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差回家,顧不上吃飯、收拾差具,便有一頭拱進書房打開電腦翻開劉俊京書法展網頁,細細的品啊品啊品啊品……80多幅作品足足看了五六遍。俗間的煩惱、無序的憂鬱漸漸地化作舒心、順意、共鳴、震撼!
其實對劉俊京先生並不陌生,只是未曾謀面而已。知道劉先生還是在2006年,他和馬繼紅、尹力、王建民、王界山、王黎光等14位書家被評為“第三屆北京中青年文藝工作者德藝雙馨獎”。其後在2007年又為北京教育事業捐贈書法作品,當時曾在媒體報道影響甚遠。記得在2007年彭一超先生曾寫了一篇研究評論劉先生的文章,曰“看書法如何演繹養生?——劉俊京探索養生書法”,從字外探究了劉俊京對書法的理解和闡釋。其中有這麼幾點至今對我仍有深刻的啟示。一是他站在以前從事過中醫的陰陽學説角度提出書法可以養生,而養生書法則從內容上能使更多的人受益,並運用到養生活動之中,如:“清心寡欲身健,志閒神怡體康”。二是“養生書法”不能簡單地理解為僅僅是落實到“技”的層面,若要上升到“道”的境界,技進乎道也。“養生書法”作為一個新的藝術門類,全面拓展了書法的學術空間和人文屬性,將會吸引更多的研究者、收藏者,其意義深遠,作用非凡。劉先生在實踐的同時,獨辟曲徑,提出“養生書法”的概念並作為研究課題,在書法理論的探究上邁了一大步。三是能夠回歸他的論點。2009年夏天,在京舉辦了以養生書法“敬?6?1凈?6?1靜” 為主題的展覽。他把“敬?6?1凈?6?1靜”闡釋為養生書法的三個境界,既“敬”是書學實踐的第一個境界。表明他對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的態度。“凈”是書學實踐的第二個境界。他崇尚“凈”,從作品中映射出他心底裏的純凈,潔凈。這也是他修身養性、做人從藝的基本準則之一。“靜”是書學實踐的第三個境界。這與他的閱歷、個性、交遊以及他曾經從事過醫務工作均有關係。讀後感慨良多,思緒萬千,受益匪淺。我非常贊成、欣賞劉先生的書學理論並在書法社會交往中自覺不自覺的加以推介和實踐體驗。別説,書道上的朋友們都説,還真是那麼回事。多年來,劉俊京多次獲國展大獎,身體力行的實踐著他的“養生書法説”,有什麼還有比這些更能説明書法的魅力所在?有什麼更能説明一個書家的素質、氣質、學養比純粹的為寫字而寫字的寫字匠更重要、更能成就一個書家的脫胎換骨?
因此,他的書法作品更能擺脫字的本身而昇華,而大放異彩!劉俊京先生在諸多書體中,他尤以魏碑、楷書、行草見長。其作品章法佈局嚴謹,筆力遒勁,氣韻貫通,端莊靜穆,清秀典雅,樸茂雄健,極具大家風範。尤其魏碑作品,上承漢晉,下啟唐宋,結合一些魏晉六朝筆法,強調“寫”的作用,即透過刀鋒看筆鋒,把古人刀刻的作品用毛筆寫出了筆墨情趣。其筆法渾穆、點畫峻厚、意態奇逸、骨法洞達,血肉豐美,結構天成。其結構之奇、氣勢之強、變化之大是一般的書家所不能比擬的。隸書雖表現金農筆意,但其中蘊含了豐富的魏碑墓誌用筆技巧,將隸書本帖去粗取精、純化雅化,合理的進行文本轉換,使得作品力透書法質感,韻味頓顯。其行書則似乎更貫穿著其“養生”之道。二王也好,元章也好,冷君也罷,都是帶著情感的恣意流露,把著意趣的自然流淌。如儒雅君子,又如窈窕之女,或走或奔,或歌或舞,動感十足。似山間小溪,又似高崖瀑布,或涓涓流動,或飛瀉千里。可謂筆妙韻高,涉筆成趣,令人陶醉其中,心曠神怡,嘆為觀讚。
大家氣象,此處春光;這裡柳色,何處梅香?劉俊京先生近年來屢屢獲獎,成就蔚然,已熾盛書壇,享譽四方,可喜可賀,可嘆可讚。期望劉先生在漫漫的書法探索之路上邁開大步,越走越好,越走越遠!我們期待著你新的成就!恭祝展覽圓滿成功!(文/田志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