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維碼

央視新聞客戶端點擊或掃描下載

馮雪松追蹤采寫方大曾事跡座談會發言摘編

各界聲音重現 2016年04月20日 12:14 A-A+

  編者按:2015年5月25日,中國記協召開馮雪松追蹤采寫方大曾事跡座談會,通過總結中央電視臺馮雪松歷經15年追蹤采寫方大曾事跡的經驗,追憶“七七”事變報道第一人方大曾,探討當代新聞工作者應有的職業精神和專業素養。現將座談會精彩發言進行刊載,為抗戰宣傳報道營造良好的輿論氛圍。

馮雪松 馮振宇攝

馮雪松 馮振宇攝

跨越十五年的心靈追訪

中央電視臺高級編輯 馮雪松

今天,和大家一起在這裡追憶方大曾,我的內心感到非常溫暖和激動!1937年11月8日,中國記協的前身中國青年記者協會在上海成立的時候,范長江先生曾不無感慨地説,“如果小方在,他是一定會來的!”而今天,他仿佛真的來了!方大曾終於浮出水面得以重現了!感謝中國記協!

1937年9月至今,小方失蹤已經78年了,他的父親母親、兩個妹妹在漫長的等待中相繼離世。這78年間,我們的國家,也早已從抗日的硝煙中崛起,在紀念抗戰勝利70週年這個光榮的時刻,這麼多新聞界的領導、專家和記者朋友,一起從塵封的歷史中重現方大曾的人格與光輝,充分彰顯了社會進步中的國家責任,是對所有為抗戰勝利獻出生命、作出貢獻的新聞界先驅們最好的紀念和懷念!

1999年秋天的某一個下午,我在夾雜于報紙間的一頁傳真上,第一次看到了方大曾這個陌生的名字,從那一刻起,這個被范長江先生唸唸不忘,屢次提到的年輕人引起了我的好奇。不久,在陳申先生的幫助下,我見到了時年85歲的,方大曾的胞妹方澄敏,至今我仍然無法忘記老人無助的表情和面頰上的兩行淚水,木盒中哥哥留下的837張底片,數十年曆經劫難,被她整齊的排列著。陽光下,一張張黑白底片向我展開了60多年前,中華民族保家衛國、打響全民抗戰第一槍的震撼場面,我不敢相信這些珍貴的照片出自一個25歲的青年人之手,我心裏忽然有被一種力量牽引的感覺,從那時起,我決定要尋找、重現消失的方大曾。

我對於方大曾的尋找是從北京圖書館的舊刊庫開始的,紙張發黴的味道,提醒著我正在面對歷史,他們無聲地排列,考驗著我的誠心與耐心,四個半月的時間裏,我在三十年代的書海中查找著方大曾的名字,每查到一次就欣喜一回。當《盧溝橋抗戰記》《奮勇殺敵的二十九軍》《血戰居庸關》《抗戰圖存》《日軍炮火下之宛平》等一篇篇通訊一幅幅照片被陸續找到後,方大曾的戰地足跡隱約浮現。

由於方大曾失蹤的時候只有25歲,儘管他在當時已經聞名于長城內外,但是他彗星一般的耀亮和迅失,使得《中國攝影史》中關於他的描述加起來不足一百字,新聞史的各類文本中也難覓其蹤。先期採訪開展的並不順利,我一個人或火車或汽車或步行,從保定、石家莊、太原、大同到蠡縣,去史志辦、博物館、報社查找資料,詢問情況,被當做過假記者,也常被拒之門外。

我曾經給當年方大曾出現過、採訪過的地方發去信函,希望找到線索、信息或者得到幫助,但石沉大海,均無回音。好在一路尋找,一路宣講,小方的事跡感動了越來越多的好心人,如保定史志辦的孫進柱等,他們在報紙上發表《加入尋找方大曾的行列》《踏著方大曾的足跡》等文章,帶我尋找戰爭遺跡、查閱地方誌、描繪戰事圖、訪問知情人。艱苦的尋訪,雖然找到與小方直接關係的內容不多,卻播撒下了尋找方大曾的種子,是他們讓我更加堅定了尋找的決心。

隨著採訪的深入,隨著對方大曾留下的資料和照片的深入研究,小方時代的人物景象,他在生命和照片之間選擇的身影,仿佛一下子動了起來,和現實中的我們有了氣息的溝通,觀察被拍攝對象臉部的表情和反應,我似乎看到了他們對面,在民族危亡最深重的抗日戰場上挺身而出,年輕、熱情、活力四射的小方。我想應該拍攝一部紀錄片,也許,這是最好的尋找方式。

令我高興地是,拍攝紀錄片的想法,得到了我供職單位,中央電視臺領導和相關人士的大力支持。我忘不了老報人穆欣幫助找到的,小方離家後,在保定寫的《前線憶北平》、忘不了戰地記者苗培時對於艱苦環境中從事新聞採訪的口述、忘不了親歷者王逸民老人對日軍暴行的憤慨、忘不了老領導陶魯笳、屈健、馬明對石家莊、太原、大同抗戰初期的講解、更忘不了范長江夫人沈譜對小方親切的回憶。這些年,他們其中的人大多數已經作古,這些事,卻縈繞在我心頭不肯離去。

拍攝緊張時,正值父親食道癌晚期化療期間,我無法照顧,唯有母親一人陪伴著他。為了不讓父親擔心,我保證每到一地給他打一個電話,告訴他工作進展。2000年9月11日下午,正在中法大學舊址拍攝的我,接到了父親的病危通知,第二天我趕到老家醫院的病床前,他已經進入了彌留之際,9月13日父親病逝,享年57歲。三天后,處理完父親的喪事,為保證紀錄片《尋找方大曾》11月8日在新中國首個記者節順利播出,我帶領著攝製組繼續上路,這一次,我的背囊裏多了一張父親的照片。

線索中斷,拍攝進行不下去的時候,我就讀讀方大曾寫的通訊,找線索,也找動力。經過八個多月的採訪、拍攝和編輯,紀錄片《尋找方大曾》終於按時在中央電視臺播出,完成了向新中國首個記者節的獻禮,並榮獲了第十五屆全國電視文藝星光獎。

當我把紀錄片交給方澄敏老人時,她把光盤緊緊地抱在懷裏,淚水流個不停,這時候,由於中風,她已經無法言語了。就在方大曾留下的837張底片捐獻給國家博物館的前10天,尋找哥哥半個多世紀的方澄敏閉上了雙眼。除了難過,我暗自想,一定要幫助老人實現她的兩個願望,為哥哥出一本書,辦一個展覽。

尋找方大曾的過程,是我心靈不斷接受洗禮的過程。有段時間,我在宿捨得墻上挂滿了小方的照片,無論題材是民生、戰爭抑或風物,他從來都不是旁觀者,而是參與者,小方從未在其中表現過絲毫唯美和獵奇,他是時代變遷的記錄者、民眾命運的關注者、國家興亡的承擔者,他的雙腳始終踩在大地上,心跳從未離開過中華民族的脈動,尋找方大曾本身也是對自己職業精神的反省,對自己心靈世界的凈化,由此我認識到,作為一個新聞人,如果脫離了民眾和家國,脫離了生活和現實,再炫動的畫面也是空的,再華美的辭藻也是假的,要用實心,動實情,寫實跡,見實效。

尋找方大曾的過程,是我作為一名新聞人,職業理想不斷昇華的過程。我始終相信,不用內心去感知,鏡頭是虛浮的,不用雙腳去丈量,解説詞是沒有溫度的,真正的紀錄片是嚴謹和真實,不是炫技和討好。我想,方大曾不僅是自己職業生涯中的感動相遇,作為一名新聞工作者,更是發掘歷史遺存,傳承民族精神,彌補國家記憶的責任和使命。我拍紀錄片也好,寫書也好,由最初的好奇,尋找方大曾這個人,到不知不覺對於一種精神的認同和追隨,這本身也是對自己職業理想的實現。我在長時間的尋找中,努力去還原一個真實的、熱愛和平與自由的生命,這個年輕人用生命做膠片,為我們真實紀錄了當年國難當頭的中國大地。在當時,他的報道鼓舞了中國人抗日的士氣和鬥志;在當下,抗戰勝利70年之際,他為後人留下了了解當時民族危亡的珍貴圖本。我想,方大曾本人更是今天年輕人的楷模,在國家民族危難之際,他選擇了與祖國共患難,用新聞人的情懷,踐行著一個中國人的氣節和良知,因此,重現方大曾在當下極具現實意義,同時也是對國家記憶的延續,民族精神的傳承。

十五年,從一部紀錄片到一本書,是方大曾精神重現的歷程,更是我職業成長的見證。

最後,我想用中國新聞史學界泰斗、中國新聞史學會創會會長、中國人民大學一級教授方漢奇先生在封筆多年、閱讀《方大曾:消失與重現》後寫下的一段話來結束我的發言:方大曾有關盧溝橋亊變和抗戰前線的一大批新聞照片,是對偉大的全民抗戰的忠實紀錄。它體現了抗日軍民抵禦外侮敵愾同仇的民族精神,鼓舞了士氣和鬥志,也保存了許多拍自第一現場的珍貴畫面,具有重要的歷史文獻價值。我們為歷史上有過如此傑出的新聞攝影記者感到驕傲。他將永遠活在我們的心裏。謝謝大家!

編輯:張迪 責任編輯:
860010-1121050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