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藝術臺 > 賞析 >

二月初一“中和節”漸被遺忘 古時朱元璋祭社稷

發佈時間:2012年02月22日 16:13 | 進入美術論壇 | 來源:中國新聞網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今天是農曆的二月初一。現在的老南京人,尤其是農家,仍喜歡説“二月二(農曆),龍抬頭”。其實在過去,這一天之前的二月初一是非常隆重的“中和節”。唐代官員李泌曾經上書給德宗皇帝,説正月裏節日多,而二月裏無節日,請將二月一日定為祈求豐收的中和節。百官紛紛上表贊同,遂定此節。演變到後來,人們把中和節與祭社稷神合二為一,並把第二天紀念土地神誕辰也納入其中,而“中和節”這一原有的節名反而被人逐漸忘卻了。

       朱元璋二月初一祭社稷

       古人常説:“國之大事,在祀與戎”。“祀”即祭祀,“戎”即軍事,即治國之道,在於文武兼備,缺一不可。而上至帝王將相官吏,下至書生百姓,又口口聲聲以“社稷”指代國家。“社”是社神,即土地之神;“稷”是稷神,是五穀之神。歷朝歷代,國家和民間都要祭祀社神、稷神。尤其是朝廷,更要建立社壇稷壇。

       南京是六朝古都,在這裡建都的第一個朝代“東吳”卻是個例外。當時,東吳群臣紛紛上表求建社、稷等神壇,吳大帝孫權卻説:“普天之下,莫非王土”,意思是普天下的江山都是皇家的,不必多此一舉。所以,《六朝事跡編類》説:“終吳之世,未暇禮文。宗廟社稷,不見於史。”

       南京由朝廷正式建國家級神壇始於東晉建武元年,分建三個神壇,其中有一個社壇和一個稷壇。以後在南京建都的歷朝歷代都相沿之,只不過地點、位置時有不同。

       明太祖朱元璋在建宮城時,仔細考量歷朝歷代的禮制,覺得將神社、稷神分祭實在不妥:“以為五土(即社神)生五穀(即稷神),所以養夫民者也。分而祭之,生物之意若無所施,於是合祭為一。”於是,朱元璋把社壇、稷壇合二為一,名為“社稷壇”。

       據已故著名南京學者朱偰先生考證,南京明故宮午門之南,端門之左,為“社稷壇”(今廢)……再參見朱先生復原繪製的《明代宮城圖》,可見社稷壇西鄰並緊挨著今存于南京午朝門明故宮遺址公園的中軸線。

       朱先生的《金陵古跡圖考》認為,南京該社稷壇“證以北京故宮之社稷壇,地位正屬相當……觀其體制,全然與北京社稷壇無異”。

       南京史上最隆重的春祭社稷大典,是在洪武元年(1368年)二月初一。朱元璋親率百官至社稷壇,行三拜九叩大禮,奉三牲等祭品,樂隊奏祭樂,演顯示文德武功之舞蹈。

熱詞:

  • 中和節
  • 祭社稷
  • 文化遺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