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藝術臺 > 資訊 >

文藝事業發展綜述:百花回報沃土 藝術紮根人民

發佈時間:2011年11月17日 15:21 | 進入美術論壇 | 來源:光明網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迎接第九次文代會第八次作代會

       百花回報沃土 藝術紮根人民

       ——黨的十七大以來我國文藝事業發展成就綜述

       2006年11月10日,中國文學藝術界聯合會第八次全國代表大會、中國作家協會第七次全國代表大會在北京召開,吹響了時代進步的號角。

       一切有理想有抱負的文藝工作者,都要擔當起時代賦予的神聖使命,積極投身謳歌時代的文藝創造活動。”

       ——胡錦濤總書記在中國文聯第八次全國代表大會、中國作協第七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講話 (2006年11月10日)

       這是黨和人民的期待,也是時代的召喚。

       五年來,特別是黨的十七大以來,我國的文藝事業取得了長足進步和嶄新成就,呈現出百花齊放、生機勃勃的繁榮景象,在戲劇、電影、電視、音樂、舞蹈、美術、曲藝、民間文藝、攝影、書法、雜技各個領域都取得了輝煌成績。

       文藝千古事 浩歌唱大風

       五年來,中國文聯及各團體會員自覺服務黨和國家工作大局,積極開展了一系列主題鮮明、聲勢浩大、影響廣泛的大型文藝活動。在迎接慶祝宣傳黨的十七大、改革開放30週年、新中國成立60週年、建黨90週年的熱烈氛圍中,在香港澳門回歸10週年、國家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10週年、西藏和平解放60週年等一系列紀念活動中,在北京奧運會、上海世博會、廣州亞運會期間,藝術家們以自己的方式,記錄時代發展的每一次心跳:書法美術攝影民間藝術精品展、全國文聯絡統世博采風、“改革開放頌”系列演出、小戲小品展演、舞蹈精品演出、慶祝建黨90週年曲藝演出周、“唱響中國”徵集評選……

       時代在前進,藝術家們的目光和筆觸始終追尋著那永不停歇的腳步。他們用自己各種方式的藝術創作,大力弘揚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著力展示黨領導中國人民進行革命和建設的豐功偉績。文藝千古事,浩歌唱大風。

       獎盃引風尚 倡導高品位

       日前,一台名為“百花芬芳”的中國文聯舞臺藝術金獎作品文藝晚會在北京舉行。20個節目均在充分繼承的基礎上融入了時代元素,既傳統又時尚。它們都曾獲得過音樂“金鐘獎”、舞蹈“荷花獎”、戲劇“梅花獎”、曲藝“牡丹獎”、雜技“金菊獎”、民間文藝“山花獎”等本藝術門類的金獎,讓觀眾大飽眼福。

       儘管晚會超常規地持續了3小時,但仍無法全面展示各藝術門類的全貌。五年來,中國文聯及其所屬各藝術家協會加強和改進全國性文藝評獎工作,注重提升各文藝獎項的科學性、權威性。除上述舞臺藝術門類外,由中國文聯主辦的電影“金雞百花獎”、電視“金鷹獎”、攝影“金像獎”、美術“美術獎”和書法“蘭亭獎”業已成為享有盛譽的文藝獎項,並催生了一批精品力作。各門類的大獎從一個側面記錄了我國藝術事業的成長年輪和豐碩成果。

       比如,自2006年以來,三屆中國電視“金鷹獎”電視劇評選參評劇目連續增長,反映出我國電視劇生産規模的擴大。自2005年以來,我國電視劇年産量均在14000集以上,電視劇創作繁榮的數量基礎已經奠定。

       又如,中國曲藝“牡丹獎”參賽的曲種覆蓋面日漸廣泛,第五屆報送節目就涵蓋了71個南北曲種,其中蘇州評彈、寧波走書、潞安大鼓、福建錦歌、四川竹琴等36個曲種入選了前兩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如今它們老樹新枝、重煥青春,充分體現了“牡丹獎”在推動曲藝藝術傳承發展和創作水平提高方面所起到的示範和推動作用。

       推動創作的同時,各文藝門類還以獎項為標桿,用獎項引領藝術創作,堅持導向性。音樂金鐘獎流行音樂大賽自第七屆起,向社會自由音樂人敞開大門,最廣泛地吸引優秀的流行音樂創作和演唱人才,還特別增設了“港澳臺展演選拔賽”,使港澳臺籍音樂人有機會參與“金鐘獎”,社會反映熱烈。

       為創作出具有中國特色、中國風格、中國氣派的優秀作品,藝術家們正在不懈努力。

       鄉野擷芬芳 釀蜜謝沃土

       民間有大美、生活有真情。到基層、到群眾中去汲取營養和力量,是藝術家們的共識。革命紀念地和革命老區、少數民族地區、邊疆地區,藝術家的足跡遍及祖國大地。廣大藝術家在人民群眾的火熱生活中得到藝術感悟和思想啟迪,不斷有反映時代巨變、描繪人民群眾精神圖譜的精品力作面世。

       “文章合為時而著,歌詩合為事而作。”當四川汶川大地震、青海玉樹大地震、甘肅舟曲泥石流、南方冰凍雨雪、西南乾旱等重大自然災害咆哮而來時,藝術家們義無反顧地走進災區,走近受災群眾,捕捉動人的瞬間,挖掘獨特的題材,用筆記錄英雄的壯舉,用歌祈福祖國的安寧,用心感謝人民的恩澤,創作出了一批反映抗震救災典型事跡的精品力作。

       把優秀的作品和精湛的藝術奉獻給人民,一直是中國文聯及各團體會員努力的方向。廣場上,紅色歌曲鏗鏘有力;黃河畔,安塞腰鼓激情豪邁;田埂邊,評書相聲説學逗唱;茅屋前,鄉音款款無限關愛……五年來,僅“送歡樂下基層”活動就派出2000多支慰問團隊,組織近萬人次知名藝術家和文藝工作者深入到革命老區、受災地區、貧困地區、邊疆地區、企業廠礦、軍營哨卡和國家重大工程建設工地等,直接受益群眾1000多萬人。

       除了長年不斷的各種慰問和采風活動外,中國文聯的各類公益性文化惠民活動也在神州大地如火如荼地開展。他們舉辦全國新農村少兒舞蹈展演、全國少數民族曲藝展演、新農村電視藝術節、中國書法進萬家、少兒合唱歌曲進校園等,還扶持建立農村文藝活動示範基地,培訓農村文藝骨幹,幫助開展群眾性文藝活動,留下一支不走的文藝隊伍。

       百花回報沃土,藝術紮根人民。偉大的時代給予了藝術家們豐富的創作靈感與素材,在人民的偉大中,他們獲得了藝術的偉大。

熱詞:

  • 文藝事業
  • 人民
  • 發展綜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