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經濟臺 > 財經資訊 >

中國買家海外置業活躍推漲房價 溫哥華墨爾本等最熱門

發佈時間:2011年06月20日 06:41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財新網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 財新《新世紀》見習記者 朱以師 記者 孫慧霞 特派華盛頓記者 章濤 | 文

  中國購買力正在席捲海外房地産市場。

  5月底,在超過400人的排隊搶購下,加拿大新威斯敏斯特市一棟153套的公寓在兩個半小時內全部賣出。這棟將於2012年完工的公寓樓並無特別之處。銷售如此火爆的原因就是中國投資者的介入。項目銷售負責人比爾莫裏森(Bill Morrison)對當地媒體透露,在項目進行到一半時才想到向中國人營銷,但“需求簡直瘋狂”。在最終成交名單中,中國買主佔了40%。

  6月初,加拿大列治文市(Richmond)中心的一棟豪華公寓樓出售。本計劃在一個週六開盤,但是從當周週三開始,就有80多位購房者冒雨排隊。最終,週六一天賣出270多套房。冒雨排隊的絕大多數是中國人。

  類似場景與案例,近來屢見於加拿大各大媒體報道。中國人正將之前在國內買房、“炒房”形成的激進風格,帶到海外,攪起一波波房市熱潮。

  諸多數據及分析顯示,目前中國購買力不僅支撐了加拿大溫哥華、多倫多等中國移民密集地區的房價,英國倫敦、澳大利亞悉尼和墨爾本、新加坡和美國舊金山等地,亦到處可見中國投資客的身影。越來越多的海外房地産項目意識到了中國購買力的強勢“崛起”,紛紛趕赴中國進行專場推介,或亮相大陸的各種房展會。

  中國人海外“淘房”的背後,是中國移民潮、留學潮以及投資潮。據財新《新世紀》從多家國際房地産代理行採訪了解,雖然移民、留學等傳統需求仍是海外置業的主流,但近一年來純粹投資性購房的比例正在迅猛上升。政府對國內房地産市場加強調控,出臺各種限制措施,再加上國內通脹形勢嚴峻,中國的富裕階層由此加緊了對海外房地産的蒐羅,在世界範圍內尋找投資性房産。

  去海外買房,正在成為一種新興的投資趨勢。由此,全球範圍資産配置的理念也開始衝擊缺乏經驗的中國普通投資者。實際上,在那些于國外排隊買房的中國人中,有很多人對當地情況並不了解,還有很多人習慣性地寄望從房價上升中牟利,如此投資隱含的風險問題不言而喻。

  中國買家四處出擊

  6月14日,一場加拿大房地産項目的媒體推介會在北京金寶街舉行。兩個位於溫哥華市中心的豪宅項目將於近期在中國北京、上海、南京等地公開銷售。組織者高力國際加拿大西區住宅部高級副總裁斯考特布朗(Scott Brown)對此行的銷售前景頗為樂觀,他對財新《新世紀》記者説:“來自中國大陸的購買力越來越被重視,中國人為溫哥華的住宅市場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撐。”

  據高力國際最新發佈的《2011年第一季度溫哥華房地産市場調研報告》顯示,在大溫哥華地區,2011年第一季度溫哥華多戶住宅市場銷售堅挺,共成交2527套,同比上漲35%。成交的大幅增長主要源於中國大陸投資者的激增。上述報告稱,中國大陸投資者在加拿大溫哥華的購房比例持續增加,截至2011年第一季度,已經達到29%。此外,加拿大房地産協會今年5月的報告也顯示,溫哥華4月的房價同比又上漲了10%,主要原因是豪宅價格的上升。

  也許這些數字還略顯保守。在蘭克數據公司(Landcor Data Corporation)的2011年第一季度報告中,該公司一名來自中國大陸的房地産分析師發現,2010年加拿大列治文市和溫哥華西區高檔住宅的買主中,至少有74%的購房者來自於中國大陸。蘭克數據公司擁有英屬哥倫比亞省最權威的房地産統計。

  2006年移民加拿大的張軍對此頗有同感。張軍歷經了溫哥華樓市在金融危機期間的短暫低迷、反彈和最近一年多的火熱。他對財新《新世紀》記者稱,“越來越多的國內朋友向我諮詢在加拿大買房的流程、法規和稅收政策。現在溫哥華有一套房子出來,看房的十個人當中有九個是中國人,但是房價這兩年已經被炒得很高了。”

  除了加拿大,中國買家也逐漸成為美國、英國、澳大利亞、新加坡等地房地産市場的投資主力。美國全國房地産經紀人協會5月發佈的一份報告顯示,在截至2011年3月的12個月內,海外購房者在美國房地産市場上投資了大約410億美元。其中,來自中國的購房者佔全部海外買家人數的9%,躍居第二位,僅次於加拿大。

  美國加州洛杉磯的房地産經紀人陳萍向財新《新世紀》記者證實,2010年以後來自中國大陸的買房人開始增多,不僅投資住房,還買地、投資賓館或一些大的項目。

  據英國萊坊房地産經紀公司一項最新調查顯示,中國買家近兩個月在倫敦花費了1.2億英鎊。在卡納利沃夫金融區新建住房的購買者中,目前有三分之一來自中國大陸和香港。此外,第一太平戴維斯的最新數據也印證,倫敦一手物業的購買者中有35%的人來自東亞和南亞,其中以中國大陸和香港的購買者居多。世邦魏理仕則進一步預測,2011年倫敦住宅物業銷售總量5%-10%的買家將來自中國大陸。

  在新加坡,中國大陸的購房者已經超過印度尼西亞和馬來西亞,上升為新加坡私宅第一外籍買家。因房價上漲過快,新加坡已推出第二套房房貸提高首付比例的政策。6月10日,香港金管局也推出了類似的“限貸”新政,對“收入來源非香港”的外地借貸者,要求比本地人多付一成首付。

  從去年下半年至今,國內五大外資代理行相繼成立了海外物業部。“最近一年來,有大量的中國投資者向我們詢問,在英國、新加坡、澳大利亞等地有沒有物業投資的機會。”戴德梁行華北區董事總經理何衍鈞預計,未來投資海外房地産市場,將成為中國人理財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國內通脹形勢日益嚴重、樓市調控層出不窮的背景下,中國普通投資者在全球範圍內配置資産的理念正在逐步形成。

  何衍鈞還告訴財新《新世紀》記者,現在國外很多房地産經紀公司都專門配備了會講中文的房産經紀人,用以接待中國客戶。一些法律、醫學、工程等專業背景的海外留學生,最近紛紛開始轉行做房産經紀人。

  調控下的投資擠出

  據高力國際透露,2010年該公司向亞洲買家推介銷售了790套海外物業,其中中國買家約佔5%。而在過去的六個月,這一比例已激增至10%。

  過去六個月,通過高力國際中國國際物業部完成的海外住宅投資項目已經超過50套,成交金額約1.3億元人民幣。高力國際北亞區董事總經理柳維綸向財新《新世紀》記者透露,從成交案例來看,長三角區域的上海、寧波、溫州及杭州等地的私營企業主是海外置業的主體。此外,北京、天津等環渤海區域、東北以及成都等地也出現了非常明顯的增幅。

  高力國際華北區董事總經理高曉輝對財新《新世紀》記者分析稱,海外置業人群大體分為三類:一是留學,一些有經濟能力的留學家庭考慮到子女在國外租房不如買房,有的甚至還購買大面積房産,將部分用於出租實現“以房養學”;二是移民,伴隨著2010年前後的這一波移民潮,國內投資移民的數量大幅增加,在加拿大、澳大利亞等主要移民目的地,新移民帶來的剛性需求以及對高端物業的需求迅速增加,由此催生了主要移民國家房地産市場的火爆;三是純粹的物業投資者,相對於國內的限購、限貸等政策,海外的一些國家貸款政策較為寬鬆且利率較低,逐利的資金由此越來越多的投向海外置業。

  世邦魏理仕中國住宅部執行董事安東向財新《新世紀》記者指出,今年以來,純投資的案例數量不斷攀升,已佔到海外置業總數的近三分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