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經濟臺 > 財經資訊 >

民營資本進入要做加法

發佈時間:2011年06月20日 17:03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小康財智》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國務院關於鼓勵民間資本的“新36條”頒布一年了,媒體彈多讚少。

  如果説政府沒有大力支持民間資本的發展,不符合中國改革開放30多年來的實際情況。民間資本的代言部門如全國工商聯的高層在談到民間資本對中國經濟的貢獻時,是很有成就感的,這毋庸置疑。

  時下要關注的是,所謂“壟斷行業”的民間資本進入問題,比如本刊報道中所提到的金融、鐵路、能源和市政公用事業等等。

  首先要明確一點,民間資本的“進入”不是“行善”,而是合理合法地謀取利潤,這個用不著掩飾,市場經濟就有市場經濟的價值觀。壟斷不好,壟斷背後滋生的負面元素很多,這一點已經成為共識。所以,但凡不具備天然壟斷性的競爭性領域,民間資本可以説已經盡佔地盤,比如零售業、一般性加工業、服務業。

  現在大家的眼睛盯住的是資源性極強的能源産業和公益性極強的鐵路、公用事業這些領域,還有號稱經濟血脈的金融業。似乎一旦進入這些領域,就可以抱一個金娃娃而歸。從理論上講打破壟斷要靠充分競爭,就要允許千軍萬馬進入。充分競爭是什麼?充分競爭的平臺怎麼搭建,是不是千軍萬馬大呼隆就可以?在傳統的自由競爭理念之間,恐怕還應該有比較理性的解讀。

  比如石油業,競爭的目的應該是全球石油資源控制力和壟斷力的高度集中:

  上世紀50年代、60年代,世界石油産業被“石油七姐妹”所壟斷,埃克森、美孚、雪佛龍,德士古、海灣,英國石油公司、英荷皇家殼牌石油公司,當時,“石油七姐妹”擁有資本主義世界石油儲量的82.8%,石油産量的58.7%(它們只佔美國産量的30%,而當時美國控制的産量佔了資本主義世界的60%),煉油能力的57.1%。到了本世紀,世界石油壟斷的程度不是降低了,而是大幅度提高了,“石油七姐妹”經過輪番的重組,已經只剩下四個,埃克森美孚、雪佛龍德士古、英國石油、殼牌,再加上康菲、法國的道達爾公司6家銷售額1000億美元以上的“超級石油巨頭”,主導著世界石油工業的新格局。

  而力圖打破美國和跨國石油巨頭獨霸世界石油産業的壟斷格局的,是一批以國家石油公司為代表的力量,被國外媒體和專家稱為“新石油七姐妹”,如:沙特阿拉伯國家石油公司、俄羅斯天然氣工業股份公司、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伊朗國家石油公司、委內瑞拉國家石油公司、巴西國家石油公司、馬來西亞國家石油公司,都是由國家主導經營的企業,目前控制著世界三分之一的油氣産量和剩餘可採儲量。

  之所以形成這樣的局面,恐怕也是迫不得已,打破西方石油巨頭的資源壟斷,非舉國家之力不可,而民間資本如果在這其中不是做減法,而是做加法,增強中國在世界能源控制格局中的競爭力和話語權,豈不是雙贏的事。

  負面的教訓不是沒有,比如稀土産業,上世紀90年代的“有水快流”導向,千軍萬馬齊上陣挖稀土,結果導致自相殘殺,低價賤賣,便宜了外人,把一個稀土資源大國挖得千瘡百孔,儲量從70%的世界佔比直降到30%。

  民間資本進入壟斷性行業、公用事業、金融業,第一是鼓勵、第二是引導、第三是規範,缺一不可,目的只能是為中國經濟乃至於國家、民族的強大做加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