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發佈時間:2010年11月24日 09:12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上海證券報
相關熱點:
存款大戰開打 銀行放貸閘門收緊
湖北居民儲蓄一個月“搬家”220億
被列為系統性重要銀行 七家銀行監管標準或提高
明年新增信貸規模縮減將成定局
銀行已制定明年的新增信貸規模,市場預測上限或達到7萬億元
⊙記者 苗燕 李丹丹
記者了解到,目前各家銀行均已基本制定完畢2011年的新增信貸規模,上報的規模跟今年基本上沒有太大變化。但考慮到央行最終會對各家上報的數字“打折”,所以明年新增信貸規模縮減將成定局。
據多家機構的預測,明年銀行新增信貸規模將達到6-7萬億元人民幣,儘管低於今年的7.5萬億元,但上限仍有可能達到7萬億元。這主要是與信貸投放未到位的儲備項目有較大關係,此外,保證明年經濟持續增長以及結構調整,仍需要一定力度的新增貸款支持。
一位股份制銀行人士也證實,上報的規模都是根據儲備項目來的,而且今年沒完成的項目也需要大量配套資金。
今年,作為經濟最為複雜的一年,監管部門將新增信貸的規模確定為7.5萬億元。加上通過表外方式融出的資金,今年實際新增信貸規模已接近2009年的數字。
農行戰略管理部的宏觀經濟周評認為,2009年人民幣貸款增速高達32%,今年前9個月增速為18.5%,均遠高於歷史平均水平。預計明年貸款增速將回歸常態的13%—15%區間,意味著明年的新增人民幣貸款大概為6-7 萬億之間。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侯雲春認為,明年將是中國經濟最為關鍵的一年。因此,有業內人士分析指出,必要合理的信貸支持是不可少的。
中央財經大學銀行業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認為,如果最終將新增貸款的規模定為7萬億,那應該是從支持經濟增長的角度考慮較多。但他認為7萬億的規模有些偏高。不過,隨著銀監會對表外資産的監管愈加嚴格,明年可以通過表外方式融出的資金規模將大大降低。
總體來看,明年貨幣政策回歸穩健已成市場共識。在穩健的貨幣政策基調下,新增信貸規模會逐步回落也在市場預期之中。而相應的,廣義貨幣供應量M2也將在17%的目標上有所下調,市場預計M2增速目標可能為16%。
存款大戰開打 銀行放貸閘門收緊
記者從各銀行獲悉,隨著年底臨近,受信貸額度、存貸比、資金成本等多重因素約束,銀行放貸動力逐漸消退。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為應對可能提高的監管標準,以及為明年貸款投放做足準備,銀行拉存款的熱情不減。
⊙記者 李丹丹 苗燕○編輯 衡道慶
建行廣東分行有關人士表示,本來信貸額度就收得緊,到年底的時候信貸額度更緊張,“基本上就是月初總行有規模,能爭取到就放;月中和月末總行關閘時只能等著。”某股份制銀行北京分行的人士介紹,以前銀行對員工的績效考核裏有貸款這一項,以鼓勵員工發放貸款,到年底信貸額度收緊,現在已經除去了貸款這塊的考核。
某股份制銀行寧波分行人士也稱,現在到今年年底,不會發放大筆貸款,對中小企業的貸款要看各個銀行的資金配置情況以及中小企業的資質再做決定。
導致銀行年底收縮信貸的原因有多種。從信貸額度角度來看,目前為止的信貸投放基本符合年初制定的“3322”均衡放款的要求。今年前十個月,我國銀行業共計新增貸款6.88萬億元,距全年7.5萬億元的額度僅余6200億元,這意味著11月和12月的單月新增貸款將縮至3000億元左右。
從銀行的流動性角度,今年10月份至今,央行分別兩次普遍上調存款準備金率,兩次差別性上調存款準備金率,吸收了銀行寬裕的流動性,再加上75%的存貸比指標的約束,銀行放貸的能力下降。
此外,隨著加息以及宏觀調控對於流動性的控制,貸款的資金成本提高,導致銀行的放貸衝動減弱。而且,一般年底是企業開工生産的淡季,實體經濟對於信貸的需求降低。
一方面是放貸熱情的冷卻,另一方面則是拉存款的熱情高漲。上述某股份制銀行寧波分行人士介紹,下半年以來各銀行吸儲的力度一直沒有減弱,一是對了衝刺年底的考核指標,二是為明年的貸款投放做先期準備,尤其是存款比接近監管紅線的中小銀行。
實際上,銀行加大吸儲力度、收縮放貸規模更深層次的原因還是“未雨綢繆”——為應對可能提高的監管標準。國泰君安銀行業分析師伍永剛表示,銀監會想把中國銀行業做成風險最低的銀行業,不斷提升銀行業抵禦風險的門檻,不斷提高資本充足率的標準。如果銀監會今年年底或者明年年初出臺應對巴塞爾Ⅲ的資本補充新規的話,中國銀行業還將面臨資本補充壓力。
記者從相關渠道獲悉,銀監會近期將著力做好資本充足率、動態撥備率、杠桿率和流動性比率四項監管工具的發展建設工作。資本充足率方面,將審慎設定資本充足率監管標準,明確核心一級資本、一級資本和總資本的比例水平,對所有銀行實施留存資本緩衝要求,並考慮對系統重要性銀行設置附加資本要求。
流動性比率方面,將在現有流動性比例的基礎上,引進流動性覆蓋率和凈穩定融資比率,對銀行在壓力情況下的一個月內持續經營能力和一年以上長期資金匹配程度進行監測評價。
湖北居民儲蓄一個月“搬家”220億
2010-11-24 來源:上海證券報
記者從湖北省金融管理部門獲悉,當前受資本市場分流、突擊購房和物價上漲等多種因素影響,全省居民儲蓄存款10月下降了220億元,餘額創歷史最低。與此同時,全省10月新增貸款145億元,創歷史同期最高水平。
統計數據顯示,10月,湖北省居民儲蓄存款下降220億元,比去年同期多降161億元。其中,活期儲蓄下降131億元,同比多降98億元;定期儲蓄下降90億元,同比多降64億元。
人行武漢分行有關負責人分析認為,導致居民存款“搬家”的原因一是資本市場分流,如某銀行當月第三方存款累計凈流出28.56億元;二是突擊購房因素,居民在“9 29”房産新政未落實前加快購房步伐,取款用於支付定金和首付;三是“國慶黃金周”期間居民支取用於購物、旅遊等消費。此外,10月企業存款下降77億元,主要受季節性因素影響。
統計數據還顯示,截至10月底,全省貸款共增加2134億元,貸款增長位於中部六省首位。10月,湖北省新增貸款145億元,同比多增15億元,是繼今年4月、8月之後第三個創歷史同期最高水平的月份。
(據新華社電)
被列為系統性重要銀行 七家銀行監管標準或提高
⊙記者 李薇 ○編輯 顏劍
被列為系統性重要銀行是榮譽,也是壓力。本報記者獨家獲悉,四大國有銀行、交行、招行、中信銀行已被監管層列為系統性重要銀行,未來兩年,這些銀行可能將面臨更高標準的監管要求。
銀監會副主席王兆星曾在今年10月召開的股份制銀行行長會議上透露,一家專門研究系統性的國際機構,除了將中國幾大國有銀行納入到系統性重要銀行之列外,還,還將兩家股份制銀行納入其內,因為這些銀行對金融安全影響正在進一步擴大。
不過,當時王兆星強調這一評判並非由銀監會或其他政府部門做出,也未透露是哪兩家股份制銀行被納入系統性重要銀行之列。但據本報記者獲知的消息,監管層顯然吸納了上述研究系統性的國際機構的意見,並有意對所列系統性重要銀行提出更高的撥備和資本要求。
截至今年三季度,上述7家銀行資産規模處在上市銀行前七位,其中,除中信銀行資産規模略低於兩萬億元外,其他六家資産規模均超過兩萬億元。一業內人士分析稱,納入系統性重要銀行的一個重要標準應該就是資産規模,並認為,隨著其他股份制銀行,比如民生、興業、浦發規模的進一步擴大,也包括被稱為第五大國有銀行的郵儲銀行逐步走上正軌,系統性重要銀行的隊伍有可能會逐步擴大。
王兆星在11月22日出版的《財經》中即撰文稱,中國12家股份制商業銀行在不斷成長,有些銀行今天或者明天也有可能成為系統重要性機構,這既是一種榮譽,同時,隨著規模的擴大和業務複雜性的增加,對銀行系統性穩定的影響將會越來越大,也會伴隨著監管者更多的關注和額外的監管措施。
王兆星在文中稱,未來五年,股份制商業銀行將面臨五大挑戰,其中之一便是金融風暴過後,必將迎來一場包括中國在內的全球銀行業發展模式變革和銀行業監管標準變革,並體現在兩個方面,首先是要構建一個“3+S”的監管制度架構,其中的“S”即是指進一步強化對具有系統重要性金融機構(英文全稱為“Systemically Important Financial Institution,即SIFI”,簡稱為“S”)的監管,對其採取更審慎、嚴格的監管措施,致力於解決“大而不能倒”的問題。
其次是資本充足率監管的“3+S”架構,這其中的“S”就是還要對那些具有系統重要性的機構施加額外的資本要求(“Surcharge”,開頭字母也是“S”)。
王兆星未在文中量化對系統性重要銀行的額外要求。不過據一知情人士稱,一旦此前傳言中的撥備新規,即撥備/貸款餘額比例要求達到2.5%這一新規實施,上述七家銀行應該會被要求第一批達標,該人士也稱,相比其他銀行,今後監管層可能會對上述七家銀行提出額外的資本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