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藝術臺 > 賞析 >

非遺絕技豈能成“絕唱”

發佈時間:2011年08月16日 13:17 | 進入美術論壇 | 來源:新華日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南閘民歌、説淮書、仇橋雜技……和許多地方一樣,在淮安楚州,隨著城市化步伐加快,民間藝術賴以生存的農耕文化迅速瓦解,儘管很多獨門絕技被緊急搶救並榮登非遺目錄,人們仍擔憂它們的命運。

       非遺保護,不能止步于“上榜”!普查“家底”、扶持傳承、助推入市……拯救這些本土文化瑰寶,楚州人做了很多。

       三年普查摸清“家底”

       時至今日,周寶洪談及搶救十番鑼鼓的那10年,依然會用“命懸一線”來形容,“要不是那本書,恐怕十番鑼鼓跟著83歲的陳報富,已經人亡藝絕。”

       “1997年,陳老把我喊去,將一本珍藏多年的冊子親手遞給我。熟萱紙捻訂,小楷毛筆書寫,面上寫著‘十番鑼鼓’四字。”陳老再三叮囑他,將書中的10首曲目整理出來,有朝一日,讓它們重登舞臺。

       沒過多久,陳老駕鶴西去。周寶洪猛然意識到,搶救瀕危技藝,如“一場與生命的賽跑”,必須趕緊搶救。他反復摸索書中的工尺譜記譜法,將其演奏旋法、定弦方法、效打法一一攻破。2008年,起始於清道光年間的十番鑼鼓終被列入國家級非遺保護名錄,周寶洪也成了省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

       楚州非遺極為豐富,素有“一鄉一品”、“一鄉一藝”之稱,處處有絕活。為了不讓文化遺産流失,自2006年起,楚州展開為期三年的普查行動,初步查出397個項目,涉及手工技藝、傳統醫藥、戲曲音樂等34個種類。

       楚州區文化館館長吉鳳山説,根據普查結果,他們建立了數據檔案庫,實行動態管理,不斷增加新的項目入庫。目前,全區建立起四級非遺名錄體系,擁有一個國家級項目、6個省級項目、31個市級項目和78個區級項目。然而,能被選入非遺名錄的項目,畢竟只是滄海一粟。吉鳳山經常走出文化館,到田野尋找處於名錄之外的非遺文化,為這些即將消失的文化做好記錄。“文化遺産的消失不等人,對它們的保護絕不能‘以後再説’。”

       千年絕活豈可後繼無人

       作為淮安市非遺代表性傳承人,55歲的李國祥依然忙碌在位於楚州湖嘴街的工作室,“不做怎麼辦啊,總想留點作品傳世。”在這位李記紙扎第11代傳人的印象中,上世紀90年代,方圓幾十里的村民都會請他家扎綵燈、做花船,如今卻生意慘澹,“每月賺七八百元已算不錯。”

       這門被收錄到江蘇省非遺保護名錄中的手藝,如今面臨著無人承繼的尷尬。李國祥多次勸女兒學紙扎,她死活不肯,“看你累死了,我可不願做。”今年過年,李國祥在家開了個“傳承大會”,侄子被視作傳承手藝的唯一希望,“要不是他感興趣,千年手藝只能斷了。”

       傳藝難,不僅因家族傳承選材受限,難見經濟效益也是主因。楚州捏泥藝人潘玄武靠退休金生活,沒條件給徒弟發薪水,“幾個徒弟都不幹了,掙不著錢,連做瓦工的都不如。”他説,泥塑手藝靠的是定性,但因練功苦、收入低,同行紛紛改行經商,最後他成了楚州泥塑的“孤家寡人”。

       “非遺代代相傳,説到底還是靠人。拯救非遺,離不開培養傳承人。”楚州區文廣新局副局長陶楊告訴記者,區財政今年預算投入十幾萬元,按月資助54名非遺傳承人帶徒弟。其中,區級100元,市級200元,省級300元。“對傳承人的保護絕非一時之舉,下一步還需利用社會投入,讓他們生活無憂。”

       讓“沉睡的手藝”集體入市

       “非遺保護,不應僅是靜態、被動地保護,更應發揮市場的力量。”據楚州區文廣新局局長楊文傑介紹,楚州近兩年在河下古鎮打造了非遺一條街,已邀請20余位非遺傳承人進駐,免費提供場地和便利條件,讓原先“沉睡”的文化遺産重煥生機。

       “岳家茶馓,剛出爐的,五塊錢八個!”走進傳承人岳雲飛的店面,各種茶馓別具一格,菊花、扇面、梳子等造型個個招人喜愛。儘管利潤不高,岳雲飛對前景仍然看好,“現在遊客多了,除了做散裝的,每天還趕制50個茶馓禮盒,從早到晚都忙不過來。”兒子岳建峰也辭了外地工作,回老家傳承手藝,“今後想創新茶馓配方,把家族手藝推向海外。”

       潘玄武如今也在這條街上,開了家名為“效媧泥藝”的門店,觀音像端莊慈祥,美猴王活靈活現。在店裏的通訊錄上,留有不少報名學泥塑的遊客姓名。“只要有人肯學,我在這開一輩子店都值。”潘玄武坦言,他打算明年成立一個泥塑培訓基地,為有興趣的孩子提供培訓。

       但不少非遺傳承人也表示,非遺項目的集聚只是第一步,後續的資金和政策支持仍很關鍵。岳建峰説,“希望鋪租、稅收的優惠政策能更久些,讓非遺項目在此落地生根。”

       在江蘇省非遺保護中心副主任戴珩看來,楚州對非物質文化遺産的保護,為“文化基因”的流傳創造了條件。“非遺保護,需要的不僅僅是名錄,更需要政府和公眾的共同擔當,楚州做到了這一點。”他表示,非遺不能永遠留存于名錄上、博物館裏,在挖掘、整理、保護之後,千方百計讓它“活”起來,才是理性對待非遺的關鍵。

責任編輯:鄧莫南

熱詞:

  • 非遺
  • 保護
  • 傳承
  • 動態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