項目不斷名目繁多,而且還想方設法耍手段來創收。常見的就是先讓你免費辦卡,免當年年費,畢竟到期後退卡的人是鳳毛麟角,第二年開始就可以坐收漁利了。

  還有的銀行,本人就碰到過,你明明有卡了,硬要你再辦一張,理由是已經有的這張卡沒有這個功能,沒辦法,規矩是它定的,你又得再辦一張,什麼短信費,年費又成了銀行的財源。

  xiaozhendeo(錢報網網友):新京報報道,7月12日,銀監會和銀行業協會聯合發佈數據,中國銀行業服務項目共計1076項,其中收費項目850項,佔比79%。與2003年相比,7年間商業銀行有償服務産品增加338項,增長104%。協會稱,合規合理的收費應多多益善。想要合規合理的收費多多益善,那麼銀行的服務就必須好一點。用戶在使用銀行卡的時候,有什麼收費項目及時告知用戶,這不是什麼難事吧?

  付瑞生(本報特約評論員):這是行業壟斷的惰性使然。美國銀行40%以上收入都是依賴客戶服務,所以服務不到位甚至被投訴,就會被消費者拋棄。我們的銀行目前還是依賴存貸差(主要是大客戶),而服務性收入其實佔比很小,因此不需要個“好評”討好普通消費者。我收我的、你惱你的。“沒空搭理你”背後是一套僵化的管理思維在作怪。因為,他們依然自詡為“金融管理者”,而不屬於“金融服務業”。

  溫國鵬(本報特約評論員):其實,國內銀行的強勢早就不是什麼秘密了,為什麼這麼強勢,甚至到了連個招呼都不打就公然掏消費者腰包的地步,也是地球人都知道的事情。處於壟斷的層層保護之下,銀行把自己當成了玉帝,哪還能不表現出玉帝的脾氣?面對這樣令人尷尬的現實,消費者根本就沒有選擇的餘地,連選擇權都得不到保護,知情權就更得不到尊重了。

  人家不講理有不講理的依靠,起碼,只要壟斷現實使得國內銀行還有足夠的資本把自己當成玉帝,那就別怪銀行只會抬頭看天,低頭數錢,消費者除了忍氣吞聲之外,還真想不出什麼好的辦法。

  無事來聊聊(錢報網網友):現在國有的商業銀行經過改制以後,追求利潤成了它們的首要任務,因而收費項目就越來越多,我們經常接觸到的就有“年費”,“同行異地存取款費”,“同城不同行存取款費”,“小額帳戶管理費”等等,而這些收費在開戶辦卡時,銀行都不會事先告知的,就是在銀行單方出具的協議中也沒有列入收費內容,對協議外銀行單方的收費行為,其收費的合理性與合法性客戶卻沒了發言權,客戶還不能對此説“不”,這實在是典型的“店大欺客”的行為。此外,國有商行銀行雖然有著“官辦”的性質,但其所得利潤作為企業,銀行卻有了很大的支配權,比如説高官的工資可以參照企業標準發放,員工的福利薪金等等都與利潤的大小挂鉤了,這也是驅使銀行不惜冒犯客戶利益,不斷增加收費項目以提高企業利潤的內在動力。

  陳愛兵(錢報網網友):銀行之所以膽敢在費用結構變化生效之前不告知客戶,與銀行業的相對“壟斷”地位及制度性懲罰措施的缺位有關。這裡説的“壟斷”分為兩個層面:國有銀行對於股份制銀行的“相對”壟斷,以及國內銀行對於外資銀行的“絕對”壟斷。

  此外,監管的缺位、懲罰的缺失也對此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儘管我國的相關法律條文明確規定,銀行在費用結構變化生效之前有告知客戶的義務,但因現存監管制度容易産生“老子打兒子”的監管無力,使得銀行的違規成本幾乎為零。試想,一個敢於肆無忌憚地頒布各種霸王條款的行業,它還會在乎什麼“告知義務”是否履行嗎?

  董碧輝:在正常的市場交換中,你要行使收費的權利,必然要提供服務的義務,服務不到位,收費很在行,這就足夠讓人詬病的了,何況收得還那麼隱秘、那麼悄無聲息,可見收錢的底氣是不足的。在壟斷的保護下,銀行的利潤年年攀升,甚至躋身於世界500強行列,這並不是值得驕傲的現象。倘若跟國際銀行巨頭們公平競爭,還能讓儲戶們心甘情願地把錢包裏的錢掏出來給你,那才是本事。就怕這樣猥瑣地收著收著,把本事都收沒了。(錢江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