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廣東非遺廣彩 |
11月30日上午,中山大學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産研究中心、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在北京西單的廣州大廈正式發佈了國內首部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髮展報告——《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髮展報告(2011)》(以下簡稱《報告》)。“2001年的5月18日,崑曲入選聯合國首批‘人類口頭和非物質遺産代表作’,‘非遺’這個名詞正式進入國人視野,到今年正好十週年”,報告主編、中山大學非物質文化遺産研究中心主任康保成接受本報記者專訪時表示,“今年6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非物質文化遺産法》正式頒布實施。這兩個都是中國非遺保護的標誌性事件,也是我們為什麼選擇今年發佈首部報告的原因。”
中國“非遺熱”
曾推動聯合國保護步伐
報告將十年來的中國非遺保護劃分為三個階段:從2001~2004年,是“保護工作起步”階段。其間崑曲和古琴入選“人類口頭和非物質遺産代表作”名錄,中國簽署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産公約》,標誌著從學界到官方,都開始認同“非遺”這一概念。雖然在這一時期“非遺”仍立足未穩,人們習慣上仍舊使用“民族民間文化遺産”的術語,但實際上跟後來的“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一脈相承。
2005~2008年,是保護工作全面展開的階段。以名錄申報和認定為軸心。2006年和2008年,國務院批准公佈國家級非遺代表作名錄1028項,先後兩批公佈的傳承人也達700多人,從2006年起,每年六月的第二個星期六被定為“文化遺産日”,由於非遺保護髮展之快和波及範圍之廣,有學者甚至稱其為一場“運動”。中國的申遺熱也推動了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非遺保護步伐。聯合國名錄的申報要求最初是“成員國每兩年只能提交一個候選項目”,但從2009年開始,這一數字被大大突破。這很大程度上是受到中國非遺熱的影響和推動。
2009年至今,中國非遺工作步入規範化階段。除了《非遺法》的實施,2011年公佈的第三批國家級非遺名錄僅從3000多個申報項目中選擇了191項,“目的在於把真正具有民族文化價值和典範意義的項目提高到國家級層面”。這表明前一階段的“申遺熱”開始退燒,非遺保護逐漸趨向科學化、理性化、法制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