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經濟臺 > 財經資訊 >

鄧海建:給土地問責一點寬容與時間

發佈時間:2011年07月08日 19:20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重慶晨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7月7日,國土部監察部公佈土地問責結果,共有73名地方政府官員被處分。媒體注意到,公佈的問責結果中,涉及的地方官員大都是三、四線的城市及城區,不涉及京滬等一線城市,也沒有省會城市。此外,在這73名被處分的官員中,最重處罰也僅為降級處分。(7月8日《新京報》)

  土地問責的雷聲響了一年,雨終於下來了。有人説,這是一次艱難落地的問責。因為國土部去年6月就公佈了問責時間表,“7月督察,8月約談,9月問責”,作為中國土地衛片執法檢查全國覆蓋的第一年,將根據檢查結果對地方政府負責人實施問責。然而數月過去,連約談也並未如期而至,一度被公眾質疑為問責“爽約”。

  事實上,相關部門顯然低估了問責的難度:這次問責是依據2009年度的衛片執法檢查結果展開的,全國2859個縣的海量數據要逐一核對。國土資源部對違法的事實進行認定,監察部根據國土資源部審核認定的違法事實,再對責任追究的意見進行審核。但不管怎麼説,公眾對“土地問責”的期待,顯然離不開幾個客觀背景:一是建設用地非常緊張,土地價格高得離譜,地方政府的“土地財政”已經成為諸多民生問題的導火索;二是土地使用與管理中的矛盾已經成為“轉型期陣痛”中的頑疾,來自拆遷一線的橋段經常突破了法律與道德的底線。這個時候,“土地問責”與其説是就事論事,不如説更想殺雞儆猴,寄望重典治亂象。

  面對眼下的問責結果,不少人可能覺得有些“大失所望”:比如被問責的地方官員大多“分量有限”,而問責的手段似乎也是“溫柔得很”,既不解癢、更難解恨。但客觀而言,對於第一份土地集中問責的“成績單”,能在複雜的土地政治格局中高調而出,這本身就是值得肯定的事情。因本次土地問責再次彰顯出國家捍衛18億耕地紅線的決心,體現了權責利對等、不枉不縱的究責作風,這無疑會對社會傳遞出“耕地紅線、高壓帶電”的價值信號。更重要的是,就眼下而言,它足以體現中央政府嚴肅土地政策、調控房産市場的意志,也為2010年度土地執法檢查起到了示範作用。

  解構總比建構容易,批判總比理性更容易迎合情緒。一步到位的“土地問責”,或者説指望“土地問責”能讓房價直接跳水,既缺乏制度常識,也悖逆市場邏輯。給“土地問責”一點寬容與時間,這比吹毛求疵地咒罵更重要:一方面,統計顯示,今年上半年全國新發生違法用地2.3萬件,涉及土地面積13.6萬畝,其中耕地5.1萬畝。儘管東部、中部地區違法用地同比下降,但西部地區發現違法用地面積則同比上升50.6%。事實説明,不能忽視對三、四線城市及城區的土地問責工作;另一方面,土地問責屬於事後罰單,而從違規構想到違法事實,中間必會經歷立項、評估、審批、建設等諸多環節,尤其是與失地農民的博弈,而一旦違法事實即成,即便雷霆問責,很多可以避免的損失最終恐怕還是財政埋了單。因此,對“土地問責”寄寓過多熱望,也不符合行政執法的現實。

  給“土地問責”一點寬容與時間,既是為了更好的公共監督,也是為了循序漸進的問責。(鄧海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