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美術臺 > 畫廊 >

《潑墨八仙》的人物構圖解析——王 憑

發佈時間:2010年07月19日 15:54 | 進入美術論壇 | 來源:CNTV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點擊進入>>畫家王憑個人主頁

一、中國畫人物類構圖的重要性

    中國畫人物類構圖與山水、花鳥類有本質不同。

    中國山水畫的構圖注重高低起伏與黑、白、灰、遠、中、近景的景物關係,甚至為了表現山水中的樹木、山石、小橋、流水、人家的生動,不惜犧牲遠近關係而強調重疊與前後呼應關係。而在西畫中強調的透視是傳統山水畫最忌諱的,因為它在注重視覺“真實”中落入有悖現實“真實”錯誤的泥淖中,而中國畫的重疊法,卻在人的精神觀察層面與從山水的角度來看卻符合了世界無遠近,而只有起點與終點的精神理解層面上的“真實”,從這一點上來説,中西繪畫在觀念上本質不同。西方對景物的觀察方法出自於人的本體出發,尊重視覺“真實”。而中國畫卻出自於山水本體出發的精神“真實”,相對於山水本體來説,西方的透視法的大小變化是真實世界的錯誤結論。這正是吾理解梁樹年先生批悲鴻大師的最骨子裏的東西,在於東西方文化哲學導向不同所致。

    只有理解了這一點,才能從實際意義出發,發展停滯了一百年前進的中國傳統繪畫。

    中國人物畫的構圖則更側重人物作為比山水實物更多具靈魂特質的感情交流。所以,在傳統人物畫中,畫家們不再注意人物的遠近關係,大小比例關係,人體解剖,結構關係,更多的是注意畫中人物之間的感情交流與動作表現。同樣,這種違反西方人物畫的“科學依據”的觀察方法,是針對西方以物化高於精神觀念的昇華提高與濃縮,違悖。

    因而,中國傳統人物畫的精髓所在正在於注重人物本體的精神交流大於物質結構的合理性。而宋朝畫家梁楷的《潑墨仙人》正是此哲學的千年典範。

    而《潑墨八仙》正是此繪畫哲學延伸與發展。

    下面以《潑墨八仙》為例,對其中由於構圖變化而産生的同幅畫變成截然不同的趣味微妙的人物感情變化栩栩如生的鮮活動態組合錯覺分析,感受與學習傳統人物畫的精神妙處。

    畫家選擇用八條屏的形式來處理《潑墨八仙》有幾大妙處:
    ①由於畫家是無筆潑墨而用盡八百張紙,八條屏既獨立,又整體的關係便於畫壞了可更換。
  ②八條屏形式是純傳統的人物畫方式,這樣有利於對傳統精神的總結與繼承。
  ③八條屏可由於更換人物方位,而形成不下于六十四種組合方式,這種審美方式可帶來人物內在的動作交流與微妙的精神呼應關係。

    由於眼神是人物心靈溝通的線索,所以通過重組構圖來總結人物之間眼波曲線與視覺焦點而産生的微妙變化來體會這套畫的傳統精神延伸成果,並增加觀賞者的審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