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藝術臺 > 畫廊 >

劉海粟的美術思想

發佈時間:2013年08月22日 14:47 | 進入美術論壇 | 來源:央視網 | 手機看新聞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完整視頻 完整視頻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差不多在整個20世紀,劉海粟先生以他的一生投身於中國美術教育事業的開拓和新美術運動的實踐,為中華民族藝術的發展立下了不可磨滅的功績,綜觀他的一切藝術活動,都由他的美術思想所指引,現將主要三個方面分述于下。

       一、劉海粟對美育目的的認識

       從80多年來他為中國美術事業而奮鬥的歷史看,在動湯不安和極其惡劣的社會環境下,他之所以能始終掌握前進的方向和具有頑強的拼搏的力量,就是因為他有一個非常明確的人生目標,這就是"美育救國"。蔡元培首倡"美育",年輕的劉海粟深受其影響。早在1912年他17歲和烏始光、張聿光等創辦"上海圖畫美術院"時就有了這一十分牢固的辦學指導思想。他曾説:"救國之道,當提倡美育,引國人以高尚純潔之精神,感其天性之真美,此實為根本解決的問題。"他在成立美術院的宣言中又特別指出:"在殘酷無情、乾燥枯寂的社會裏,宣傳藝術的責任,藝術能救濟民族煩苦,驚覺一般人的睡夢。"把美術的作用與國家的興亡和人民的覺醒以及自己的責任聯絡在一起。這正是一種強烈的與愛國主義相結合的美術思想,在當時的青年美術家中頗為突出。當然,"美育救國"並不能真正救中國,但在這軍閥混戰、官僚橫行、帝國主義列強迫逼的亂世下,廣大中國人民苦難深重,一切有志青年都在找尋救國之方,而劉海粟堅定地走上了"美育救國"的道路,並且義無反悔,這種精神值得大家敬佩。

       劉海粟走過的道路跟我們祖國一樣,佈滿著荊棘和坎坷。民國初期為了確立模特兒在美術教育中的地位,他敢於同封建勢力、官僚和大軍閥作堅決的鬥爭,並最後取得了勝利。在抗日戰爭爆發後,他去南洋為抗戰籌賑,輾轉印尼和新加坡進行義賣和宣傳,他對在新加坡的華橋青年説:"吾人論人格,不以人為標準,以氣節為標準,不論何人,凡背叛民族,不愛國者,必須反對,氣節乃中國人之傳統精神!唯有氣節者,能臨大節而不可奪。"要大家學習梅花,在大風雪中不變色。後來他在印尼被日寇捕獲押回上海,險些喪命,大漢奸汪精衛要他當教育部長,被他一口拒絕。為了學校的生存,他與日偽不斷進行週旋,並指示在上海的師生"讀書不忘愛國","不向偽教育部登記,不理會來文表格,不受節制,不參加集會,不領取配給米",並以自己的房契作押,貸款解決學校開支和學生生活。1948年5月,在上海學生"反美扶日"大遊行時,美專進步同學被國民黨特務所打被捕,他設法營救,並趕走了特務學生,賣掉自己的畫給學生們開夥。一直到上海解放前夕,國民黨匆忙撤退,好多人勸他離開上海,他考慮再三,還是聽了周恩來總理的話堅決留下,為學校,為祖國的美術教育事業繼續奮鬥。1952年院校調整,上海美專併入華東藝專,他把苦心經營40年的學校獻給了國家,毫無怨言,並擔任了華東藝專的校長。這之後,劉海粟仍舊沒有擺脫命運的羈絆,在反右期間因為他給學校領導提了意見被打成大右派,在文革中又因家中被抄出有關江青的舊報紙而成為現行反革命,但這一切的一切並沒有動搖他"美育救國"的信念。

       二、劉海粟對美術範圍的理解

       劉海粟對美術的理解與別人不同,他認為美術應是廣義的:美術不僅是繪畫、雕塑和實用美術,還要包括工藝音樂和美術教育。他在1918年《致江蘇省教育會所提倡美術意見書》中指出:"美術之為類,既繁且廣,美術之為學,亦至深至博。"後來又説:"美術可算是藝術科的總稱,圖畫可以當作美術,音樂、工藝也是可以叫作美術的。"他把音樂列入美術,實際上是在辦學過程中把音樂歸到美育範圍中來,並稱之謂"時間美術",而把圖畫稱作"平面美術",雕塑和工藝稱為"立體美術"。1918年學校設立師範科。1921年第二期暑期學校開始有音樂組和藝術教育內容,由於他對美術的廣義理解,上海美專與其他美專不同的是設有音樂科、工藝(手工加藝術)和藝術教育科。另外,劉海粟為了實行他要求的"民眾的藝術化"和反對少數人"擅藝術的特權"以及提倡"人人得培養其藝術之感受力"的主張,並以"教育尤必歸宿於實用",面向社會,使更多的學生適應社會需要,在學校首先實行男女同學兼收,廢除考試製,採用成績考查法、科目兼學、"相容並涵"的方針,如設繪音科、繪工科、圖音科、圖工科等,在藝術教育科讓學生兼學西畫和國畫。這樣,既能使學生擴大藝術視野發揮綜合藝術效應作用,又能適應就業選擇以滿足社會需要,而設立藝術教育科的最終目的,就是要使美術的種子更快地撒遍全國以達到他普及美術的目的。

       三、劉海粟對美術實踐的主張

       劉海粟在他的美術實踐中,一貴以"融合中西以創新"和"溝通傳統,並迎合世界潮流"為準繩,這正是中國新美術運動發展的方向。在"五四"時期,當外來藝術浪潮涌向中國時,他不主張"全盤西化"。而到了改革開放的80年代,當社會上颳起一股"中國畫已經走到了盡頭"的歪風時,他還是反對"全部西化",並畫了更多的國畫。他在《拭目待天葩》一文中説:"既要有歷史眼光,縱覽上下二千年的畫論畫跡,又要有囊括中外的世界眼光,凡屬健康向上可以吸收的東西,都要拿過來,經過冶煉昇華,作我們民族藝術的血肉,對古人和外國人都要不亢不卑,冷靜客觀,要厚積薄發,遊刃有餘,隨心所欲不逾矩,達到自由和必然統一的境界。"他在自己的創作中,常以國畫的眼光來看現實,因此他的油畫又富有國畫的內涵,突出的主題、明顯的線條和近於國畫筆墨的筆觸,加上畫景的詩意,使他的油畫別具一格。而他的國畫,既有傳統的章法和筆墨,又有西洋畫的質感和空間感,特別是晚年的作品,色彩鮮麗,光蔭交融,使中國畫出現了新的突破。這一切正是他堅持"融合中西以創新","發展東方固有藝術,研究西方藝術蘊奧,從創新中得到美的統一"的具體表現。

       在創作實踐中,劉海粟又特別強調"客觀與主觀的結合"和"主觀表現和個性的發展"。在《談造型藝術》一文中,他寫道:"藝術的精神決不是在模倣自然,決不是僅僅在求得一片自然的形似,而是表現自然的精神,也表現了藝術家的氣質、情操與個性……自然只不過供給藝術家以種種素材,要使這種種素材融合成一種新的生命,融合成一個完整的新世界,這便是藝術家的高貴的自我創造!"在《藝術的革命觀》中,他又説:"藝術是表現,不是塗脂抹粉,這點是我個人始終不能改變的主張。'表現'兩個字,是自我的,不是純客觀的,我對於我個人的生命、人格,完全在藝術裏表現出來,時代裏一切情節變化,接觸到我的官感裏,有了感覺後,有意識,隨即發生影響,要把這些意識裏的東西表現出來,倘若看見什麼東西,隨手畫出來,還是那東西,只能叫'攝錄',同照相一樣,所以表現必得經過靈魂的醞釀,智力的綜合,表現出來,成功一種新境界,這才是表現。"

       劉海粟先生的美術思想,緊密地聯絡著他自身的美術活動和做人品格。正像他自己所説:"人生的道路不可能一帆風順,坎坷固然毀滅過人,也造就過很多強者,在嚴峻的歲月中,和人民同甘共苦,總會得到課堂裏所學不到的真知識,個人幸福必須從屬於整個民族的幸福,""生命的價值並不在於時間的長短,而在於是否利用了這有限的生命,去為自己的民族創造物質與精神財富。"他頑強拼搏的一生完全體現了他的這一意願。

熱詞:

  • 劉海粟
  • 美術
  • 思想
  • 藝術
  • 搜索更多劉海粟 美術 的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