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發佈時間:2010年11月12日 21:23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新華網
新華網北京11月12日(記者李雲路 劉歡)CPI的繼續高企逼促中國不得不抓緊考慮是否運用更有力的貨幣手段面對日益嚴峻的通脹形勢。今年7月份以來,以物價持續上漲所顯示的通脹壓力引起了中國高層和民眾的憂慮。
剛剛公佈的統計數字顯示,10月份CPI同比上漲4.4%,為年內首次突破4%,創24個月新高。此前三個月,CPI漲幅已經連續三個月超出3%的警戒線,分別為7月份的3.3%,8月份的3.5%和9月份的3.6%。
與枯燥的經濟數據和晦澀的貨幣手段相比,中國老百姓切身感受到的是從春夏的“豆你玩”、“蒜你狠”直至秋冬的“姜你軍”、“糖高宗”和“蘋什麼”,民間調侃的背後是老百姓對物價上漲的無奈,熱衷囤貨的同時他們也在翹首企盼。
北京的分析人士稱,央行未來或將打出更多的貨幣政策“組合拳”,不單單是加息,貨幣工具全面趨於收緊將是大勢所趨。
中國國家發展改革委價格司副司長周望軍表示,四大因素推動當前物價高企:糧食價格上漲;災害氣候等臨時因素;中國勞動力、資本、土地資源快速向城市流動造成的農村勞動力成本上升;熱錢炒作。
受訪專家普遍認為,國內國際因素疊加造成的過剩流動性是此輪物價上漲的重要推手。
中國人民銀行日前發佈的數據顯示,前10月中國新增貸款接近7萬億元,廣義貨幣供應量M2的規模也已近70萬億元,超過美國位居全球首位。其中,9月新增外匯佔款接近2900億元,比8月份多出近20%;10月新增人民幣貸款5877億元,遠超4500億元的市場預測均值。
近日,美聯儲宣佈推出第二輪量化寬鬆貨幣政策,全球流動性在拉高國際大宗商品價格、加大中國面臨的輸入型通脹壓力同時,也可能導致熱錢流入中國牟利,助推資産泡沫,進一步加大通脹壓力。
“在經濟增長較為穩健、物價上漲壓力較大的情況下,宏觀調控應該向防通脹傾斜。”亞洲開發銀行中國代表處高級經濟學家莊健説,當前及今後幾個月,收縮流動性、讓貨幣政策回歸常態甚至適度收緊應成為中國貨幣管理部門的重要任務。
他認為,雖然調控物價可以借助加大生産、保障供應、加強監管等行政手段,但若要從根本上解決物價上漲過快問題還應從調控貨幣入手,“收緊貨幣相當於牽住了通脹的‘牛鼻子’”。
決策層顯然已經注意到通脹壓力。繼央行10月19日宣佈自三年以來的首度加息後不到一個月,又決定自11月16日起上調存款類金融機構人民幣存款準備金率0.5個百分點,這已是中國今年以來對主要商業銀行準備金率的第五次上調。
“在一個月內採取一次加息、兩次上調存款準備金率,表明應對流動性央行已經開始使用‘貨幣政策組合拳’的方式,向市場宣示了中國政府控制通貨膨脹的決心。”莊健説。
許多人將此輪央行回收流動性的手段與2007年央行打出的一系列貨幣“組合拳”相比。當年中國曾連續5次密集加息,其中7、8、9月接連上調利率,間隔不超過1個月。
受訪專家均表示,今年的情況與三年前不能相提並論,不僅國內外環境發生變化、長短期目標互相交織,今年如何在控制通脹與保持增長找到平衡點,也讓決策層費量權衡。
被普遍接受的觀點是,在當前國內經濟數據向好而通脹壓力加大的情況下,解決關係百姓民生的通脹問題已然是當前最急迫的。
11月2日,央行發佈了《2010年第三季度貨幣政策執行報告》,稱將繼續實施適度寬鬆的貨幣政策,但會根據形勢發展要求,繼續引導貨幣條件逐步回歸常態水平。
分析人士認為,與積極的財政政策相比,適度寬鬆的貨幣政策或將悄然轉向。
財政部財科所所長賈康不久前參加某論壇時指出,中國貨幣政策已基本明確轉向穩健,目前站在加息通道的第一個臺階上。儘管加息的節奏不好判斷,但可以肯定的是,如果沒有外部經濟二次探底的衝擊,未來兩三年內加息通道將逐步展開。
有專家預料,年內或再次提高準備金率和利率,再次啟用差別化提高準備金率的可能性也很大。
(新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