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東坡嘗評王維詩畫雲:“詩中有畫,畫中有詩”。而此評又成為中國文人畫之標準,人們據此又尊王維為文人畫之鼻祖。當代文壇泰斗臧克家評旭宇詩書云:“融詩為書,化書為詩”。此豈非“文人書法”之確評。而旭宇先生確為當代書壇在傳統文化精神普遍失落的境況下,能夠得繼古風、富有影響的典型文人書家。
旭宇,號白陽,字京東,1941 年出生於京東燕山腳下之玉田。在這塊歷史上曾孕育了鮮于樞、曹雪芹、管樺、李瑛、陳大遠、叢維熙及張愛玲等文擘巨子、文化才俊的土地,旭宇自幼便種上了酷愛書法和文學的種子。六十餘年的人生磨礪,使其如今在兩個領域都取得了纍纍碩果,成為享譽並影響詩壇、書壇的大家。先生現任中國書法家協會顧問、中國散文詩學會副主席等職,一級作家。
劉小放説:旭宇是一位早醒的詩人。他的早醒不僅表現為人生的時間上,更表現在其往往領時代風氣之先。早在六十年代其即開始勤奮的詩歌文學創作。七十年代即鵲起于詩壇。八十年代各項文藝復蘇後,他旺盛的創作激情和高産的詩作及成功的文學詩歌編輯、詩歌筆會、朗誦會等組織活動,成為影響當代詩歌發展的大家。他先後出版了《軍墾新曲》、《春鼓》、《醒來的歌聲》、《白陽吟草》、《會飛的黃鼠狼》等七部詩集。在詩歌體裁上,其新詩、長詩、古體詩及詞均有力作問世。在內容上,其絕少個人的兒女情長,而多為反映時代、反映如火如荼的社會生活。讀之每每能令人勵志、激奮、壯懷。這既體現了其作為燕趙兒女固有的慷慨悲歌之情懷,也是傳統文藝“文以載道”精神在其身上的繼承和體現。從風格講,他的詩無疑是大江東去之聲,黃河滾滾之音,是作者的心聲,也是時代的巨響。
在書法上,先生六歲習書,由顏體入手,上溯魏晉、秦漢、三代,下及宋元明清,三千年書法長河的漫遊,最終使其歸宗于魏晉北碑及二王流美之帖札。碑帖結合、詩書結合,成為其很長時間錘煉追尋的目標。魏骨晉韻成為其鮮明的書風特徵。六十花甲後,隨著筆墨技法語言的精熟,其書法更多地表現為超越諸體形式的情志、意趣、心靈的揮灑。先生嘗評白蕉書云:“行草相間,深得山陰之筆意。造次顛沛淋漓,新意疊出,弛而不失書范。自清以降三百年,唯此君也”。此語評價先生亦正恰切。而以吾觀之,旭先生之於白蕉,自可比肩,甚而有超邁之勢。
早在90 年代先生率先提出“蘭亭精神”,並成功使書法與企業聯姻,舉辦全國書法大展、研討會,使當代書法活動的開展充滿勃勃活力。今年8月桂花飄香時節,先生在他組織的“楷書委員會第一次會議”上,擲地有聲地提出了創造“今楷”,再創楷書輝煌的主張。在書界引起重大反響。這都表現了先生過人的睿智和其作為當代書壇領軍人物對書法事業的歷史責任心和使命感。和先生接觸過的人,都説他身上始終洋溢著一種青春的氣息,而他自己又把藝術創作看成是一種生命的愉悅。他説:“書法是春天的藝術,永遠年輕與前行”。是春天的藝術造就了先生年輕的精神,也是其年輕的精神創造了其青春的書法藝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