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維碼

央視新聞客戶端點擊或掃描下載

馮雪松追蹤采寫方大曾事跡座談會發言摘編

各界聲音重現 2016年04月20日 12:14 A-A+

 

李景錄 馮振宇攝

李景錄 馮振宇攝 

用鏡頭記錄中國歷史 用鏡頭講述中國故事

中國新聞攝影學會副會長、經濟日報社攝影部主任 李景錄

在紀念世界反法西斯戰爭暨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70週年之際,中國記協召開馮雪松追蹤采寫方大曾事跡座談會意義深遠。中央電視臺高級編輯馮雪松歷經15年,不辭辛勞,奔波在採訪一線,並翻閱大量的歷史史料,訪問了眾多的知情人,累計行程數千公里,沿著當年方大曾報道路線進行採訪,用歷史的碎片拼接成生動鮮活、具有高尚愛國情操的方大曾。方大曾的事跡具有重要的歷史價值,方大曾的作品對當今新聞工作者具有重要的示範和指導意義。

一、學習方大曾投身抗日戰場,關注國家命運的精神

“七七事變”爆發後,方大曾的長篇通訊《盧溝橋抗戰記》成為全世界了解中國抗戰的第一手消息,《我們為自己而抗戰》《日軍炮火下之宛平城》《衛國捐軀》《民眾慰勞》等專題攝影報道在全世界引起反響。方大曾因此成為中國抗戰“第一照”的作者和“七七事變”報道第一人。

“戰地記者手中的賭注就是自己的性命,如果你拍得不夠好,那是因為離炮火還不夠近”,這是美國著名戰地記者羅伯特·卡帕的名言。看了《尋找方大曾》這部紀錄片,讓我們不能忘記這位抗戰時期第一個為國捐軀的戰地記者。我們看到方大曾頻繁地穿梭于抗日戰場,以全部身心履職的精神、境界和身影。方大曾以紀實的方式,再現了當年北平戰場的真實場景,最先報道了“盧溝橋事變”真相,用自己的執著和勇氣喚起正義與良知。方大曾與敵人拼命的不是刺刀和槍炮,而是手中的照相機和筆,留下了近千張珍貴底片,都是他用生命和鮮血的真實寫照。追昔撫今,方大曾當年拍攝的攝影作品已成為史料,從作品中看得出他的鏡頭聚焦的是社會底層,定格的是普通人的生存瞬間。雖然背景在不斷變化,但那一張張記錄士兵、民眾表情和背影的史料作品始終深深烙印在讀者心中,讓人唸唸不忘。

二、學習方大曾親臨戰爭一線,不怕流血犧牲的精神

方大曾對每次的採訪報道,都要親臨第一線,並用敏銳的眼光來拍攝記錄當時的情景。哪有戰事哪就有方大曾的身影,方大曾多次孤身一人前往激戰前沿,拍攝了大量正面戰場的珍貴照片,傳遞出大量有價值的獨家新聞。他在上海《大公報》任戰地特派員期間,陸續發表的《前線憶北平》《保定以南》《保定以北》《從娘子關出雁門關》等作品,令人印象深刻。

方大曾冒死深入現場,報道新聞的敬業精神,為當今每位新聞工作者做出了榜樣,他不惜用生命追尋新聞事業崇高理想的精神境界,以及忠實記錄全民族同仇敵愾進行抗戰的事跡值得稱頌。我作為中國新聞攝影學會一員,經濟日報一名攝影記者,在行業內開展學習方大曾敬業精神,恪盡職守的職業道德,自覺踐行“走轉改”,讓每位攝影記者深入一線,將鏡頭對準基層,拍出真情實感,拍出賦予時代精神的精品佳作。

三、學習方大曾堅持圖文並茂,記錄戰爭歷史的精神

方大曾在投身抗戰一線的同時,在報道手段上堅持“兩條腿”走路,把采寫通訊報道和拍攝新聞照片有機地結合起來,讓藝術攝影和報道攝影協調一致,真實、鮮明、深刻、感人,使其攝影報道既全面記錄了歷史,又能迅速大範圍的傳播。他發表的《綏遠的鴉片問題》《綏東前線視察記》等報道,圖文並茂,其獨特的視角和作業方式引起廣泛關注,他用生命追尋新聞事業的最高境界,忠實記錄了全民族抗戰的歷史畫卷。

雖然,方大曾的生命永遠定格在了25歲,可紀錄片卻將歷史無限止地延續!在《尋找方大曾》紀錄片中,我們深深領悟到新聞工作者職業精神的至高境界,那就是在任何時候,新聞工作的永恒價值,絕不是用名位、金錢來衡量,新聞工作者的崇高理想,值得用生命去體驗、去追尋、去獲得。如同馮雪松在書中所説,方大曾這樣優秀的戰地記者,是“用生命當火種”的人。

當今的新聞攝影記者,要以方大曾為榜樣,適應新常態,傳遞正能量,腳踩大地深入基層生活一線,多寫、多看、多跑、多轉,用手中鏡頭記錄當今社會日新月異的變化;用手中鏡頭講好“中國好故事”。

編輯:張迪 責任編輯:
860010-1121050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