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這座四合院的大門開在東南角,而王府的大門開在正中間;這個院子的屋脊上也沒有象徵級別的脊獸,説明這是一座民居!”昨天下午,64歲的李耀民在國家博物館一手指著紫檀雕民宅四合院,一邊向其他參觀者侃侃而談。其實,他是一名普通參觀者,當天也是衝著觀賞這座特殊的四合院而來的。
“京味兒北京非物質文化遺産展”已在國家博物館開展四天,雕鏨塑作、扎繪織繡、琴棋書畫、傳統醫藥和表演競技吸引了眾多參觀者。這座紫檀雕刻的完整三進院落四合院,雖然陳設在館裏的一角,卻格外引人留連駐足。工作人員王玉芝介紹,四合院長7.4米,寬5.25米,高1米,大小相當於一座真實四合院的十分之一。在整個“京味兒”展覽中,這座四合院的體量是最大的。
從報上得悉展覽消息的李耀民一大早就從石景山趕過來,整天都泡在現場欣賞展品。“這個紫檀四合院很逼真,比例和結構特別協調,做得惟妙惟肖。我看過北京很多四合院故居,像婉容故居、劉墉故居,就是這種四合院結構。”他嘖嘖稱讚道,自己還是頭一次看到這種紫檀四合院,感到特別親切,感覺非常美。很多參觀者也像李耀民一樣對這座紫檀雕刻讚嘆不已,既有老年北京人,也有不少外地遊客,還紛紛拍照留念。
在紫檀四合院展臺的一旁,非遺傳承人孫春鳳擺了一張小桌,桌上放著數十把刻刀,而她的手中正熟練地雕刻著一個紫檀筆筒。參觀者把她包圍了起來,七嘴八舌地提問,對紫檀四合院的木材、雕工和建築結構充滿了興趣。“紫檀木是中空的嗎?”“紫檀木的密度多高,放在水裏能沉底嗎?”面對一連串類似的提問,孫春鳳都一一熱情回答,但一點也不影響她手中的活兒。
這座紫檀四合院由中國紫檀博物館提供,孫春鳳也參與過雕刻這件大型工藝品。該博物館館長陳麗華是國內有名的民間紫檀木收集者,曾于上世紀八十年代到印度原始森林,冒著生命危險採集了一批紫檀木。有了這一批珍貴的木材,也才有機會雕刻大型紫檀工藝品。“當時的紫檀木市價約兩三萬元一噸,現在已經飛漲到一百多萬元一噸。但館長有著老北京情結,不計較成本、人力,就是為了做一個立體的四合院模型。”孫春鳳説,這也是傳承老北京的四合院文化。
這座紫檀四合院不僅原材料昂貴,人力上也極為費功夫。“我們是上世紀90年代做的這個四合院,上百名手藝熟練的工匠幹這個活兒,先後做了一年多才完工。”孫春鳳回憶,自己也參與其中,還一刀一刀雕刻四合院的窗戶、屋瓦、木雕,耗費了巨大的精力。“整個四合院都是用榫和卯拼接起來的,沒有用一顆釘子,技術難度很大。”她晃了晃手中的刻刀説。
“紫檀本身就很貴重,加上複雜的工藝,這座四合院的價值肯定不比買一座真正的四合院的價格低。”70歲的老人孔維章感嘆,整件工藝品的格局很正宗,符合經典的老北京四合院格局。孫春鳳説,這座紫檀四合院很難估價,現在紫檀極度稀缺,以後可能沒法再雕刻這樣的大型紫檀工藝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