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藝術臺 > 畫廊 >

吳楊:穿越黃河的交響——楊力舟

發佈時間:2012年12月10日 15:29 | 進入美術論壇 | 來源:央視網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完整視頻 完整視頻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日前,我注意到楊力舟在相關媒體接連發表長篇評述,縱論丹青得失,鑒往知今。例如《中國畫人物畫的當代性與未來展望》一文中,他系統分析了20世紀以來所取得的歷史性突破,幾代人不懈努力,譜寫了輝煌的時代篇章,同時也面臨嚴峻考驗。這種考驗既來自畫界自身,也來自社會大環境的深刻影響。社會的價值觀發生混亂,影響了中國畫傳統精神在實踐中的方向性、深刻性,而變得搖擺不定,要麼復古,要麼西化,在躁動不安中不可避免地滑向平庸低俗,缺失了應有的精神燦爛。在這個特殊時期、特殊階段,需要一批思想深刻、技藝精湛而又勇於為國效力、勇於對當代美術事業盡職盡責的骨幹畫家挺身而出,砥柱中流。


       隨後,我又讀到他的大部頭文集《藝苑摭言》。我到府上採訪,見他案頭上堆滿資料。這種做學問的狀態,使我感到楊力舟又回到了學生時代,作為學者型畫家,正在找回一顆年輕的心。以其博學儒雅,精研不輟,精通業務而受人尊重。他是一位天生好學之人,放下美術館館長的擔子後,並沒有感到輕鬆,而是以其豁達包容的個性,踏實認真的一貫作風,繼續其在藝術上的不懈探索及對美術事業的深切關注,依舊重任在肩。就他的秉性、經歷以及在特定崗位上養成的責任意識,最大的擔子莫過於為中國畫之人物畫的時代作為添磚加瓦,對它的發展進程有所推動。

       路經黃河

       1942年,楊力舟生於山西臨猗縣一個農民家庭,因為貧病交加,一歲時母親被盲腸炎奪走了年輕的生命。據後來大人們告訴他,母親在臨行之前,還把他抱在懷裏最後一次喝下她的乳汁。5歲時,楊力舟過繼給姑父母。姑父當時的職業叫“熬相公”,在一些布店、雜貨店之類商鋪賣貨物,解放後改叫店員。

       1947年,兵荒馬亂,5歲的楊力舟由山西老家投奔蘭州的姑父母,從風陵渡乘坐捆在一起的棉花包上漂流在黃河的激流中,沿岸不時響起槍炮聲,他甚至見過飛機超低空飛行、瘋狂掃射的情形。年幼的他經歷了新舊兩個社會、經歷了喪母之痛、經歷了戰爭拉鋸,你來我往的慘烈搏殺,哀嚎聲不絕於耳,嚇得他緊緊抱住姑姑的腿。那種情形,終生難忘。

       黃河由青海發源後一路東下,千回百轉,奔大海而去。途經的第一座大城市是蘭州。河水將城市環繞、分割、滋養著。他在蘭州住了10年,從小學讀到中學。學校舉辦夏令營,孩子們最愛去河心島——雁灘、馬灘。河水在有些地段陡然折轉,改向的過程中會形成大片河邊灘塗及河心島。島上有多種果樹。水光樹影,瓜果飄香,到島上度假的情景同樣終生難忘。灘塗水淺,渡船難以靠岸,行人要靠船夫背上背下,船夫們赤身裸體。問他們為什麼不穿衣服?回答説,我們就一套衣服,打濕了就沒穿的了,出工、收工時穿什麼?只能脫光了幹活。再説也習慣了,船夫們祖祖輩輩都這樣。一艘渡船12個船夫,划槳時要齊心協力。船艙裏的旅客忍不住探頭向外看,老船工“咵”地一竹竿朝腦門上打過去。船夫們裸體在甲板上來來往往,船艙裏坐滿旅客,老覺得有什麼東西在頭頂上來回晃蕩。這些經歷也一直留在腦海裏,成為他日後從事藝術創作的情感之源。

       後來他到西安求學,來來回回也要過黃河。白天一河大水,夜間一船月色,總叫你一輩子都會念著、想著。西安美院離城約有45里路,往返途中住過大車店,一晚上只需一毛錢,30個人的大房間躺滿了裸體漢子,一絲不挂,衣服用腰帶一捆,吊在梁頭上,以防爬滿虱子。哎呀,那種場面能否轉化成畫面?我們的繪畫作品中為什麼沒有《伏爾加河上的縴夫》?

       西安美院坐落在長安縣樊川一道坡坎上,地名叫“興國寺”。寺廟早就沒了,只剩下兩棵大柏樹。教室設在坡坎上,一條山道盤旋而上,路旁既有窯洞也有平房,附中教務處設于坡頂大柏樹旁的房間裏,叫“和平堂”,是西北軍政大學藝術學院的軍人們建造的小洋房。1957年7月的一天下大雨,山道成了溪流,楊力舟冒雨上山,跑到“和平堂”查詢考試結果。教務科長章青老師正在屋裏寫榜,一抬頭看見窗外趴著張濕漉漉的臉,他用陜西話喊道:“有你吶、有你吶!”隨後,謝永熙老師也喜滋滋地説:“嘎娃子,榜上有你吶。來來來,坐坐坐,我給你畫張像!”楊力舟至今還保留著這幅畫像,畫中的他細長的脖子,穿一件粗布衣裳。

       這年楊力舟15歲,獨自背個鋪蓋卷到西安應考。同時考取的還有一位山西女同鄉叫王迎春。40人的班級裏,他們是年紀最小的學生,也是學習最用功的學生。

       踏上起點

       養父母曾希望楊力舟學醫,哪怕兵荒馬亂,也能有碗飯吃。沒想到他卻愛上了繪畫,跟著高年級的畫友寫寫畫畫。又偶然遇到一位來自山西老家的文化人,教他練習書法,臨摹柳公權的字帖,又練顏體,寫小楷、中楷,一寫寫了幾十年。我採訪時還注意到桌案上的楷書作業。他出門寫狂草,回家練楷書。動靜結合,一張一弛。

       後來,汪希曾老師由南藝畢業後支援大西北,在回民中學任教,楊力舟跟他學畫,畫靜物、畫油畫,自此接觸到西方繪畫。高年級的楊國光、潘茲培等畫友率先考上西安美院附中,把楊力舟也帶上了這條路。

       那時,劉文西由浙美畢業自願來到大西北,要求分到西安美院任教,常年堅持深入生活,走遍陜北的每個村莊。俄羅斯巡迴畫派的大視野及歷史感;劉文西立足生活,緊隨時代,堅持大創作的不懈追求;從不同側面樹立了榜樣,給楊力舟以巨大影響。第三學年學校分專業,他與王迎春商定各學一套,分頭攻關。楊選擇油畫和雕塑專業,王選擇國畫和雕塑專業。為了齊心協力畫大畫而努力多學一些本領。

       《四女圖》是其畫大畫的前奏、練兵,反映勞動婦女離開鍋臺、炕頭,走向田間地頭、生産一線的情景,作品的主人公均有生活原型。王迎春擅長捕捉靈感,膽識過人,充滿創作激情。《四女圖》由她起稿,卻因準備不足而顯得力不從心,楊力舟自告奮勇,幫助她完成了此作,被《陜西畫報》刊用,時間是1959年。這是他們兩人第一次合作、第一次發表作品,並由此走到一起,成就了一段佳話。

       楊力舟的人生面貌始於黃河兩岸、河東河西。河西即八百里秦川,他的老家是河東的晉南地區,都屬於黃河流域的富庶之地。收穫季節,麥浪滾滾,一望無際,大批麥客紛至沓來。直到現在,陜西境內及甘肅等地的農民還會加入搶收的隊伍。楊力舟新近創作的《關中麥客》便取材於此。兩代人走著一條路,靠一把鐮刀養家糊口,難免前途渺茫。

       隨後他往返于黃河兩岸,走向城市,輾轉求學。天下黃河和八百里秦川看似遠去了,也反而更近了,成為他的精神依傍,閉上眼就是黃河,就是那一群群的裸體船夫,就是渡船在江水中劈波斬浪。是誰為他取名“力舟”?父母難道有預見性嗎?黃土、黃河、關中大地,以其寬厚養育她的兒女們,使其目標專一,不屈不撓,認準了的道就會一直走下去。

       更使他感到幸運的是與王迎春走到一起,得遇知音,得以相互激勵。楊的氣度,王的激情;楊的造型能力,王的藝術感覺;楊對色彩的理解、對西畫的研究較為透徹,王則擅長人物刻畫,細微把握,點石成金,等等、等等。彼此互補,強強結合,自當有所作為。

       也還應提到契斯恰科夫繪畫體系。契是列賓等人的老師,俄羅斯油畫界的學術&&人。楊力舟最初的習畫導師是油畫家,他也一向喜愛油畫,尤其是蘇聯油畫,崇拜列賓和費辛。僅在校期間,正規學習油畫的時間便長達9年之久。此外,他在雕塑專業上也下過大功夫,研究米開朗基羅,研究達?6?1芬奇和羅丹。人體解剖學如何在繪畫實踐中加以運用?從西畫中汲取哪些有益的成份為我所用?楊力舟均用作品作了回答,汲取油畫元素、雕塑元素等,往國畫裏滲透。古希臘的雕塑藝術將寫實主義創作推向極至,達到最完美的程度。20世紀的藝術大師,及上溯到18、19世紀西方各主要國家的各大美術流派,他均力求有所了解及借鑒,以求拓地寬廣,法臻上乘,扎紮實實打好基本功。他15歲開始接觸俄羅斯油畫,大開眼界,直到60歲到俄羅斯考察學習,有機會賞讀原作。40多年的時間跨度,見證了他的學習熱情、求索精神,緊盯國際一流繪畫水準。

       傾心大創作

       受當時社會條件所限,難得讀到他所嚮往的國內外大名家的原作,只能借助於有限的畫冊及印刷品,求知若渴。羅馬尼亞籍畫家博巴則是一個例外。博巴受凡高、塞尚影響,以結構素描入畫。博巴又非常推崇中國畫家潘天壽,借鑒中國畫的表現方法,擺脫光的影響及西方繪畫的種種束縛,強調作品的主觀性,以運動線入畫,手拿炭條,勢如破竹,“唰”的一根長線,典型的大寫意方法,非常富有韻律。

       學習契斯恰科夫,有助於細緻深入地刻畫人物。研究博巴的方法可強化筆墨張力,以大刀闊斧的氣勢駕馭大畫。

       他就這樣孜孜不倦,盡可能地自我充實,一入學就抓創作、畫大畫,志存高遠。學校也把課堂辦到了社會上,送畫下鄉。1958年暑假,全班分成幾個組,畫遍長安,所有村莊都畫上了壁畫。同學們身背鋪蓋卷,每到一地找所村辦小學住下來,課桌一拼便是床。晚上家訪,白天畫畫。單線平涂,富於想象。誰見過花生殼裏睡小孩?這幫孩子畫家就能想出來、畫出來。

       1966年畢業分配到北京,到單位報到了,卻又因故離職,雙雙回到山西太原,到一家印刷廠上班。家人説,趕快回來吧,安心上班吧,弄個臭知識分子的帽子戴著,有什麼好?工廠領導講,誰説大學生沒用?不是幹得挺好嗎?學了本事也別扔了,給廠裏畫張毛主席像吧,就畫天安門城樓上挂著的那一張。畫出來一看,一模一樣,一片叫好聲,引來附近廠的領導都來看、都來請。更有紀念活動,上街遊行,印刷廠的隊伍最出眾,頭前是毛主席肖像,隨後是《毛主席去安源》。工人師傅做個大木匾,安上轱轆,眾人推著走在大街上,給工廠爭光了,不用下車間幹活了。廠領導下令做一些大板子,把廠房、廠區、能挂的地方全都挂上,全都畫上畫。

       1970年,楊力舟與王迎春聯手創作了油畫《平型關大捷》,是他們從西安美院畢業之後的第一幅主題性創作,當時曾專門到某部體驗生活,沿晉北長城一帶收集素材,直到作品出爐,歷時達一年之久。《平型關大捷》以寫實手法刻畫了典型環境下的英雄群像,以慘烈的廝殺場面再現歷史真實,硝煙瀰漫,殺聲震天,八路軍戰士與日寇展開白刃格鬥。畫面的下半部分以實景入畫,人物眾多,描寫細緻,驚心動魄。畫面的上半部分則設遠山、築人墻,形成跌宕起伏的畫面視覺。正中部分加以虛化,以其縷空般的效果襯托寫實部分,使之遠近拉開,虛實相應而顯得有聲有色、波瀾壯闊。

       到了1972年,這對從未放下過畫筆的“黃金搭檔”迎來新的機會,《毛主席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發表30週年,有關部門借機重提美術創作。在省美協老領導蘇光先生的領導和參與下,楊力舟、王迎春創作了油畫《文武之道,一張一弛——毛主席在晉綏日報編輯部的談話》。蘇光作為魯藝老兵,晉綏日報的老編輯,親耳聆聽過這次講話,作品由他提出創意並構出小稿,楊力舟、王迎春由工廠抽調上來,創作此畫,用以參展。
      

       如今重讀“文武之道”,仍會感到樸實親切的畫風撲面而來,不失為歷史佳作,人物刻畫鮮活自然,用光設色別具匠心。

       隨後,楊力舟和王迎春再接再厲,創作了國畫《挖山不止》。他們同陳永貴很熟,早在多年前就曾給他畫過像,畫罷了請他簽名,老陳笑説,我這兩天剛學會寫“陳永貴”這三個字,這會兒就用上了。他們曾多次到大寨體驗生活,協助大寨展覽館開展工作,與陳永貴一同參加勞動,耳濡目染,作畫時的心情迫不及待,白天下地幹活,收工之後連夜畫出素描稿。畫中的陳永貴迎風冒雪,帶領鄉親戰天鬥地,挖山不止。“鄉親”中有一對青年男女離老陳最近,可以看作是郭鳳蓮等人,又似乎更像楊力舟和王迎春。他們那麼年輕,自小出身貧寒,酷愛學習和勞動,王迎春的課堂作業及考試成績一直很好,創作能力尤其出色。楊力舟下鄉寫生作畫,皮膚曬爆了一層又一層,也所以練就了駕馭大創作的本領。藝術創作如同挖山,也要有一種樂觀豪邁的精神,敢於克服困難,樂於拼搏奉獻。

       無論“文武之道”還是《挖山不止》,無論油畫還是國畫,均可看出作者深厚的基本功,擅長構圖,以其非凡的造型能力捕捉人物的音容笑貌,細微而深入,尤其主要人物,形象逼真,造型準確,舉手投足間極富魅力,給人以可親可敬之感。

       採訪中翻看資料,楊力舟歷年所作有許多未曾發表過的作品,多為點題之作,剛成稿即被取走,連張反轉片都沒來得及拍。雖屬匆匆趕畫,卻不乏精品力作。其中的領袖畫像,極具神采,足見以素描為基礎打下的造型能力已爐火純青,對人物的理解與形象刻畫漸入化境。

       如果説“文武之道”、《挖山不止》、《給毛主席寫信》等作品還只是開局,是其成名作,那麼,《黃河在咆哮》、《火線上的姐妹》、《太行鐵壁》、連環畫《小二黑結婚》等則是其代表作,標誌楊力舟、王迎春的創作迎來巔峰期。在時間上,由上個世紀70年代末延續到80年代中期。題材則是對中國革命史的真切回顧,抗戰中抵禦外虜,將士們同仇敵愾,以熱血之軀築成中華長城。解放戰爭則是人民大眾的覺醒及奮起抗爭,以翻江倒海之勢摧毀著舊勢力、舊制度,再次證明了歷史的真理性:水可載舟,亦可覆舟。

       這些作品的問世決非偶然,是其長期積累的結果,幾十年苦心求學的結果。更有社會發展,時代推動。中國畫之人物畫曾在上世紀五六十年代出現高峰期,涌現出一批《八女投江》、《轉戰陜北》那樣的大作、力作。“文革”之後,以黃胄、方增先、劉文西、楊之光、周思聰等為代表的一大批人物畫家再次脫穎而出,將人物畫創作推向一個新時期,楊力舟夫婦正是這個時期涌現出的新人。

       同時,他們的作品又得益於黃土、黃河,是在西北高原上展開的時代厚重,傾注了對這片土地的一往情深,對父老鄉親的由衷愛戴,對革命英烈的深切緬懷。

       後來,楊力舟與王迎春在致力於大型創作的同時也畫一些小品,除了創作一些戲曲人物、飛天伎樂和古代人物畫之外,主要畫農村題材,以農村娃為主,畫那種童趣天真、無憂無慮,多是他們少年時代的生活回憶,是山西、陜西農民生活的真實寫照,充滿真情實感。楊力舟生於農村,哥哥、妹妹等眾多親人至今仍然生活在農村。王迎春的老家地處偏僻,靠天吃飯,在山坡上種點玉米,養幾隻山羊、家禽,直到現在還是這種原生態。她畫筆下的小羊羔作了擬人化處理,新穎的技法背後是情不自禁的牽掛和關愛,願廣大農村早日脫貧致富,嘎娃子們的生活越來越好,有書可讀。楊力舟畫的牧羊娃身穿小皮襖,當地叫“白板子”,能鋪能蓋,防寒又防雨,非常入畫,被他畫成一種符號了。小羊羔,小皮襖,嗩吶聲聲,日出日落,這就是一部分孩子的童年。寧夏、陜西、山西、甘肅、青海,至今仍時有所見,放羊娃們身穿的“白板子”破舊不堪,磨得直掉渣渣。

       生活中的楊力舟樸素謙和,待人誠懇。儘管他曾長期擔任美術界的領導職務,但其學習熱情未減,基本功訓練從未間斷,在感情上、在藝術追求上始終情係黃土、黃河、父老鄉親,始終以飽滿的激情描繪勞動群眾,革命英烈。對人生命運的熱切關注是其一貫的創作主線、一貫的指導思想。他于近期創作的《烈屬》,表現解放初期老百姓的喜悅心情,渴望能在天安門前留個影,哪怕畫一個天安門也要滿足這一心願。拍照時,母親沒有忘記帶上兒子的遺像,為了能有今天,她們獻出了唯一的兒子。《南山嶺上南山坡》取材于一首陜北民歌吧?歌曲的作者叫史掌元,是楊力舟的老朋友。這位農民作曲家一生譜曲逾千首,有些歌曲膾炙人口,廣為流傳,他自己卻因生計艱難,84歲時還在山上打石頭。

       在平凡中尋找美

       楊力舟對於中國畫的深入理解及其繪畫實踐,發生在中西文化交流、碰撞的背景下,發生在“文革”干擾在前、社會轉型于後的特定時期,中國畫的發展進程起伏跌宕,莫衷一是。他認為中國畫需要具象寫實,又要以意象美為核心,強調精神性,並在實踐中予以貫徹。同時融入浪漫主義、立體主義以及表現性與象徵性,最終形成他的繪畫風格。

      他認為中國畫傳統博大精深,從青銅器紋樣,到陶畫、岩畫、漆畫、帛畫、宗教繪畫、卷軸畫、壁畫,一直髮展到近現代意義上的傳統繪畫,或以工寫劃分,或以人物、山水、花鳥畫“三分天下”,或是文人畫一枝獨秀,無不以意象美與具象寫實相貫穿。縱觀歷史,中國畫的發展進程始終伴隨著中華文化的主流精神,始終具有開放性、包容性,廣泛吸收其他藝術形式、藝術成果之精華而得以保持其鮮活的生命。改革開放以來,西方各種流派的藝術成果紛至沓來,也隨即引發了各種爭論,出現了各種各樣的拿來主義、生吞活剝,或是關門主義、視而不見。回想漢唐盛世,對於西方文化、西方繪畫,完全採取開放的心態,大規模地借鑒吸收,從而迎來中華文明的空前繁榮。時到如今,我們又豈能作繭自縛?

       早在學生時代,很少有了解外部世界的機會和條件,只要有一點新鮮的東西,楊力舟總是積極地學習、汲取,包括博巴派,在國內曾遭受冷遇,他和王迎春仍舊接受了他的素描技法。上個世紀80年代以來,隨著學習條件的不斷改善,他們對西方現代流派作了系統的了解、考察、分析和借鑒,同中國畫傳統技法相結合,用於繪畫實踐,收穫巨大。

       縱觀他們的作品,總體風格追求氣勢雄渾,富有激情,深沉悲壯,俯仰吟哦,以其內心獨白式的情感渲泄,求得藝術真誠,以筆墨的書寫性與色彩的靈動性相結合,創造了不拘成法、充滿活力的畫面語言。

       其一,關注人在大自然中的生存狀態,勞動者如何改變自己的命運,崇尚和諧美好的社會理念,始終是楊力舟與王迎春作品的立足點,是其具象、寫實風格的基礎。

       其二,借助廣闊的草原及群馬奔騰,由表現民族風情入手,倡導一往無前的奮鬥精神、競爭精神、民族精神。上世紀八十年代初,楊力舟等人曾有機會到錫林格勒采風。藍天、草原,一望無際,真是美極了!那達慕大會熱鬧異常,目不暇接,尤其小孩賽馬,太精彩了!高頭大馬與驕小的騎手配合默契,疾風暴雨般飛馳而過。他將其比作“飛動的彩雲”,畫筆下又增添一項新的表現內容——賽馬系列。他筆下的馬驃悍雄健,鐵蹄如鏟,神駒天降一般,雲卷雲舒。他用筆大刀闊斧,極富張力。撼人心魄的時刻發生在起跑前,參賽選手及賽馬踏上起跑線,一根紅線攔住跑道,馬蹄“踏踏”,躍躍欲試,箭在弦上,一觸即發,氣氛火熱到極點。楊力舟的作品便抓住這一時刻,縱筆揮灑,色墨互動,高歌一曲,盛讚其拼搏精神、民族雄風。


       其三,作品飽含憂患深沉的思緒,寄託著他們對貧苦農民、對家鄉父老的熱愛與同情。這是由他們的生活經歷所決定的,也出自對藝術作品之功能價值觀的認定,即優秀的作品必定具有成教化,助人倫,窮則變,測幽微的客觀功能。

       其四,楊力舟是中西兼學的典範。觀念上認準中西融合;治學上廣泛涉獵吸收;能力上具備了中西兼長,以及工寫兼長。水墨以外,亦作重彩;人物畫以外,亦工山水、花鳥。他和王迎春合作的巨幅青綠山水壁畫《山河頌》,陳列于全國政協禮堂,現正為國家另一場所創作尺幅更大的山水畫巨作。楊力舟的藝術視野及動手能力,使他圓滿地完成了文化部交辦的各項工作。尤其任職中國美術館,曾受命于危難之時,以其十餘年的不懈努力,勤奮工作,換來巨大變化,向國際一流展館邁出了堅實的一步。

       其五,善於從平凡普通的事物中探尋美、表現美。通過塑造形象,以其相應的形式傳達美的效果。始終堅持具象大寫意與進精刻微相統一的中國畫現代之路,以此保持生動鮮活的藝術生命。

熱詞:

  • 吳楊
  • 穿越黃河的交響
  • 楊力舟
  • 王迎春
  • 搜索更多吳楊 穿越黃河的交響 的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