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80多歲的費保齡在給北京扎燕風箏上色。 楊巍 攝 |
“這是件積德的大好事!”撫摸著嶄新的《東城區非物質文化遺産代表性傳承人譜係大典》,被列入國家級非遺保護名錄的北京扎燕風箏傳承人、86歲的費保齡老人讚不絕口。翻開書中自己關於扎燕風箏的口述,老人的欣喜之情溢於言表:“這書裏的人我幾乎都認識,要沒有政府支持,任這些手藝自生自滅,早看不著這些絕活了。”
近日,北京市首部由區縣編輯的“非遺傳承人家譜”——《東城區非物質文化遺産代表性傳承人譜係大典》出版發行。該書收錄了東城區包括傳統音樂、曲藝、醫藥、民俗在內的八大類70個非遺項目,126位進入區級、市級、國家級非遺名錄傳承人的傳承項目、從藝歷程、個人成就和代表作品等信息一一載入,被傳承人評價“留住了東城非遺的根”。
三百萬字初稿
“老崇文區是非遺的窩子,捏泥人的、做景泰藍的、象牙雕刻的都在這兒。”原住在北京東三條的費保齡回憶道。2010年老崇文區和舊東城區合併後,非遺項目多了,保護的責任也日益增大。截至2012年年底,東城區有118個項目進入區級非遺保護名錄,其中27個進入國家級名錄,52個進入市級名錄,被命名的代表性傳承人有207名。如何保護好這些非遺項目,留下珍貴史料,讓非遺傳承人發揮應有的作用,對東城區文委來説是亟須解決的問題。
“認定傳承人和掌握技藝的真實性和權威性,不但便於史料留存,也有益於該項技藝未來的發展和創新。”提及編輯該書的初衷,東城區文委主任李承剛表示。認清了形勢,2010年底,由東城區非遺保護中心&&、東城區第二圖書館地方文獻部負責採訪的10余人的工作小組很快成立。
讓東城區非遺保護中心主任楊建業沒想到的是,這項梳理非遺傳承譜係和發展脈絡的工程用了3年時間。“約傳承人就很困難,出國的、生病的,很難湊齊,採訪人數多達百位,基本上每天都在採訪,加上整理錄音,花費了近一年時間。有的傳承人手藝好但不善於表達,得蒐集大量資料完善補充。”楊建業還説,書籍初稿完全忠實錄音,有的人談三四個小時,整理成文字最少也有兩三萬字。初稿完成後,編輯們逐一核實地名、人名,每位傳承人刪減到3000字,著重突出技藝傳承的部分。
和時間賽跑
採訪中,東城區第二圖書館地方文獻部主任馬寧發現,他每次採訪都要帶些紙巾,因為傳承人每每提到傳承艱辛,便會忍不住掉眼淚。“現代社會對名利的追逐和傳承人對藝術道路的堅守使他們的傳承道路充滿坎坷,每次採訪對他們來説幾乎都是一次人生的回憶史。”馬寧感慨。
“葡萄常”料器是北京獨有的以葡萄為造型的玻璃工藝品,因慈禧太后的封賞而得名。隨著時代變遷,“葡萄常”幾度沉浮,傳承此技藝的常家五女在“文革”中有4人去世,只剩年近古稀的唯一傳人常玉齡,幾近絕跡的手工藝得以保留。“葡萄常”的第五代傳人常弘回憶起師傅常玉齡以及傳承過程的辛酸時幾度哽咽。
令人遺憾的是,景泰藍製作技藝的國家級傳承人錢美華在該書策劃之前已經去世,智化寺京音樂的傳承人張本興、北京木雕小器作傳承人馬慕良在該書未出版之前也紛紛過世。“寫書時馬老已經因癌症住院,其間多次問起書的進展,並向我們提供資料。”馬寧説,“傳承人很多去世了,民間藝術面臨無法傳承的危機,所以一定寫好這本書。”
跟當初預期“有點距離”
在大家認真完善每個細節的同時,楊建業也坦承,該書跟當初的預期“有點距離”。“我們本想根據傳承人的口錄,加上歷史資料出一張採錄光盤,但這次沒有實現。非遺兩年申報一次,非遺名錄不斷擴展,傳承人也不斷增加,我們準備兩到三年修訂一次。”楊建業還説,通過編書他發現很多傳承人有很高的造詣,也有很多重要的作品,但資料保存得不是很完善,師徒之間的傳承關係也不是很明確,這是一個亟待解決的問題。
“出一本書是遠遠不夠的,東城區針對傳承薄弱的非遺項目開辦了傳承人研修班,今年還準備做‘非遺大講堂’,請非遺保護專家和傳承人給市民授課,向社會普及非遺知識,使非遺保護觀念深入人心。”李承剛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