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雕版印刷技藝,是揚州唯一主體傳承的世界“非遺”項目。數十年來,廣陵雕版刻印社在鳳凰橋街內,傳承著千年墨香,亙古技藝。如今,為了配合市政府重大工程項目,世界“非遺”搬家了。他們搬到哪去?在搬遷過程中,那些珍貴的版片、松煙墨將如何保存?
住了34年的刻印社搬家了
漫步在鳳凰橋街的廣陵古籍刻印社內,綠樹成陰,涼風習習。“廣陵古籍刻印社1978年在鳳凰橋街‘復社’,這些樹木,也都是當年員工們栽種下去的,當初的小樹苗,都已經長得這麼高了!”曾擔任過刻印社社長的管世俊説道,“那時候,社裏都是瓦礫堆,我們堆砌了一座小假山,栽上了很多樹木,還有兩株在當時特別稀罕的瓊花。”
管世俊回憶説,廣陵古籍刻印社前身是在古籍書店的古籍修復小組。到了1960年,搬遷至高旻寺內工作,不光修復古籍,還增加了修復版片的工作內容,並徵集到其他城市的珍貴版片,這時,才正式命名為“江蘇揚州廣陵古籍刻印社”。
在很多從事雕版印刷技藝的員工心中,鳳凰橋街都有著十分特殊的記憶。不但因為時間長達34年,還在於經過幾代雕版人的努力,終於在2009年10月,成為世界“非遺”,而揚州廣陵古籍刻印社,正是這次申報的主體單位。這一項古代文明,終在鳳凰橋街內,放射出熠熠光彩。
如今,為了配合市政府重大工程項目,世界“非遺”開始搬遷。刻印社社長朱世生介紹,目前全社正搬往友誼路,原揚州鞋廠的地址。大約3年之後,還將搬往工藝坊附近。在暫居地,揚州雕版除了維持正常工作外,還將原汁原味地重現雕版技藝展示館,既有整套工藝流程的展示,也有古今雕版印刷精品的陳列。
刻印社寶貝如何搬?
作為世界“非遺”項目,廣陵古籍刻印社內存有大量寶貝,這些寶貝在搬遷過程中,會不會受到損傷?朱世生説,已制訂了非常詳盡的計劃。
目前,刻印社內存放有3萬多塊版片,最早的有明清版片。這些版片在平時,存放在恒溫的環境中。因為版片中含有糖分,所以容易生蟲,每隔兩三年,就要進行一次藥物熏蒸滅蟲。而平時對於版片的刷印,也是一種殺蟲的過程。
此外,社內還有20萬個活字。這些版片和活字在搬運過程中,先進行整理記錄,再用紙張一一隔開,最後打包搬運。現在雖是高溫,但這些版片年代久遠,已經定型,溫度不會對其造成影響。到了新址之後,也會騰出專門的空間,用來放置這些版片、活字。
用來雕版印刷的松煙墨,一直都是揚州雕版印刷的“獨門絕技”,用松煙墨印刷出來的産品,味道醇厚,字跡清晰。這些松煙墨是取自江西景德鎮瓷窯的松煙灰,經過一系列複雜工序和絕密配方,存放三冬四夏而製成。中科院曾經想買墨或配方,都被婉拒。如今的松煙墨,存放在社內展示館的地下,便於保存。而搬遷新址之後,刻印社已經準備好了8口直徑1.5米的大缸,將松煙墨埋存在地下,以備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