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藝術臺 > 賞析 >

傳統村落,不能成為傳説 保護,永遠不算太遲

發佈時間:2013年10月23日 15:45 | 進入美術論壇 | 來源:光明日報 | 手機看新聞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完整視頻 完整視頻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近日,住房城鄉建設部村鎮建設司司長趙暉表示,已有1561個傳統村落被列入國家保護名錄。在工業化、城鎮化浪潮的席捲下,承載著文化內涵和民族文明的傳統村落似乎難逃消失的命運。官方數據顯示,過去10年,我國90萬個自然村消失了,速度之快令人咂舌,這其中也包含了眾多傳統村落。傳統村落的保護與發展如何繼續推進?文化傳承與經濟開發如何保持和諧的步調?城鎮化會否成為傳統村落保護的威脅?
  
       村落:無法割捨的記憶
  
       福建龍岩市連城縣北團鎮石排頭村,是一個靜謐的小村莊。71歲的鄒金富和他的老伴,是這裡全部的村民。老人説,20年前,村子裏有100多人,後來都陸陸續續搬到山外了。他兒子也搬到了鎮上,可老兩口還是堅持留了下來。“這裡是我們的根,捨不得走。”老人説。
  
       快速的城鎮化進程、農民向城市的轉移、對村落的過度開發等,導致許多村落迅速消亡。而這個僅剩兩人的小村莊,在見證城鎮化進程的同時,也可能被載入消失村落的歷史名單中。
 
       由住建部、文化部、財政部聯合啟動的首次全國傳統村落摸底調查的數據顯示,各地共上報傳統村落1.2萬餘個,僅佔全國行政村總數的1.9%,自然村總數的0.5%。其中,有較高保護價值的傳統村落現存不到5000個,數量很少。
  
       作為文明之根的傳統村落,或有珍貴的物質遺産,或有不可多得的文化遺産,它們都有著獨特的民族記憶,都打著深刻的文化烙印。它們的消失,意味著民族文化多樣性的消亡、文明的斷檔、歷史的斷裂。湖南省住建廳副廳長袁湘江曾表示:傳統村落消失,會造成傳統文化記憶的喪失,增加子孫後代了解中國文化發展脈絡的難度,從而失去對歷史的回顧,喪失未來發展的根基。
  
       在此意義上,當內涵深厚的傳統村落與快速消亡的殘酷現實“狹路相逢”時,保護就成了當務之急。在中國文聯副主席、國務院參事馮驥才看來,傳統村落就是一本厚厚的古書,很多還來不及翻閱就已經消亡了,保護傳統村落迫在眉睫。

 

熱詞:

  • 傳統村落
  • 民族文明
  • 文化內涵
  • 文化遺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