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隨著收藏熱在我國各地再度興起,民辦博物館正如雨後春筍般成長起來。國家文物局副局長宋新潮28日在上海表示,民辦博物館建設應避免“重收藏、輕博覽”的誤區。
28日,國家文物局在上海舉行“國有博物館對口幫扶民辦博物館試點總結暨經驗推廣會”。宋新潮在會上介紹,我國目前有3400多座博物館,並以每年約100座的數量不斷增加,其中目前統計在冊的民辦博物館達456家,佔總量的13%。
他説,民辦博物館是我國博物館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但時下也有部分熱心人士存在一些認識上的誤區,如把私人陳列室誤當成民辦博物館,以為數十件展品擺放在社區住家內就是一座博物館。
宋新潮説,作為一項國際公約,國際博物館協會章程明確規定,“博物館”具有永久性、開放性、公益性,因此那些隱藏在私密場所偶爾對外開放的陳列室,或是以贏利、增值等為目的的收藏展覽或陳列,都不能與真正的民辦博物館畫等號。
據了解,自2008年以來,我國公共博物館已逐步實施免費開放,民辦博物館雖未納入免費行列,但要維持公益性的長期對外開放,其運營管理也始終是一大難題。自2011年起,國家文物局在山西、上海、四川三地開展了“國有博物館對口幫扶民辦博物館”試點工作,在藏品管理、展示服務、人才培養等方面進行了探索。國家文物局和部分地方政府通過購買服務等形式向民辦博物館提供了部分資金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