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經濟臺 > 經濟臺滾動新聞 >

衍生解碼:新鴻基地産購證 業績前獲關注

發佈時間:2011年03月01日 14:23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中國網絡電視經濟臺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香港特區政府財政司司長曾俊華上週三公佈財政預算案,提出大量增加住宅土地,對地産股起正面作用。另外,新鴻基地産項目「南灣」錄得最大的銷售收益,盈利前景獲看好。

    文/“衍生解碼”嘉賓主持陳雅羿

    我們今天很高興,邀請了法國巴黎銀行上市衍生産品部聯席董事葉偉林先生,為大家介紹香港地區衍生産品市場的特點。首先我們關注香港地區衍生産品最新的資金流情況,
截至2月28日為止的五個交易日,和記黃埔認購證資金流入最多,五天共錄得約7,399萬港元資金流入,而認沽證則有37萬港元資金流出。匯豐控股認購證五天共有6,666萬港元資金流入,認沽證則有214萬港元資金流入。中國人壽認購證五天共有2,188萬港元資金流入,週一有676萬港元資金流出。

    熊證方面,恒生指數牛證五天共有2,741萬港元資金流入,週一有1,381萬港元資金流出。中國人壽牛證五天共有146萬港元資金流入,熊證則有325萬港元資金流出。匯豐控股牛證五天共有210萬港元資金流入,熊證則有53萬港元資金流入。

    香港財政預算案 宣佈增加土地供應

    據葉偉林分析,香港財政司司長曾俊華,上週三公佈了本年度的特區政府財政預算案,為了回應香港樓價過快上漲的問題,曾先生提出了一項措施。香港特區政府的新一份財政預算案,沒有再推出增加印花稅、控制房貸等調控樓市措施,反而是選擇從市場供應入手,決定大量增加住宅土地,下年度能建目標單位數量,最多可以達到4萬個,而且,香港特區政府今年也會主動拍賣4幅住宅地皮 。

    另外,對於首次置業的市民,香港特區政府決定推出5幅只能建設中小型單位的土地,確保最少有9幅住宅地皮推出市場。

    調控陰影消除 地産股大反彈

    對於特區政府沒有進一步推出樓市調控措施,葉偉林表示,香港樓價去年升幅明顯,特區政府雖然曾經推出多項調控樓市措施,但是,在今年首2個月,香港樓市仍然非常活躍, 根據《香港經濟日報》報道,市場本來估計,這次的預算案會推出更多遏抑樓市的政策,特區政府最終只決定增加市場供應,對地産股的表現有正面作用。

    雖然多只地産股在上週三和週四跟隨港股下跌,但是跌幅並沒有金融股、資源股等板塊那麼明顯,到了上週五,恒指出現明顯反彈,地産股的表現也領先大市,其中,業績前的新鴻基地産和新世界發展,分別上漲百分之2.4和1.7,其他主要地産股的升幅,也有百分之2到4左右。

    市場看多新鴻基地産盈利

    據葉偉林分析,根據香港《匯港通訊社》綜合市場預期報道,市場預期新鴻基地産的中期核心盈利,會在93億到99億港元的區間,同比增長約百分之43到52,主要是因為港島南區項目「南灣」錄得最大的銷售收益,以及租金收入穩定。另外,市場預期新世界發展的中期核心盈利約有21億港元,同比增長百分之12,主要是來自元朗住宅項目的收入,以及內地盈利貢獻。

    認購證連錄8天資金流入

    葉偉林表示,市場對兩隻股份盈利的不同預期,也同時反映在它們的股價內。因為新鴻基地産從1月中的高位140港元附近大幅調整後,最近在120港元附近找到不錯支持,並在上週四和週五連續兩天上漲,上週五收市報124.3港元,突破10天線水平。

    從權證市場資金流向來看,截至上週四為止,看多新地的認購證,已連續8天錄得資金流入,有關金額約900萬港元,反映這只股份受到不少市場人士關注。
新世界發展 資金流出購證

    新世界發展方面,股價從1月中約17港元的高位回落後,上週四曾經低見13.5港元,累積跌幅超過百分之20。雖然上週五跟隨大市反彈,但股價未能突破中期下跌軌道,在10天線遇上阻力。
權證資金流方面,截至上週四為止的5個交易日內,新世界發展的認購證資金流向並不明顯,在上週二到週四,連續3天錄得資金流出,有關金額約48萬港元。

    選地産股權證 要留意買賣價差及引伸波幅

    有關目前新鴻基地産和新世界發展的權證選擇,葉偉林表示,截至上週五,市場上有86隻新地相關認購證,行權價的差別比較大,由99.99港元到182港元都有;認沽證方面,市場一共提供了22隻相關選擇,行權價由99.99港元到148港元。

    另外,市場發行的新世界發展認購證一共有15隻,行權價由12.88港元到20港元;認沽證只有3隻,行權價由13.68港元到15.68港元。

    由於投資者在業績期買賣權證一般以短線買賣較多,因此應儘量避免買賣價差較闊的權證。另外,地産股權證的選擇,並沒有匯豐、中移動等傳統大盤那麼多,因此,不同權證的引伸波幅差距也較大,投資者更應小心挑選引伸波幅較低的權證,避免買入一些在業績前引伸波幅已被推高的權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