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作為我國非物質文化遺産的保護方式之一,“生産性保護”的實施給非遺保護工作帶來新的思路。然而,作為擁有悠久歷史的傳統手工藝,非遺項目在面對市場開發和銷售的過程中,也時常迷失方向,如機器刻製的皮影、複製印刷的唐卡等,這些機械産物使得非遺製作技藝發生了扭曲和改變。如何把握好非遺保護與開發之間的“度”,怎麼更好地實施“生産性保護”?“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産生産性保護成果大展”舉辦期間,文化部非遺司在京召開座談會,與會專家學者就非物質文化遺産生産性保護與合理利用的關係等話題展開了討論。
産業利潤補貼非遺生産
非遺産品滿足社會需求,這是非常重要的,但是更重要的是文化的傳承。如果説我們把這種核心和基因改變了,傳給後人的就成了轉基因的技藝了。”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工作專家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周小璞表示。
非遺保護的核心就是堅持真實性、整體性、傳承性。然而,在實際生産中,傳統手工藝費時、費工卻賣不上價的現狀,讓很多非遺項目不得不選擇“另辟蹊徑”。
作為中國四大錦之一的蜀錦,以色調明艷、紋飾精細、圖案繁華著稱,記者在“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産生産性保護成果大展”現場看到,一個鑲有蜀錦繡片的皮包標價1000元,一個全裹蜀錦的小手包需要500元。蜀江錦園的企劃經理黃黎航告訴記者,即使這樣的價格,也並沒有多少盈利空間。“使用手工織機按照傳統的方式織錦,兩個人不停工作8小時,才能織出7厘米。”黃黎航指著墻上的展品説,一幅長1.5米、寬80厘米的蜀錦《百子圖》一般能賣到1.2萬元,需要工人織上3個月,而每個工人的月工資在三四千元,光人工成本就超出了售價。
為了生存下去,蜀江錦院用3種機器同時開工:傳統手工織機、上世紀80年代的木織機和現代數碼織機。“從效果上看,木織機織出的蜀錦不如傳統手工織機的精細,而數碼織機生産的則更接近印刷品。”黃黎航告訴記者,只有這樣才能養活企業,保護住最傳統的蜀錦工藝。
“南京金箔工藝是我國第一批非物質文化遺産項目,但是目前主要産品都是機械化生産。”南京大學教授、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工作專家委員會委員徐藝乙説,他們申報非物質文化遺産的部分是把有手工操作經驗的傳承人單獨區分出來的,一方面進行規模化生産,一方面進行傳承,用産業化利潤來補貼非物質文化遺産。
“非遺生産性保護應該包括兩個平臺。”周小璞表示,第一個平臺是堅持傳承下來的核心技藝,同時培養更多的後繼人才。在另一個平臺上,則可以擴大生産規模,更好地來擴大消費、增加就業。這兩個平臺應該相輔相成、齊頭並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