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藝術臺 > 畫廊 >

齊白石的北漂足跡:法源寺結緣陳師曾(圖)

發佈時間:2011年12月31日 17:17 | 進入美術論壇 | 來源:北京日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畫家齊白石

       2012年1月1日,是畫家齊白石148週年誕辰。齊白石于1864年1月1日出生於湖南湘潭。1917年,53歲時為躲避家鄉兵匪之亂而漂泊北京。他在古都一住就是40年,先後搬遷十余處,處處留下詩情畫意。

       這是一個典型的因禍得福的故事。若不是當時湖南兵匪橫行鄉里,齊白石定不會以知天命的年紀背井離鄉、遠赴京城,當然也就不會再有與畫壇知己陳師曾的相遇,不會再有陳、齊二人轟動東瀛、驚艷於世的畫展。

       正是這樣一次看似偶然的島國畫展,使得畫家齊白石的天縱之才揮灑淋漓,其藝術作品令世人傾倒、隨歲月增值便成為必然。成名事宜趁早,這是誰説的?但在齊白石的身上卻不符,他27歲才正式拜師讀書、學畫,直到58歲才享譽京華。

       行走,行走在當年原本落魄、門庭冷落、畫作無人問津的北漂五旬翁——齊白石所行走的衚同中,遙想他在藝術創作的道路上“衰年變法”的勇氣、膽識與堅韌,不禁為生命頑強進取所擁有的巨大潛質和上升空間所慨嘆。

       旺盛的藝術創作生命自五十歲始——倘若沒有齊白石成功的先例在,恐怕只是癡人説夢。與其説齊白石那熱愛自然萬物、熱愛生命的畫作給予後人藝術的啟迪,不如説他藝術創造的大器晚成讓我們認識到生命的潛能。

       更加感人的是當年衚同四合院中,面對日本強盜的軟硬兼施與威逼利誘,畫家齊白石所表現出的一身凜然正氣、一腔愛國情懷。今天,如果説他的一幅畫作已經拍賣到4億多元人民幣的天價,那麼他的愛國情懷則是一筆無價的財産。

       琉璃廠賣畫南紙鋪,

       法源寺結緣陳師曾

       北京歷史文化厚重,僅一法源寺便留下兩位世界文化名人掌故。1917年畫家齊白石曾經暫住僧房;1924年詩人泰戈爾賞丁香于古剎。

       古都建城800年,而法源寺可上溯至1300多年前的唐代。如今中國佛學院、中國佛教圖書文物館在此安家,同時供遊人遊覽參觀。

  冬至時節,朔風凜冽,樹葉凋零,花香不再。但法源寺內鳥鳴啾啾此起彼伏,足以替代一個樂隊的音響。廊間墻壁上書錄的白居易禪詩,于“鬧”中取靜,讀之有味:“花非花,霧非霧;夜半來,天明去。來如春夢幾時多,去似朝雲無覓處。”

  從遙遠的湘潭故里飄然而至的齊白石,當年下榻于哪間房屋已經無人知曉。整日唸經的幾位年輕僧人也只識佛珠,不認白石。“畫家齊白石在這裡住過?”“這個不知。”“問問別人。”只見寺內東廂,齋堂、方丈院及僧舍還在;西廂,也尚存少許僧房。如果能考證當年畫家所居的具體房間,立一牌匾,豈不是雅事一樁,供後人觀瞻。而這裡的山門、天王殿、大雄寶殿、憫忠臺……也都曾留下畫家的足跡。

熱詞:

  • 齊白石
  • 北漂
  • 結緣
  • 陳師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