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經濟臺 > 股票 >

創業板首二十八家: 好風送我上青雲

發佈時間:2010年12月10日 08:41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上海證券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10月30日,創業板首批上市公司代表敲響上市鐘後合影。 當日,深交所創業板首批28家上市公司股票順利開盤資料圖

  2009年10月30日,首二十八家創業板公司在深圳正式掛牌上市。創業板歷經十年磨礪,終成正果 。

  這批以創新成長為主要基調的28家公司,發行上市資金大幅超募,上市首日股價大幅上漲,讓市場感受到了火爆。

  可有誰人知曉,它們上市前,雖個個“身懷絕技”,但都走過“苦澀”的歲月。

  ⊙記者 劉偉 ○編輯 朱建華 于勇

  身懷絕技卻飽受資金之困

  首批28家公司個個身懷絕技,都具備明顯的“兩高六新” (即成長性高、科技含量高;新經濟、新服務、新農業、新材料、新能源和新商業模式)特徵,獲得高新技術企業認定或承擔國家項目計劃的佔了絕大多數,研發投入強度平均超過5%。個個都有自己獨到的商業模式和競爭力。

  就是這樣身懷絕技的公司,卻大多走過了艱難融資的歲月。

  “上市前,資金問題成為公司發展的主要瓶頸。”南風股份副總經理周暉向記者描述上市前的那段“苦澀”歲月。

  銀江股份上市前,2009年6月前的資産負債率為60.8%。事實上,銀江股份的招股説明書顯示,公司資産主要由現金、存貨和應收賬款等流動資産組成,非流動資産佔比較低,6月末僅為8.46%。這種資産結構導致通過向銀行抵押貸款方式獲得的資金的能力較為有限,融資能力的不足嚴重限制了公司的快速發展。

  “邁過這一步,天空就完全開闊了,整個世界都可能是你的。但往往在創業階段,在開發市場的前期,資金的短暫缺乏會徹底扼殺一家公司的發展機會,尤其是輕資産的公司。”探路者董事會秘書張成表示,儘管銀行體系也在逐步加大對中小企業的支持力度,其抵押擔保貸款的方式決定了一定會設置融資門檻,也決定了這樣的融資是厭惡高風險的。

  在上市前新寧物流已擁有AA資信評級,卻也享受不到信用貸款的待遇,其在工行昆山支行貸款936萬元,乃是用房産抵押。還有一部分創業板擬上市企業,由於缺乏抵押物,根本無法得到銀行貸款。截至2009年6月,上海佳豪並沒有銀行貸款,因為2009年二季度以前,公司固定資産規模均較小,缺少可以用於抵押的資産,債務融資能力弱,因此沒有有息負債。

  多方求救無門之後,這些公司紛紛引入創投。“2007年,公司正處於快速發展時期,産品的研發力度,轉型升級的步伐逐漸加快,資金緊張成為企業面對的一個難題。為了解決融資的難題和提高公司治理的水平,公司引入風險投資機構。”南風股份副總經理周暉表示。事實上,自從引入風險投資機構後,公司的資金鏈得到了一定的緩解,治理水平得到了極大的提高。

  “上市前,無論是天使投資,還是PE/VC,其提供的資金支持對一個有潛力的小企業來説都是核心的支持。”張成這樣評價創投在公司發展中的作用。但引入創投只是暫時解決了中小企業融資難問題,真正從根本上改善公司融資環境的,還是上市。

  謀求上市 轉投創業板

  “企業融資環境要得到根本的改觀,還是要進入資本市場。”這是一位上市公司高管對企業融資問題解決方式的切身經驗總結。

  “當時我們報資料時報的是中小板,但未批下來。創業板推出後我們馬上就轉向,成為第一批遞送資料的公司。登陸創業板後,像我們一樣的中小企業融資問題迎刃而解。”周暉説。

  轉投創業板的不止南風股份一家,探路者也從中小板的“排隊”等候中轉向創業板。探路者董事會秘書張成回憶,“2008年1月30日完成股份制改造,11月證券公司等仲介機構入場,2009年4月26日首次提交中小板IPO材料。一個月後,創業板明確了將很快推出。當時由於2008年中新股IPO暫停,中小板積壓了大量的排隊公司,按照已明確的創業板“門檻”,公司決定撤回申請材料,轉投創業板。”

  創業板對這些公司的接受,顯示了其對高成長企業的寬容性。深圳創新投資董事長靳海濤認為,“創業板的門檻稍低,使得初創期的企業或者成長早期的企業,進入資本市場的時間更快。從深圳創新投資所投的企業來看,最快的4年多一點上市。這説明創業板給創業的人,提供了一個非常好的大發展、做大做強的機會。創業板的推出,使得更多的處在初創期和成長期的企業,不會因為資金短缺而夭折。”

  巨變

  上了市的28家公司,融資環境得到根本性改觀,不可忽視的是,其公司研發、經營也受益。

  對於首批28家公司來講,完全擺脫了上市前的窘境,首批28家創業板公司全線超募,超募幅度高達106.7%。神州泰嶽一家就超募了13.30億元,較預定募集資金5.02億元超募比例高達264.94%。踏入資本市場的創業板公司,在得到資金的同時,也得到了更多其他方面的實惠。

  “可以説,上市從根本上解決了公司的融資環境。”周暉坦言,上市前,我們求銀行,現在銀行找上門,服務到家。上市前是找銀行借款,要用資産來抵押;上市後,有銀行授信,目前有幾家銀行近10個億的銀行授信額度。

  探路者董事會秘書張成則表示,“上市後,敢去想了,這個想不是想一兩步之內的規劃,而是想企業應該在整個行業、整個産業、整個市場中扮演什麼樣的角色,想國內外市場的需求所能給予我們的發展空間。”

  上市融資有兩方面實際效果:一是滿足了公司發展對資金的客觀需求,因為缺乏資金可能會錯過一個企業發展的有利時機;二是有了融資平臺,有了持續籌資的可能。

  同時,上市後,公司得到的好處遠不止融資環境改善這一點。不可忽略的是,企業運作更加規範,品牌影響力也得到很大的提升。“作為一個家族企業的時候,決策鏈條很單一,老總一人説了算,決策過程欠細緻、欠週密考慮。作為已上市的公眾公司,通過公司治理結構的建立、改善,建立了可信的決策體系,也真正實現了公司所有權和經營權的分離。”張成表示。

  高成長之憂

  首批28家創業板公司的上市,為中小企業上市開啟了一扇通往資本市場的大門,契合了廣大中小企業的迫切需要,體現了資本市場對成長型企業和創新型企業的支持。

  從成長性方面分析,28家創業板公司近三年營業收入複合增長率34.03%,凈利潤複合增長率45.94%,遠高於目前的297家中小板公司。從成長性的連續性看,2007年和2008年營業收入增長率堅持30%以上的有18家;營業收入增長率堅持50%以上的有11家;營業收入增長率堅持70%以上的有3家,即網宿科技、吉峰農機、特銳德。從盈利能力看,該28家創業板公司整體盈利能力優於297家中小板公司的平均水平。

  以上數據基本説明了首批28家創業板公司的盈利能力和成長性均較中小板鮮明。但在隨後一年的運行過程中,市場對於創業板“三高”的質疑之聲不絕於耳。

  對此,有業內人士認為,“這主要是在創業板開板初期,上市公司數量相對較少,供需不平衡引起的,應採取積極的措施來改善創業板市場的供求狀況,通過加快創業板市場的發展來從根本上解決‘三高’問題。 ‘三高’只是暫時現象和個別現象,通過資本市場獲取的資金,來支持公司研發、營銷等具體環節,為高成長打下資金基礎,才是長遠影響。”

  而首批28家公司對“三高”也有自己的看法。南風股份周輝坦言,“對我們來講,我們並不是很關注二級市場,而是專注于公司實業。從初創走到現在,21年了,從1998年建廠百十人的規模發展到現在,經歷了兩代人的勵精圖治。企業的創始人和繼承者,走過了比較艱難的過程。上市後,對企業家來講,更多的是一個責任,我們考慮的是一個更長範圍的發展方向,比如5年或者10年的戰略,而不會注意短期的賬面財富。”

  “與11年前不同,我們現在是‘二次創業’。無論是市場佔有率,還是公司內部管理水平、運作能力,都還在相對初級的階段,還有大量的精細化管理要實現、有更寬廣的商業環境讓我們去發展和提高,此外,必須要有創業的思維才能時時進步、時時創新,保持企業發展的活力。”

  上述業內人士認為,“創業板作為一個平臺,是為了解決中小企業的融資問題。中小企業在發展過程中需要融資,資本市場上給了這麼一塊領地。創業板的重要作用,就是將資本市場與高科技産業相結合,讓資本承認高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