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在第八個“文化遺産日”到來之際,中國民協6月6日在北京舉辦“呵護傳承人 關注守望者——非遺後時代民間文化傳承的實踐與思考”理論研討會,張錩、吳元新、劉則亭、趙興壽、楊正江等民間文化傳承人與馮驥才、羅楊、劉錫誠、陶立璠、向雲駒等民間文化學者共聚一堂,探討自加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産公約》以來我國民間文化傳承的困境與出路。
中國文聯黨組副書記、副主席李屹出席會議並講話,他説:“傳承民間文化遺産必須堅持以人為本的原則,只有保護好民間文化遺産的傳承人,才能使民間文化遺産永續傳承。因此,對民間文化的保護首先要落實到對傳承人的保護上。傳承人的每一個姿態、每一種腔調、每一個表現手法都傳續著民間文化的血脈,承載著民族的精神,述説著從古至今的動人故事。”
當下,全球化和社會現代化進程讓原本鮮活的民間文化不可避免地凋零為非物質的“遺産”。“年輕人進了城,文化留在了農村,文化傳給誰?留守的老人、鄉村學校的教師和孩子成了傳承的主體,但卻難以為繼。”苗族英雄史詩《亞魯王》傳承人楊正江説。
制約民間文化傳承的難點在哪?民間文化遺産傳承人代表劉則亭、趙興壽表示,一是傳承人的生活條件得不到改善,二是經濟利益的驅動造成民間文化傳承斷裂,三是文化空間的破壞讓民間文化失去存在的基礎,四是非文化因素的侵蝕造成民間文化的變異。
民間文化的保護和傳承離不開專家學者的學術支持。長期以來,以中國文聯副主席、中國民協主席馮驥才為代表的民間文化學者和民間文藝工作者,在搶救保護優秀民間文化中發揮了學術引領的重要作用。
馮驥才説,20世紀頭十年,我們通過全國性的搶救保護,摸清了非遺項目及其傳承人的家底,特別是有了《非遺法》以後,基本建立了一個完備的非遺保護體系。同樣在這十年,我們遭遇了非常快速的城鎮化,剛剛摸清家底的非遺全面瀕危,過度商業化是非遺保護的致命問題。
“我們進入了一個從申報轉向保護的非遺後時代,如何保護?第一,要敢於對不良現象展開文化批評。第二,不能把非遺全面推向市場。第三,非遺保護要和傳統村落保護結合起來。第四,傳承人要有擔當。第五,專家不能缺席,要立足田野,永遠和傳承人在一起。”馮驥才説。
長期致力於民間文化傳承研究保護的學者曹保明、劉錫誠、劉曄原、巴莫曲布嫫分別發言。研討會由中國民協副主席潘魯生主持。來自全國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民協的負責人出席會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