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藝術臺 > 畫廊 >

筆耕墨耘藝隨德馨

——記沛縣書協主席、沛縣德藝雙馨文學藝術家孟昭俊

發佈時間:2012年07月11日 12:43 | 進入美術論壇 | 來源:CNTV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早春三月,風和日暖,和孟昭俊老師約好了在他家進行採訪。

  孟老的家是小城再普通不過的一處住宅,門前塵土悠然,院落小巧有致。走進室內,朝陽的客廳面積不大但寧靜古樸,西墻上一整面木架上擺著幾方硯臺、數沓碑帖及一些石雕、瓷器,高高的筆架上吊著粗粗細細幾十支毛筆,緊挨著木架是一張方形的書案,案上放著筆墨紙硯和未完成的作品,滿室氤氳著淡淡的墨香。

  前兩年,孟老搬到市裏和兒子住在一起,平時生活深居簡出,此次回沛是應友人所邀刻寫碑文。雖已年屆古稀,但孟老身板硬朗、步履輕盈,談起書法藝術思路清晰、言語淡然,透出一種謙謙君子的泱泱大度。

  孟昭俊1941年生於張寨鎮孟雙樓村,受家學影響,六七歲時就癡迷上書法,曾經歷過衣不蔽體、食不果腹的困厄童年,及至成年,又遭遇了“十年浩劫”。參加工作之初,在當時的唐樓鄉吳莊村任教,1978年調至縣文化館任職,1984年當選縣書協主席,1985年當選市第二屆書協副主席,1992年主持縣書畫院工作。在繁忙的公務之餘,孟老始終不忘默默耕耘,為書法藝術殫精竭慮,用深厚的藝術積澱贏得了書法界的稱譽,並與書界同仁一道,為振興書壇、提攜新秀付出了大量的心血。而人生的風雨歷煉和數十年臨池的艱辛,也造就了他嚴肅精謹的作風、平正守法的習慣、與人為善的品德、寬容大度的性格。

  “始羨其為書家,終慕其為君子。……昭俊善書,以端莊富麗為宗,不秘其技,不神其術,不昂其值,不沽其利,故求學者眾而求書者夥矣。徐沛間以書法名世者比比,蕭然不售者寥寥,昭俊孤持不群,豈非君子乎!”這是孟老的好友、著名文史學家、作家田秉鍔先生對他的評價。寥寥數言,既是對其翰墨一生而終有建樹的專業方面的準確概括,更是對其風骨和品格的盛讚。

  “竹密無妨流水過,山高哪礙野雲飛。”由於自幼研習書法,遍臨諸家名帖,並有幸得林散之、武中奇、沈鵬、尉天池等名家指導,孟老博採眾長,磨礪成了自己獨特的書法藝術風格。從章法佈局、字形結構、運筆走線、用筆技巧、墨色變化到落款銜印,均自成一體,且篆、隸、楷、行、草諸體字皆能書。多年來先後為歌風臺、漢城公園、弘德園、徐州黃樓、彭園、徐州日報社、豐縣狀元碑園、山東微山湖國際書法碑林等名勝古跡題寫了大量的碑文、匾聯及石刻文字。他的蠅頭小楷,如雨打芭蕉,清絕峻爽,線條遒勁,骨肉豐滿,既有截鐵之力,又有繞指之柔。而他的行草條屏,善取連綿之勢,一氣呵成,蔚然大觀。點畫結體有初荷出水之嬌羞,承轉照應有嘉木交柯之蔥茂。

  中國是一個有悠久文化傳統的國家,就書法而言,歷代著名的書法家莫不是在繼承和創新的結合下煥發出自身新的藝術生命能量。談及書法藝術的傳承與創新,孟老説,書法是時間的藝術,是性靈、生命、學養、閱歷、情感、頓悟、想象力和紮實的書寫功力的結晶,所謂“人書俱老”,是把幾十年的生命都熔鑄其間,來不得半點虛偽和驕傲。聞其語觀其書,感覺孟老作為一位成熟而專業的書家,其作品既注重了對傳統書法藝術精髓的繼承,又融入了自身的藝術感悟,既能“嚴守法度”,又有敢於“離經叛道”的膽識與氣度。

  孟老不僅在書法藝術上達到了爐火純青的境界,更難能可貴的是,他是一位名副其實的“德藝雙馨”藝術家。多年來,除了潛心書法藝術的研究與創作外,孟老一直不遺餘力地參與縣內外文化交流活動及我縣歷史文化的蒐集、整理、保護工作,漢城公園諸多匾聯及歌風台東、西碑廊的碑匾楹聯,多由他一手複寫、題寫或重刻。

熱詞:

  • 孟昭俊
  • 書法家
  • 藝術家庫
  • 藝術臺
  • 搜索更多孟昭俊 書法家 的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