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藝術臺 > 賞析 >

非遺保護傳承仍不樂觀 如何不再“非常遺憾”

發佈時間:2013年06月14日 16:56 | 進入美術論壇 | 來源:人民日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完整視頻 完整視頻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徐州香包”傳承人井秋紅在聯展現場製作香包。

       一場熱鬧的展覽之後,非遺的保護與傳承現狀仍不容樂觀。缺人才、缺經費、缺創新……這些存在已久的問題依舊困擾著非遺項目的傳承人。

       很多人都在想辦法、出主意:非遺走進課堂、提高補貼經費、提供免稅等優惠政策……所有的努力,無非是想讓非遺不再“非常遺憾”。但是,要真正實現活態保護與傳承,還需要長期的工作。

       3月27日,雲南昆明官渡古鎮,歷時6天的首屆“昆明官渡全國非物質文化遺産聯展”落下帷幕。雲南建水紫陶燒制技藝、河北武強木版年畫、貴州苗族銀器製作技藝、陜西華縣皮影等26項非物質文化遺産項目集中亮相,引得數萬遊客駐足觀看。

       追 捧

       讓遊客直觀領略非遺魅力

       “很受歡迎,很好賣。”聯展6天,河北武強年畫博物館研究室主任陳賀芝經常忙得一邊吃飯一邊向參觀者作介紹,“武強木版年畫始於元代,以紅、黃、藍為主色調,尤其黃色顯得艷麗、明快。題材也很豐富,有門畫、窗畫、坑畫、年曆畫等幾十個品種。”

       昆明市民單女士買下一幅傳統的門神年畫,“過去都沒聽説過武強年畫,這次來看了,非常喜歡。”

       “從河北帶過來的年畫都快賣完了,還有一些商家在跟我們談批量進貨的事。但是,賣多賣少不是最重要的。”陳賀芝更開心的是“讓更多的人知道武強年畫,能喜歡上武強年畫”。

       專程從大理趕來參觀聯展的李阿姨也很開心。在官渡餌塊傳習館,她見到了已有400餘年歷史、如今卻近乎絕跡的餌塊手工製作技藝——長達三四米的大碓上,8名壯漢一起踩碓,舂制剛剛蒸好的大米,逐漸成形的餌塊散發出陣陣清香。李阿姨花20塊錢買下兩大塊手工舂制的餌塊:“雖然價格上貴一倍,還是願意買,手工做的餌塊柔軟、香甜。”

       官渡餌塊傳習館負責人金永才説,傳習館裏的10多位師傅同時上陣,從早忙到晚,每天要舂150公斤大米,製成的餌塊依然供不應求。

       河南開封朱仙鎮年畫藝術館副館長李力也覺得不虛此行。在此次聯展上,共有10個民間美術(年畫)項目。“我們可以互相學習,交流保護和傳承的經驗,這是非常好的事情。”

       “聯展為全國各地的非遺項目搭建起一個展示、交流、保護、發展的平臺。”官渡區文化館副館長王剛很欣慰。

       “此次聯展讓參觀者直觀領略到眾多非遺項目的璀璨絢麗以及傳統技藝的獨特魅力,使中華民族傳統文化得到繼承和弘揚。”活動主辦方之一、雲南省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中心主任尹家玉説。

熱詞:

  • 非遺
  • 保護
  • 傳承
  • 非物質文化遺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