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藝術臺 > 中國書畫類藝術家 >

雄逸清勁的書風和人民書法的理念

——書趙學敏“金陵書展”後

發佈時間:2013年04月11日 17:24 | 進入美術論壇 | 來源:《書法導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完整視頻 完整視頻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我是在讀了趙學敏的《行草蘭亭序帖》之後,才對他作為書法家而加以關注的。這個作品的基本風格,是沉著雄逸,滄潤遒勁,于平正渾樸中見風力;能夠從中見出北國藝術的凝重和南國藝術的婉麗。這次南下金陵,在他的個人專展上見到原作,更加強了我的這個風格判斷。

       趙學敏的《行草蘭亭序》作于1996年。獨創的審美風格的出現,一向被認為是藝術家走向成熟的標誌。因此,《行草蘭亭序》的問世,可以説是趙學敏的藝術進入成熟的代表性作品。有了這個作品,才可以説:趙學敏在當代書家林立的大格局中,佔有了一個屬於他自己的,無可取代的位置。

       趙學敏這次在南京舉辦他個人的書法展覽,是以近期書作為主。全面展出了他在不同時期的代表性作品。《行草蘭亭序》固然代表了他書藝風格的主導方面,但在其它作品中,因其書寫內容的不同,又有所變化,從而顯示出統一風格中的多樣性來。王蒙曾提倡作家要多幾幅筆墨,所以,他的作品盡可能不重復自己,從而顯示出個人創作豐富多彩的風格格局來。已故大導演焦菊隱,雖已形成了自己特色鮮明的現實主義導演風格,但他始終強調“一戲一格”。趙學敏正是遵循了這樣一個風格創造上的共同規律,而在統一之中,追求著多樣、豐富和變化。

       如果把創作于2007年的18米長卷草書《奧運賦》,與11年前的《行草蘭亭序》比較,就會發現,《奧運賦》的筆觸明顯趨細,更多了婉麗清勁的運筆特色,恰與《行草蘭亭序》的渾樸滄勁形成對照。然而,細觀兩幀作品,則不難發現無論是滄勁,還是清勁,都掩映出趙學敏書風中的勁利骨相。自魏晉以來,書家多重風骨而賤柔媚;肥碩無骨,謂之“墨豬”,更是等而下之。這就是在書法上頗有童子功的杜甫,説了一句“書貴瘦硬方通神”而被千古書家奉為圭臬的原因。

       趙學敏書風中時見“逸”的氣韻。就我理解,逸是一種境界,審美的、藝術的和人生的境界。還是以上述兩作品為例,《行草蘭亭序》是“雄逸”,《奧運賦》則是“清逸”或“秀逸”。“逸”就是就其本質而言,是一種自如,自由的憂愁。寫得拘謹,放不開,循規蹈矩,不敢越雷池一步,是無所謂“逸”的。孔子説,“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達到的就是人生的“逸”的境界。趙學敏五歲學書,年逾知名,已是筆冢墨池了,少了構係,才有了《行草蘭亭序》的雄逸,足見其學書之艱辛。

       趙學敏的書法是從童子功起步的,以臨習于右任諸帖為主,在魏碑上下了苦功。這奠定了他後來書藝風格的堅實基礎。而他的書法啟蒙老師李楚才,又是于右任的書法秘書。于右任是陜西三原人,李楚才也是三原人。在於先生影響下,三原現代書風甚濃。趙學敏正是在這種書風影響與熏陶下,以鄉賢于先生為楷模,步其踵武,走出三原,步入仕途,邁向書壇的。許多當代書家,都從趙學敏的作品中看出了于右任的精神傳承和遺韻,應該説是很到位、很有眼光的。但趙學敏並不拘泥于學于,從於起步,向上追索,他在漢隸上也頗下過功夫。至於“二王”,他更是用力頗勤,他自己以《行草蘭亭序》而名世,便是明證。對於唐宋諸大家,如臨摹過《蘭亭序》的虞、馮、褚、歐,顏、柳楷書,顏的《祭侄文稿》、《爭座位帖》,張旭和懷素的草書,孫過庭的《書譜》,宋代的蘇東坡的《黃州寒食帖》,元代的趙孟頫,明之董其昌,王鐸等,都是他師法和臨摹的對象。至於當代書家,他又師從舒同和方毅,長期聆聽他們的指教。他深深懂得“有容乃大”的道理,按照杜甫“不薄今人愛古人”、“精益多師是汝師”的原則,要求自己,並力而行之。於是有了現在的成就。

       在對待書法的社會功能上,他主張人民書法。即書法藝術一定要堅持以人為本,堅持為人民大眾服務的方向,隨時代而進步,反對貴族化、小眾化。此次南京書展,在他自己的書法創作生涯中,是一個標誌性的事件。然而,卻是一次公益性展出。展後義賣40余幅作品,除支付展出的相關費用外,所得63萬餘元,自己一分不留,全部捐獻給四川災區,主要用於地震損毀的熊貓圈舍重建。他用自己的行動,實踐著他所標舉的“人民書法”的理念。我深信,在這樣的理念的支持下,加上他的好學敏求,肯下苦功,就一定能創作出更多的如《奧運賦》,如《行草蘭亭序》樣的好作品。“天道酬勤”嘛!他常以此自勉。我也願以“庾信文章老更成”期之。

       (作者:何西來 著名文藝評論家,中國社科院文學所研究員)

熱詞:

  • 趙學敏
  • 金陵
  • 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