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經濟臺 > 財經資訊 >

銀行房貸現三高 房奴不是想當就能當

發佈時間:2011年07月21日 15:44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瀋陽日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距離上次加息一週之後,沈城房貸市場出現“三高”行情,不僅房貸基準利率到了10年來最高水平,首套房貸利率浮動水平和首付成數也創近年最高。貸款購買首套房的門檻之高,讓不少已下定決心為銀行“打工”的年輕人感嘆:“房奴”也不是想當就能當上的。

  7月20日,記者走訪沈城銀行發現,四大國有商業銀行中的建設銀行和中國銀行的支行網點,都已將第一套住房貸款利率從基準利率提高至基準利率的1.1倍。除了建行、中行外,交行、光大等房貸市場份額較大的銀行,也將首套房貸利率上調為基準利率的1.1倍,創下房貸利率執行浮動制以來,首套房貸上浮水平新高。之前一週,人民銀行剛剛宣佈上調基準利率,五年期以上貸款年利率來到7.05%這一10年來高點。

  在向銀行諮詢了最新的房貸政策後,一直關注長白島某樓盤的市民宋毅不禁感慨:一年時間足以讓銀行的房貸政策從“天上”到“地下”。過去一年中,在基準利率連續上調五次和房貸利率浮動標準從“下浮30%”到“上浮10%”的雙重背景下,房貸客戶的實際貸款利率相當於從4.158%變成了7.755%。“去年我看好了一個將近100平方米的戶型,想貸款50萬元,期限30年,但因種種原因沒有出手。現在如果再想貸50萬元,成本增加了很多,負擔太大,還是等等再説吧。”宋毅説。

  記者請銀行理財師幫助計算,在去年7月份和今年7月份,同樣辦理首套房貸,50萬元按揭30年,如果分別以基準利率下浮30%和上浮10%辦理貸款,支付的總利息相差超過40萬元(見附表)。

  部分銀行第一套房的首付也來到了總房價40%的高水平,而此前的政策是90平方米以下小戶型為兩成,其餘三成。7月20日,建設銀行某支行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如果所購買的第一套房為二手房,則首付至少四成。一家國有銀行和平支行個貸中心人員表示,“銀行對於首套房首付的考核越來越嚴,首付三成的客戶已越來越少,如果信用記錄有問題,首付就要調成三成半或四成。”更嚴格的是,中行、交行、光大等銀行目前已經停止了二手房貸款,即便貸款客戶所購買的二手房為其所擁有的第一套住房,也無法從上述銀行獲得貸款。

  受銀行首套房貸政策調整影響最大的是“80後”甚至“85後”的年輕人群。此前沈城銀行的統計數據表明,四成左右的新增客戶均為30歲以下的年輕人,這些年輕人多因新婚購置首套住房。此次銀行提高房貸基準利率、浮動標準和首付成數,相當於直接提高了年輕人成為“房奴”的標準——既要有足夠多的現金拿首付,又要有足夠多的月薪還月供。在瀋陽租房已達6年之久的王海兵20日這樣告訴記者,“按照目前銀行的貸款條件,自己就是想當‘房奴’也當不上。”

  “省”字當頭 當上“房奴”的更愁

  如果説目前的房貸政策讓一些年輕人因為當不上“房奴”而發愁,那已經當上“房奴”的年輕人更愁。

  在新版《新華字典》中,對“房奴”一詞的解釋是“為了支付房貸等而不得不拼命工作的人”。從去年10月份開始的本輪加息週期,已連續加息五次,“房奴”還款壓力驟增,只靠“拼命工作”並不能解決問題,還得在“省錢”上動腦筋。“我現在就感覺日子快過不下去了,除了工作,生活裏似乎就只剩下省錢,省錢,省錢……買了房子的那種開心只持續了3個月左右。”日前,在瀋陽媽媽網論壇裏,家住皇姑區的一位網友述説著自己的房奴生活,為了還房貸,打開冰箱門要迅速關上,到超市看著火龍果不能買,下班回家不敢開空調……

  瀋陽日報網(i.syd.com.cn)此前針對439位網友就加息話題進行了一項調查,在被調查者中,有“房奴”107人,這些人均表示在加息後將減少開支以應付房貸的上漲。

  專家“拍磚” 年輕人應反思買房行為

  銀行現行的首套房貸政策是否影響了年輕人購房的剛性需求?瀋陽大學經濟學院金融系主任姜偉教授認為,不可否認,目前的信貸政策會遏制一部分年輕群體的剛性住房需求,在貸款門檻提高後,部分年輕人不具備購買能力,並且調整了購買預期。

  但從另外一個角度來説,目前銀行貸款購房者年輕化趨勢嚴重,平均年齡大概只有27歲,遠低於一些發達國家,一些年輕“房奴”不具備購房能力或者沒有居住需求,卻非理性盲目貸款買房。銀行現行的一系列房貸政策也在某種程度上提醒年輕購房者,重新審視自己的購房需求,適當延緩購買行為,並根據自身的切實需求和還款能力購買適合的房屋。(記者劉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