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藝術臺 > 畫廊 >

馮遠:超越執著中的藝術超越

——劉振夏和他的水墨人物畫

發佈時間:2012年08月23日 11:52 | 進入美術論壇 | 來源:央視網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説起來,作為同道,劉振夏算不上是畫壇新人,我差不多在三十年前就認識他了。當年他被浙江美術學院的方增先教授看中,有意收他為研究生,可惜因某種原因沒能成功,就此我們未能成為同窗。過了幾年,知道他畫了不少出色的水墨人物畫,像《漁婆》、《樂趣》等等,一時引起了美術界的關注。程十發、方增先、郎紹君都曾撰文評論他的畫好。據説,華君武在參加南方美術界一次活動時曾説:“劉振夏,你在國內任何地方寫生,只要不是出國,經費由美協出。”可見他和他的作品在當時所引起的重視。同行的成就總是令人高興的,我們也都期待劉振夏有更多的作品面世。但是不知是什麼原因,那以後他似乎失去了蹤跡,日子一久,許多人都為之惋惜。想不到時隔近三十年,最近我突然收到了他寄來的十幾幅水墨人物畫的打印稿。看了他的新作,我從心裏感到驚喜,在和他通話中,由衷表達了我的讚佩:“畫得好!”。但畫得好並不能表達我觀感的全部含義,我覺得這的確是出人意外的,正當聲名鵲起之時,他卻毅然淡出名利圈,潛心作畫,不求聞達,不是十年,也不是二十年,而是長長的三十年,如此耐得住寂寞,如此執著精神,不得不使人敬佩。

       坦率説,一個畫家多少年無有新作面世,並不是一件值得讚許之事,但是,在當今充滿物欲、充滿誘惑的社會中,浮躁淺薄、急功近利的現象是美術事業發展的一大障礙,而劉振夏對藝術追求有如此不同尋常的“定力” ,以他畢生的精力去追求藝術的這種精神,無疑是值得推崇的。而正因為具有了這種不懈追求、精益求精的精神,才使他取得了非同一般的成果。

       人物畫最有吸引力、最能感染觀眾的是人物生動的形象,這也是人物畫家所孜孜以求的首要目標。古人早就把“以形寫神”、“形神兼備”作為人物畫鑒賞的重要標淮。無論中西,大凡一幅好的人物畫之所以能流傳下來,莫不是因為它具有動人而深刻的人物形象,劉振夏是深知其中的道理的,並始終以此為創作的核心要旨。1983年,郎紹君先生撰文評論劉振夏的畫時,稱他畫的《漁婆》“實在是動人”;稱他的另一些人物畫是“把悄然一動的表情所包含的內在精神捕捉于宣紙之上了。”恍然三十年過去了,劉振夏的近作不僅保持了這些優點,而且又有了新的突破。在他《西北風情》或是《遠去漁歌》等系列中,他所創造的人物形象,真的使人過目難忘。不論是陜北牧人,或是江南農夫,敦厚純樸的美感撲面而來,這是他筆下的勞動者形象的共性。然而,一方水土養一方人,陜北牧人、江南農夫地域不同,各有各的特點,各有各的“味道”,劉振夏不僅畫出了他們各自的“味道”,而且凸現了人物迥異的個性。這實在是很難很不容易的。人物畫家要達到這樣的境界,離開了紮實的基本功,缺乏精熟入微的造型能力,無有關注現實、洞察人生、理解人物的敏銳悟性,是不可想象的,這是一位優秀的人物畫家創作必不可少的前提,有了這個前提,才有可能把人物塑造得生動深刻、“入木三分”。為了這一追求,從青年起劉振夏就在蘇州水鄉深處尋尋覓覓,如今他雖已白髮染鬢年屆古稀卻還常常會在自己創作的生活基地裏留下足跡。他目睹了滄桑巨變的歷程,他用他的畫筆讓人理解他的追求,雖然時過境遷,他筆下的那些人物仍保留著樸實善良之美,那些能夠留給人們美好回憶的動人形象躍然紙上。  

       作為獨具特點的水墨人物畫,人物形像是依靠筆墨語言來塑造的,中國寫意精神所具有的筆墨趣味,如何運用在寫實的人物畫上,讓作品發散出中國畫特有的藝術魅力,這是水墨人物畫發展中的一個重要的學術課題。人物畫是最有深度刻畫空間的畫種,而這種深度刻畫決不是照相機式或西方早期自然主義的那種“深”度。中國畫是注重精神性表達的藝術,注重寫意、寫心,畫家運用筆墨語言,將自己的精神情感和他對人物的理解認識,盡顯毫端。但是,人物形象的深度刻畫往往會陷入過度的製作,失去筆墨所承載的中國畫之寫意精神,更失去了“氣韻生動”這一中國畫的旨趣。反之,只唯筆墨,人物形象虛妄空泛和陷入概念化亦在所難免。劉振夏以他三十年的默默耕耘,探索在人物形象塑造上寫意的筆墨情趣,這在實踐和理論上,都是很有意義的。筆墨當隨時代,為了增強現代人物畫的藝術表現力,需要吸收各種外來的營養,既可以“融化”又可以“融合”。劉振夏選擇了盡可能“融化”的方式,使他筆下的生動形象中散發出純正的中國畫的氣息。筆墨雖然是塑造人物形象的手段,他卻特別在意筆墨自身審美的價值,這大概由於他長年紮根生活在蘇州,生活在這片歷代大畫家林立的土地上受到熏染的緣故吧。劉振夏的藝術理念體現了中國文化的豐富性、獨特性和經典性。應該説在寫意和寫實、造型和筆墨等問題上,他取得了獨到的成就,達到了新的高度。

       有人或許會問,劉振夏如此執著地追求,原動力是什麼呢?據他説緣自一種自信,他常為“畫不好”而苦惱,但一覺醒來,又覺得自己還能畫得更好一些,於是,新的一天又有了新的收穫,日復一日,年復一年,他如此這般地堅持到今天。又有人或許會問,為什麼採取如此低調和寂寞的方式呢?我不妨代他回答:個性使然。他目無旁騖,目標始終明確,把生活的欲求降到最低,把世俗的應酬壓縮到最少,正像他自己説的:“人生苦短,我覺得人的一生實際上是不夠用的,時間是我最揮霍不起的,我只有節約著使用生命,才可能在水墨人物畫上有所收穫。”

       誠然,人各有志,當我們分享劉振夏的藝術成果時,實在更應該品味一下他執著的精神追求和獨特的人生體驗。 

       (中國文化藝術界聯合會聯副主席、中國美術家協會副主席、著名人物畫家)             
                     

  2010年10月8日

熱詞:

  • 劉振夏
  • 藝術家
  • 國畫家
  • 美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