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維修土樓場景 |
身為國家級非遺項目客家土樓營造技藝代表性傳承人的徐松生自2002年後一直“英雄無用武之地”。雖然他從小生活在福建省永定縣著名土樓“集慶樓”裏,可現在也搬進了磚混結構的房子裏;雖然14歲就師從父親進行土樓營造,可自己的工程隊卻很少能攬到建造土樓的活兒。但對於土樓他有很深的感情,提起土樓便滔滔不絕。
人文底蘊豐富的客家土樓
2006年,客家土樓營造技藝入選首批國家級非遺名錄。2007年,徐松生成為該項目的國家級代表性傳承人。2008年,46座福建土樓被列入世界遺産名錄。而説起客家土樓,不得不先提客家人。從東晉“五胡亂中華”開始,中原板蕩,生靈涂炭。於是,諸多中原士人集中南下江西、福建、廣東,因當時戶籍有“主”“客”之分,於是“客籍”的中原人逐漸將他稱性的“客家人”當做本群體的代稱,並在清末實現了最終成型。作客他鄉使得客家人宗族意識愈發強烈,加之所處的閩粵贛地區建築材料少,土樓這一閉合性的生土建築成為客家人傳承中原文化的一個重要寄託。土樓或方或圓或橢圓,都體現著客家人對傳統倫理的堅守與傳統文化的堅持。如客家土樓一般有中軸線,由大門、中堂、天井、主樓等構成,其他建築沿線排列;客家人大部分是“聚族而居”,同一祖先的後代同住一樓。而且,每一棟土樓都設有“包衣坑”。這棟樓出生的孩子的包衣(即剛出生孩子的胎盤),會被放入坑中不再取出。因胎盤與母體相連,古中原人把包衣當做自己的“根”。土樓的這一設置,讓這棟樓從此成為孩子的“根”。很多海外客家人年老後,都會想著回到出生的土樓居住,便是對“落葉歸根”的念想。