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經濟臺 > 財經資訊 >

一線城市房價出現下跌 地産商開始壓力測試

發佈時間:2011年04月13日 06:38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南方網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樓價真的開始跌了嗎?

  3月份,北京、深圳新房成交均價跌破2萬元/平方米,上海新房價環比跌幅最大達7.6%,廣州均價跌破12000元/平方米。

  進入4月上旬,北京住宅成交價格繼續3月份的下滑趨勢。一些新開盤項目推出9.3折,直減7萬、10萬。

  同期,深圳一手房成交均價為18518元/平米,環比下跌3.3%。

  上海、廣州進入4月後成交均價比3月底略見微升,前者升2%,後者升6%。

  一線城市新房均價普跌,與各地房價控制目標與CPI漲幅看齊的態勢,呈鮮明對比。

  但局勢依然微妙。

  “業內普遍對北京房價3月份環比下降26.7%這一數據表示懷疑。”一位不願具名的地産業界人士説,“業內有個傳聞,有的城市的政府部門通過不向高端房發放預售證來做低成交價”。

  那麼真實的市場態勢到底如何?

  本報記者4月12日採訪多位國內房地産業內人士、上市公司高管,大部分受訪者認為,今年房價下行趨勢較為明顯,尤其是一線城市房價下跌幾成定局,樓市供求關係正在發生轉變,地産商們對未來的價格預期也在發生改變,調低價格出貨的動力在上升。

  寒冷“小陽春”

  中原地産4月12日發佈了根據北京房地産交易管理網數據得出的統計結果,3月份北京市新建商品住房日均成交133套,同比減少50.9%,環比2月減少41.5%,而成交均價為每平方米19679元,環比2月份下降了26.7%,同比下降了10.9%。

  進入4月上旬,北京樓市商品房期房住宅簽約套數為1274套,環比上月同期下調8.5%。總簽約套數為3538套,環比上月同期下調了33.7%。而成交價格則繼續出現逐漸下滑的趨勢。

  北京並非孤例。

  中國指數研究院所監測的北上廣深四大一線城市3月房價均呈環比小幅下降,其中上海降幅最大,環比下降7.6%。二線城市中,寧波價格下跌29.06%,其餘城市未見明顯波動。

  “今年上海2、3月份樓市成交量創下了6年來同期最低水平。”中國房地産信息集團分析師薛建雄表示,在樓市最低迷的2月底,上海中海禦景熙岸等個別開盤價降低20%上市,獲得市場追捧。

  不過,進入4月份後,來自搜房網數據監控中心數據顯示,4月4日-4月10日,上海市商

  品住宅總計成交面積12.3萬平米,環比前周回落33%,但成交均價19992元/平方米,環比前周微升2%。

  根據廣州家緣房地産交易網統計,3月份廣州新房成交均價為11280元/平方米,環比下跌3%。

  進入4月份,據搜房數據監控中心最新統計顯示,4月4日至4月10日,廣州十區兩縣市新一手住宅成交均價11848元/平方米,環比止跌上漲約6%。

  在深圳,3月“小陽春”並未如期而至。

  深圳中原根據國土委網站統計顯示,3月份全市新房成交均價19424元/平方米,環比下跌5.65%。因一些低價樓盤成交量大,拉低全市均價,其中本月成交套數前10名成交均價只有16521元/平方米,環比下跌近14%。

  而進入4月份第一週,據中原地産和世聯地産統計數據顯示,深圳一手房市場成交量環比下降21%,共成交347套;一手房成交均價為18518元/平米,環比下跌了3.3%。

  長江證券房地産行業分析師蘇雪晶認為,至二季度中,各地價格調整應會展開,行業有望真正迎來谷底。

  看跌成“共識”

  一線城市房價普跌之時,從華遠集團退休後繼續留任上市公司華遠地産總裁的任志強4月10日在媒體見面會上預測,2011年全國房價會有波動,但降幅不會超過15%。

  受訪的房地産業內人士多數認同任志強的這一判斷。

  “一線城市,隨著調控政策的逐步落實,房價會回歸至合理水平;重點二線城市剛需比例大,房價會出現一定波動。”金地總裁黃俊燦向本報記者表示。

  “供求關係改變了。”世聯地産研究總監王海斌認為,從今年二季度開始,商品房潛在的供應量會放大,很多城市的供應都會在二季度開始擴張。而限購限貸嚴厲,使得現在的需求比較低迷,會導致供大於求。

  不過,他強調,房價下降僅僅是指全國市場的整體態勢而言,不代表每個城市都會降。

  “目前房地産商的價格預期確實是下降了。”與眾多地産商有接觸的北京亞豪機構總監郭毅表示,比如北京一些近期新開盤項目已從3萬元/平方米調低至2.5萬元/平方米。

  各種數據也顯示地産商面臨的降價壓力在增長。

  從上市房企2010年報來看,資産負債率普遍走高,多數達到行業70%警戒線;84家公司經營性現金流量凈額為-705.9億元,同比減少1150億元。

  包括萬科、保利、富力等主要地産商近期陸續公佈的一季度業績報告顯示,大型地産商2、3月份銷售均出現環比下滑,“成交放緩已確立,存貨壓力上升。”萬科總裁鬱亮説,行業資金緊張也已經確定。

  地産商看跌的同時,大多數城市近期出臺的房價調控目標確定的全年房價漲幅都在10%-15%區間,並且與GDP、CPI挂鉤,

  中原地産廣州項目部總經理黃韜認為,一些地方政府制定的調控目標中存在偷換概念的嫌疑,“如果房價最終下降了,那也可能只是統計上的下降。”比如,有城市今年的統計把限價房的價格數據也納入到統計範圍,而不少地方則把豪宅的價格因素剔除在外。

  有深圳業內人士向記者透露,目前地方政府又出現不給高端項目發放預售證的情況,寄望以此拉低整體房屋成交均價。

  一位不願具名的地産商人士表示:“根據以往多年的經驗,大家都知道這樣的調控不具可操作性。每家公司都有自己的市場分析和資金、戰略考量,都會根據自己公司在各地的存貨去化情況,來分析供求,決定自己的銷售策略。”

  “我們判斷,不把目前的市場僵局打破,中央政府的調控目標就沒有達到,接下來還會有更多政策出臺,”華南一家大型國有房企人士認為,而破局的辦法就是降價或新盤“低開”。

  這位人士認為,他所在公司在北京、上海的促銷和定價策略符合調控趨勢,現在務必要“搶市場”,否則到了更低迷的時候,有能力、有資格購買的客戶都沒有了。

  但郭毅認為,地産商制定價格都是出於理性的判斷,不會低於自己的底線銷售,事實上就北京來看,迄今為止還只是一些新樓盤低價開盤,大面積的直接降價目前還沒有出現。

  顯示地産商們眼下複雜心態的一個現象是,多數受訪的地産商仍盡力避免直接提及“降價”這一敏感詞彙,他們大多小心地選取“積極促銷”、“靈活策略”、“價格彈性”、“向有利於購房者的方向轉變”這類措辭,來表達對於今年市場的判斷和應對。

  “這是業內不成文的軟規則了。” 一位地産業內觀察人士評價説,“2008年萬科&&降價,王石説房價拐點來了,被業內批為‘叛徒’。”

  而當年處於風口浪尖的萬科,這次的表態也謹慎多了。

  “3月份我們重點監測的14個城市成交量和金額都出現下滑,這一變化在我們預料之內,”萬科董秘譚華傑向本報記者表示,萬科將繼續堅持快速開發,目前並無必要下調全年的計劃開工量。

  譚華傑認為,房價和地價間存在聯動,住房市場出現調整時,土地市場也會出現調整。萬科將繼續積極促進銷售。“如果土地市場出現了相應的合理調整,萬科的積極銷售策略將更為堅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