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發佈時間:2011年03月14日 16:44 | 進入美術論壇 | 來源:CNTV
仁者樂山,智者樂水。山水有仁智之德,滿維起寄情山水,畫思獨造,登玄偕秘,他苦心孕育的靈魂圖像——“青綠山水”,別樹一幟,被畫壇譽為“滿家山水”。“青綠山水”,氣度,雄強博大;筆墨,華滋渾厚;意象,清新飄逸。
山魂如詩,水魄似畫。山水詩、畫是中國山水文化中的兩大華頂。東晉顧愷之創作的《廬山圖》,是中國繪畫史上第一幅獨立存在的山水畫。廬山高僧宗炳在《畫山水序》中闡述的“暢神説”,是真正意義上的第一篇中國山水畫論。山水畫由此發端,經于南北朝,興于隋唐、五代,盛于兩宋,發展于元、明、清;一千七百多年來,歷代大師不斷探索、創新。然而,在浩如煙海,精深博大的山水畫中,“滿家山水”這類形象,在中國傳統山水畫中,無論青綠,抑或寫意,都是難尋蹤跡的。
“山水以形媚道”,滿維起的山水屬於密體小青綠,畫面多景象,大多采用方形構圖;他在繼承青綠山水嚴謹工細的法度之下,以消退了火氣的青、綠、藍為主調,襯以墨色的含蓄與凝重,在色度的明暗對比及變化中盡現空間的變化與靈動,從而避免了傳統青綠的僵硬與單調。可有意思的以其名論其畫:“滿”——構圖飽滿,充實而富有無限的張力:無論方寸之小,抑或丈尺之巨,幾乎不留空白,但滿而不塞,繁而不密,在茂密之中見空靈,博大之中獲清雅,氣象之中得意蘊。“維”——維者,線也。線是中國畫的“母語”,是有血有肉、有氣有骨、有神有韻的“生命的線”。“骨法用筆”,是中國畫造型語言的魂。滿維起説的《一畫者萬象之根》是最好的詮釋。“起”——在二度平面上做足文章,是中國畫奇絕之神。藝術圖式語言的獨樹,意味著藝術家風格的明朗標舉。“山水之變”、“山水圖騰”。滿維起張揚著自己的藝術個性,在求變、求靈、求新,乃至求靜中,營造筆墨學養的大詩意;創新形式的大境界;時空審美的大氣象。
“滿家山水”有石濤之精神,亦可見沈周之用筆、文徵明之書法、李可染之用墨、傅抱石之意境等大家之魂魄。“傳統精深博大,可以學習的東西浩如煙海。對畫家來説,沒有所本,是不可想象的,所以在歷代大師中,我選擇與自己性情喜好比較接近的石濤,希望通過石濤為突破口,進而深入傳統,得到全面修養的提升”。滿維起在繼承發揚傳統和深入自然中陶冶靈魂,熔鑄個性,探取筆墨三昧,為建構自己的山水境象突破了傳統青綠山水的模式,從傳統的三渲五染的煩瑣程序中解脫出來。尤其以水墨介入青綠,更是沖淡了青綠山水和水墨山水的界域,從而拓展了青綠山水的表現空間,同時,也豐富了水墨山水的表現語系。青綠與水墨相映成章、呼應成局;嚴謹與豪放、雄渾與清逸、內斂與外延形成了獨特的視覺衝擊力,給人帶來清新雋永的藝術美感。從而實現了由古典青綠山水向現代青綠山水的成功轉型,賦予青綠山水更為鮮明的時代精神和審美風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