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經濟臺 > 理財 >

漲價無處不在 通脹下百姓如何保護財富不縮水

發佈時間:2010年11月17日 08:20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理財週刊》尹娟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雞蛋漲價!蔬菜漲價!蘋果漲價!服裝漲價!……

  “豆你玩”、”姜你軍”、“蒜你狠”已成常態,更有“糖高宗”、“棉裏針”緊跟其後,人人都在抱怨,“蘋什麼”漲價無休無止?

  物價上漲,正像20世紀80年代末期一樣,不再局限于綠豆、大蒜這樣個別的農産品,而是向衣食住行全方位滲透,向我們生活的每一個部分蔓延。

  這不是通脹是什麼?這就是通脹!

  這一次,通脹是第三次的“狼來了”,真的來了!

  漲價無處不在

  11月11日,發改委公佈了10月份的CPI數據,4.4%的數字既讓人吃了一驚,又似乎在意料之中。令人吃驚的是,今年前9個月的CPI的數字還在3%一線,如今竟然跨上了4%的線上,似乎還在向5%的警戒線挺進。意料之中的則是,人人都感受到漲價無處不在,CPI不走高怎麼可能?

  10月份城市食品零售價格監測情況顯示,全國36個大中城市的31種受監測産品中,近80%的價格上漲。監測食品包括蔬菜、糧油、鮮肉類及水果共31個産品。統計數據顯示,與9月份相比,共24種産品價格呈不同程度上漲,約佔統計總品種數的80%。10月份,大中城市黃瓜、西紅柿、油菜等15個主要品種蔬菜平均零售價格為每500克2.41元,比9月上漲10.1%。

  在棉花價格大漲的帶動下,下游産品的“衣”也不可避免地受到影響。在兩個半月的時間內,國內標準棉的現貨價格就從1.8萬元/噸上漲到2.8萬元/噸,創11年以來的新高。作為終端産品的棉織品、服裝等價格則上漲了10%~30%,羽絨服的價格上漲最為顯著,與去年相比市場平均價格提高了兩到三成。

  10月,發改委上漲成品油價格,一些城市再次出現了柴油荒的局面。成品油價格的上漲,不僅提高了人們出行的成本:加油更貴了、燃油附加費提高,更重要的是還將繼續傳導至工業、旅遊等行業,引起工業産品、農産品、服務産品等價格的再一輪上漲。

  漲價,正成為近期生活中影響最普遍的關鍵詞;漲價,讓我們錢袋子的購買力越來越低;漲價,讓我們越發感受到通脹的威力和壓力。

  CPI為何還是溫吞水?

  一直以來,人麼都是拿CPI指數作為衡量通脹率的指標,可是對於CPI的詬病也不絕於耳。這邊廂,物價上漲早已鋪天蓋地;那邊廂,CPI數字往往還是溫吞水,不緊不慢地慢慢升呢?CPI的漲幅與人們切身感受到的物價上漲往往存在著很大的差距。

  我們不妨來看一看CPI數據的來源與構成。目前,中國的CPI統計中主要包括8大類商品,食品、煙酒及用品、衣著、家庭設備用品和維修、醫療保健、交通通訊、娛樂教育、居住。對於8大類商品,配以不同的權重,如權重最高的為食品類,配以的權重為34%;權重最低的為家庭設備用品及服務,權重為6%(每年統計局會根據居民消費支出情況對權重進行微幅調整)。在此基礎上,統計部門根據抽樣選出近13萬戶城鄉居民家庭的消費習慣,在8大類中確定262個基本分類,並選出600種左右具體商品和服務,進行經常性的定期調查。

  表1:我國CPI構成及權重

  因此,産生實際感受與CPI落差的第一個原因在於,房價並不屬於CPI的計算範圍。在CPI的編制過程中,居住費用指的是租房的實際房租,自有住房的房屋貸款利率、物業費,建房及裝修材料,水電、燃料等。房屋價格則作為投資,不計入CPI的統計中去。因此,首先是租金而不是房價被計入CPI的統計中,其次居住這一項目中CPI統計中佔的比例也很小,為13%左右。造成的結果便是,房價的迅猛上漲在CPI數據中並未體現。

  第二個原因在於CPI指數並沒有對不同收入居民進行有效區分。我國採用總體CPI、城市居民CPI和農村居民CPI三個指標,並不能體現出不同收入居民消費習慣和權重的不同。在其他國家和經濟體當中,往往會對不同的目標人群報告多種形式的消費者物價指數。如在香港特區,就根據收入的低、中、高,分別報告CPI(A)、CPI(B)、CPI(C)。相對來説,按照目標人群和消費習慣來統計的價格指數與人們的實際感受就會更加貼合。

  近期花旗環球金融亞洲有限公司中國研究主管、大中華區首席經濟學家沈明高在參加財新專家圓桌——“通脹離我們有多遠”時就表示,由於統計方法帶來的誤差,國家統計局所公佈的CPI數據低估了2個百分點。考慮到真實的CPI,沈明高認為,中國的通脹容忍度為4%~6%的通貨膨脹,超過6%就處於比較高的水平。“如果統計局的數字CPI達到4%就已經很高了。”沈明高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