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藝術臺 > 畫廊 >

靳之林:我的心在黃土高原

發佈時間:2012年04月19日 17:24 | 進入美術論壇 | 來源:光明日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油畫《公社女書記》(中國美術館收藏)

油畫《壺口激流》

靳之林

       人物簡介

       靳之林,1928年生於河北灤南縣。1947年—1951年就學于國立北平藝術專科學校和中央美術學院,油畫師從徐悲鴻、吳作人、馮法祀先生,國畫師從齊白石、李可染、李苦禪先生。1951年—1961年任教于中央美術學院。1973年—1985年赴延安落戶。現為中央美術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學術委員會顧問。

       多次在國內外舉辦個人作品展。油畫《南泥灣》曾參加中國美術館《二十世紀中國美術大展》和《二十世紀中國油畫展》。油畫《公社女書記》入選中國美術館《中國油畫肖像畫藝術百年展》和《中國美術館百年展》等,多幅作品被國內外重要展館收藏。

       著有《抓髻娃娃》、《生命之樹》、《綿綿瓜瓞》、《中國本原文化與本原哲學》、《中國民間藝術造型體系》等學術專著並翻譯至多國。

       係“國務院有特殊貢獻的政府津貼專家”,曾獲法國功勳與敬業最高頒獎委員會頒發的“為人類特殊貢獻獎”金質十字勳章,獲中國文聯頒發的“從事新中國文藝工作60年榮譽證書”等。

       聽説靳之林要回北京,就連80多歲有嚴重關節炎的老郝,也在孫子的攙扶下,拄著拐杖一瘸一拐地來了。夯夯家裏的人越來越多,炕上炕下挪腳的地方也沒了。

       “靳老,聽説你要回北京,我們都為你送行來了,你給我們村辦了那麼多好事,我們子孫後代都不會忘記你。”老郝説。

       “這可不敢當,我感謝你們都來不及,我上山畫畫坐的毛驢車是你們拉的,飯是你們送的,熱炕頭是你們燒的,這些我心裏明白著哩。”

老郝迫不及待地説:“我老郝黨齡60多年了。從合作化以來當過40多年的村領導,從來沒見過我們村搞得這麼紅火。誰能曉得這裡有個黃河乾坤灣,小程能建起民間藝術村,碾畔能辦起民俗博物館?要不是你這個能人來,怎會在這裡搞起黃河文化旅遊?真是連門兒也沒有。”

       大家説:“真是,真是,這誰不曉得。”

       這時,夯夯的婆姨讓人們騰出地方來,招呼靳老吃飯。有人急忙將炕上的被子疊在一起,讓靳老當作凳子坐。大瓷碗盛著米湯,熱氣氤氳,騷動的人們漸漸靜了下來……

       2012年4月16日,國家大劇院展出了“黃河的協奏——靳之林黃河專題油畫作品”。83歲的老畫家,指著墻上一張張舊照片,回憶起10年前在陜北小程村采風的往事,鉅細靡遺,歷歷在目。仿佛他的人回到了北京,他的心卻留在了黃土高原,伴隨著滔滔黃河水,百轉千回,日夜奔騰。

       他跪在延河邊上,讓臉貼上水中寶塔山的倒影

       提起畫家靳之林,人們立刻會想起那充滿泥土氣息,瀰漫時代氛圍的油畫《南泥灣》,那幅用奔放筆法描繪的憨厚質樸的《陜北老農》,那一大批與陜北、延安有關的創作、寫生,綿延起伏的黃土高坡,白雪飛舞的延安古城……

       1948年,還在北平藝術專科學校學畫的靳之林,偶然見到了古元的木刻《菜圃》,深受震撼。“這裡沒有俄羅斯西伯利亞大森林的情調,也找不到19世紀法國印象派繪畫的色彩,一切都是中國西北黃土高原獨特的濃厚質樸的色彩和氣息。”

       如果沒有遇到古元,靳之林或許會在抽象派的道路上走得很遠。“我狂熱地追求這種風格。小的時候,就是不想畫人,我覺得世界上最臟的是人,我追求陶淵明的境界,‘田園將蕪胡不歸?’。”

       一幅《菜圃》幾乎是奪魂攝魄,將出生在河北的靳之林引向了一塊完全陌生的土地——黃土高原,在這裡他拾回了藝術生命的“自我”。

       1959年到1961年間,為創作革命歷史畫《毛澤東在大生産中》和《南泥灣》,靳之林兩次來到延安,數十年的渴望終於實現,他跪在延河邊上,這是古元木刻里拉手踩著鵝卵石過河的地方,他儘量將身子湊前,讓臉貼上水中寶塔山的倒影。

熱詞:

  • 靳之林
  • 藝術家
  • 畫家
  • 藝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