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請幫忙反映一下,現在生活艱難了很多。”一位自稱關姨的廣州讀者致電南方日報,希望記者能把她的聲音反映出來:物價上漲,荷包未脹,生計不易。
11月11日晚,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在考察位於廣州市區繁華鬧市的百佳超市時表示,國務院正在擬定措施抑制價格過快上漲。
對於這樣的好消息,坊間反應特別快。前昨兩天,不少讀者索性把電話打到南方日報熱線,他們一邊“曬家用”、“慳家法”,一邊呼籲加工資、抑通脹等相關措施儘快出臺,惠及民生。
三口之家日均消費漲50元
我特地計算了一下,我們一家三口2009年初每天的消費在30元左右,但現在一天算下來大概要近80元,增加了接近兩倍,一年算下來,單是開門七件事一下子就多了差不多2萬元
“今年,家人的生活壓力大了很多。”關姨説。
在給南方日報的電話中,向來在廣州惠福西市場買菜的關姨給記者列了一張“消費清單”,把其近1年內買菜的消費變化鋪排出來:
瘦(豬)肉從12元/斤升至18元/斤,雞蛋從2.8元/斤升至4.7元/斤,最便宜的5升裝食用油從50多元/瓶升至90多元/瓶,生薑從3元/斤升至7元/斤,蒜頭從2元/斤升至8元/斤,而100元可能也只能買到50斤米……此外,除了青菜的價格季節性起伏比較明顯外,雞、鴨、鵝每斤價格大約上升了1元,水價的漲幅則達到了一成左右。
關姨説:“我特地計算了一下,我們一家三口2009年初每天的消費在30元左右,但現在一天算下來大概要近80元,增加了將近兩倍,一年下來,單是開門七件事一下子就多了差不多2萬元。”
關姨告訴南方日報記者,她是普通工人的崗位退休,丈夫在某國企做安保,夫妻兩人合計月收入不足3000元,一年內她以31年工齡的身份只加過100元工資,生活十分拮據。“所以,請你們一定要幫忙反映一下民生問題,總理説的抑制物價上漲的措施能不能快點出臺,工資增加的幅度能不能再大一點。”
“以前是‘一日一蘋果,醫生遠離我’”,昨天中午,開出租車的蔡先生向記者反映生活變化時説得“心酸”:“現在的生活是‘油價亂升,每日一叮’。”原來,一邊是天然氣價格壓力大,加大了出租車生意的運營成本;一邊是普通的蘋果從過去每斤2元多漲到現在每斤近6元,家裏決定通過削減蔡先生每天一個蘋果的待遇來保證女兒的水果用量,同時午餐也變成了“愛心便當”,直接在便利店微波爐加熱。
油價漲了,肉價漲了,水果價漲了,氣價漲了,服裝價漲了,樓價漲了……什麼都漲,唯獨工資不見漲。
這不僅是低收入群體“關姨們”的困惑,還存在於中等收入的“夾心階層”中。一位在深圳做會計的何先生月入近萬元。但他致電南方日報,前些年憑他這樣的收入在深圳“可以混得很好”,但“現在卻不見花”。特別是他年初為了結婚傾其父母及本人積蓄付了房子首期,現在每月收入單是還貸就去了3000多元。“加上出入場所均要正裝,為了省時間打的士,時不時還有朋友間的往來應酬,小兩口的基本月消費開支都很大。”何先生説,“通脹對普通家庭的壓力來説已經過大。”
這樣的通脹對暨南大學廣州籍大二學生小舒的最大感慨是:“旁邊小食店一碗魚蛋粉入學時賣4.5元,現在是8元,魚蛋還少了一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