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8月24日,全國首批5個生態(社區)博物館之一的福州三坊七巷社區博物館揭牌。
據福州市三坊七巷管理委員會介紹,三坊七巷社區博物館由1個中心館、37個專題館和24個展示點組成,是以“地域、傳統、記憶、民居”的模式重新組織保護與展示的新型博物館。
作為閩都文化的重要代表,三坊七巷是我國目前在都市中心保留的規模最大、最完整的明清古建築街區。這裡曾是古代儒林學士、文人墨客、近代革命先驅、民族精英、現代文壇巨匠、工商名人的聚居地,承載著福州厚重的歷史和人文情懷,濃縮了這個城市近千年的歷史。
社區博物館的建立將文化遺産資源保護與社區文化特色認知相結合,利用坊巷間眾多文保單位和歷史名人故居,保護並展現三坊七巷富有地方特色的集體記憶的文化空間,體現著活態的、民俗的、真實的、傳統的文化內涵。
生態(社區)博物館是一種通過村落、街區建築格局、整體風貌、生産生活等傳統文化和生態環境綜合保護和展示,整體再現人類文明發展軌跡的新型博物館。23日在福州召開的全國生態(社區)博物館研討會上,國家文物局公佈了首批5個生態(社區)博物館示範點,分別是浙江省安吉生態博物館、安徽省屯溪老街社區博物館、福建省福州三坊七巷社區博物館、廣西龍勝龍脊壯族生態博物館和貴州黎平堂安侗族生態博物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