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藝術臺 > 賞析 >

理性思考:民俗類非遺項目本真性

發佈時間:2011年09月20日 15:31 | 進入美術論壇 | 來源:中國文化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沙頭角沙欄嚇村吳氏家族特有的沙頭角魚燈舞,被改編成了各種版本的魚燈舞,本為清一色的男子舞蹈卻變成了女子舞蹈或者由男女共舞,傳統的馬步也不見蹤影。祖先傳下來的民俗被篡改了,這讓吳氏村民不解甚至不滿。

       民俗來自於民眾,傳承於民眾,是深藏在民眾的行為、語言和心理中的一種力量。它深植于某個特定群體,在時間上,一代代傳承下去;在空間上,會由一個地域傳播到另一個地域。

       毋庸置疑,民俗會隨著時代和社會的變遷而演變,甚至消亡。因為民俗需要一定地域一定歷史時期人們的自覺參與。如果民眾的參與意識與自發性減弱了,或者可參與的人少了,那麼它將可能走向消亡。

       對於瀕臨消失的民俗類非遺,是任其固步自封、隨自身發展規律經受歷史的考驗,還是對它進行加工創新,賦予其新的生命力?民俗研究學者對此莫衷一是。

       一方面,專家認為非遺傳承應該保持原真性,過於“現代化”的變相嫁接、創新、改造將使原生態的非遺變得程式化、庸俗化,失去了本真性。很多地方的民俗歌舞申請非遺時,唯恐它太“土”或者不夠“美”,於是添枝加葉、隨意改造,經過鄉、縣、省層層改造,到了北京就面目全非了,研究民族歌舞近30年的中國藝術研究院研究員巫允明對此十分痛心。國家非遺保護工作專家委員會副主任烏丙安也表示,很多地方有貼窗花的習俗,雖然有的很樸拙,但是通過剪窗花、貼窗花,人們漸漸進入春節祈福的儀式中,這才是窗花的精神旨歸,樸拙也是一種美,如果都按某些外行的意願改得同樣精緻,談何“文化多樣性”?

       但另一方面,在不斷工業化、城市化的現代社會,在生産關係與過去截然不同的中國,專家又不得不認識到中國民間文化遺産搶救工程發起人馮驥才所説的現狀——“眼下的中國,幾乎每一分鐘就有一種民族文化在滅亡”。非遺無法抗拒社會時代變遷給它帶來的影響,如果不搶救,如果不加入時代性、符合現代審美的元素,或許等待它的只有消亡。當人們在呼籲“豐富與發展也是一種保護”的時候,當古老民俗處於後繼乏人的狀態,或許加入新的元素是它的一條“生路”。

       事實上,在政府的介入下,如今很多非遺項目被進行了或多或少的“改造”。被改造後的非遺或許讓有些人嗤之以鼻,但也可能會讓某些群體喜聞樂見。

       當我們在舞臺上看到靈巧可愛的少兒版魚燈舞的時候,當我們在廣場上看到頗具現代審美的女子版魚燈舞的時候,或許,也正是我們理性思考並理清非遺傳承與發展、保護與利用、民俗性與時代性、單一性與多元性、廣場藝術表演與民間傳習等多種關係的時候。

責任編輯:鄧莫南

熱詞:

  • 民俗類非遺
  • 非遺傳承
  • 搜索更多民俗類非遺 非遺傳承 的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